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科院院士深度解读非典病毒 称并未完全灭绝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05日08:28  健康时报

  阅读提要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把饶子和院士成功设计的靶向冠状病毒主蛋白酶的广谱抑制剂称之为射中SARS病毒“阿喀琉斯之踵”的箭。

  ■不出一个月,饶子和院士的团队便完成了SARS病毒主蛋白酶晶体数据收集工作。这个过程以往至少需要两三年,国际上很多实验室都傻了眼。

  ■抗非典病毒候选药物已做过动物实验,抗病毒效果不错。目前正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代谢性。如果SARS再来,我们在很短时间内就可投入使用。

  ■SARS离我们而去,说明人不是SARS病毒最适合的宿主,它可能是找到了最佳宿主,至于宿主是谁?我们不得而知,还需进一步探寻。

  ■编者按

  SARS——非典——非典型肺炎。

  绝大多数人记忆中,这几个词早已成了定格2003年的历史符号。

  八年后的今天,非典病毒去了哪,人们已不关心。但是有一群人一直在研究非典病毒,并试图调查个底儿朝天。

  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实验室饶子和院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就是其中的代表。

  4月22日,适逢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校庆,校园里热闹纷繁。早上八点半,生命科学馆二楼的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实验室里,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工作。

  这里是研究非典病毒的所在地,目前16个非典病毒蛋白复制酶,已经解析出来12个,其中7个出自该实验室。实验室主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前任校长饶子和。

  饶子和的助手娄智勇告诉记者,“自从2004年发生非典病毒的泄露事件后,在国内研究非典病毒的一般实验室就没有活体病毒了。我们是从蛋白质层面来研究病毒。”说白了,进入实验室的非典病毒已被肢解,没有生命了。

  找到SARS的阿喀琉斯之踵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战神叫阿喀琉斯,是海神之子。为了让他练成刀枪不入之身,他的母亲曾把他浸在冥河里,但因冥河水流湍急,母亲捏着他的脚后跟不敢松手。因此脚踵(脚跟)成了他最脆弱的地方,并埋下祸根。

  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杀死了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因而惹怒了王子的保护神阿波罗,于是阿波罗用毒箭射中了阿喀琉斯的脚后跟,要了他的命。

  后来,人们用“阿喀琉斯之踵”比喻即使是再强大的英雄,他也有致命的死穴或软肋。

  2003年5月初,时任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的饶子和接到了研究非典病毒的任务。他回忆说:“非典病毒有28个蛋白质,我们是全面出击,因为不知道哪个能做出来。我们以主蛋白酶3CLpro为主线,夜以继日,结果不出一个月,我们便完成了主蛋白酶晶体数据收集工作。两个月就把文章发表了,国际上很多实验室都傻了眼。”

  这是第一个被解析出来的SARS病毒蛋白质,而且这个蛋白质又是SARS病毒中最重要的蛋白质之一,是药物设计专家最为关注的药物靶标蛋白。这也就找到了SARS的“阿喀琉斯之踵”。

  饶院士说,如果设计一系列的小分子化合物,和它的活性位点结合,使3CLpro失去活性,不能发挥切割功能,那么这种抑制剂分子,就有可能成为抗SARS药物的前体。2005年5月,这种设计愿望得以实现。

  2005年9月,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把饶子和院士成功设计的靶向冠状病毒(包括SARS冠状病毒)主蛋白酶的广谱抑制剂称之为射中SARS病毒阿喀琉斯之踵的毒箭。至此,非典病毒也就有了致命药物。

  抗SARS药物效果不错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家庭,SARS只是已发现的24种冠状病毒之一,非典暴发后又陆续发现了几种能够引起人类疾病的冠状病毒。这似乎给我们一个错觉,非典冠状病毒虽然走了,有可能还会回来。

  因此,在设计冠状病毒抑制剂时,“我们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开发针对所有冠状病毒的广谱药物。”饶院士说。

  如果病毒变异了,那么这个药物还是否管用呢?

  饶院士解释说,病毒要侵入人体,体内没有抗体,那么不会变异。如果有抗体,表面抗原要躲避抗体,他才有可能变异。变异的往往是表面抗原蛋白,病毒里面的蛋白质不易变异。他们设计的药物就是针对病毒内部的主蛋白酶的。

  从2003年到现在,实验室找到好几个效果较好的抑制剂,这种由一种或多种药物配合的抑制剂,可治疗多种不同类型的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

  “抗SARS病毒的候选药物已经做过动物实验,抗病毒效果不错。目前仍需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代谢性。如果SARS真的来了,我们有信心在很短的时间内投入使用。” 饶院士说。

  人不是SARS最佳宿主

  自2003年7月非典病毒消失后,它再也没有回来。那非典去了哪儿?

  饶院士认为,非典病毒是否灭绝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冠状病毒并没有灭绝。

  目前已发现的冠状病毒一共有26种,它可感染人和猪、牛、鸡、猫、狗等多种家禽并引起严重甚至致死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

  “现在人畜共患的病越来越多,这么多年来,一些新发的病毒往往是从动物身上来的。为什么?就是因为人跟自然界的野生动物靠得太近导致病毒的串种。”

  因此说,在生物界,人和病毒是一样,人必须要尊重环境,平等对待生物界的一切生物包括SARS病毒。

  “我们在考虑病毒和人体之间的关系。选择一种什么方式,病毒也能活,人也不受伤。这是最好的办法。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生物界,很难把生物体消灭掉。他有自己逃逸和生存方式。所以在病毒防治的思路上,要给它一条生路。”饶院士说。

  病毒要生存,就要找到最适合的宿主,如果它寄生在某个宿主上,宿主却死了,病毒也就不存在了,这是病毒不想要的结果。

  SARS离我们而去,说明人不是SARS病毒最佳的宿主,它可能是找到了最适合的宿主,至于宿主是谁?我们不得而知,还需进一步探寻。

  专家简介:饶子和,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南开大学前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实验室负责人,长期从事与重要病毒和肿瘤相关的蛋白质结构、功能以及创新药物的研究。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非典 病毒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