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炭疽病疫情综合防治攻略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10:22  东北新闻网 微博
炭疽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资料图) 炭疽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资料图)

  一、炭疽病基本知识 

  1.什么是炭疽?

  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人与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2.炭疽病主要易感动物

  易感染动物主要是牛、马、羊、驴等草食动物。人类主要通过接触患病的牲畜,进食感染本病牲畜肉类,吸入含有该菌的尘埃,以及接触污染的皮毛等畜 产品而感染患病。人感染炭疽杆菌的临床病型有皮肤炭疽、肠炭疽、肺炭疽及炭疽性脑膜炎等。皮肤型易诊断治疗,肺炭疽、炭疽脑膜炎及肠炭疽诊断困难,症状严 重,死亡率高。

  3.炭疽流行特点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畜,当患畜处于菌血症时,可通过粪便、尿、唾液及天然孔出血等方式排菌,如尸体处理不当,造成大量菌散播周围环境污染土壤、水源或牧场,尤其形成芽孢后可能成为长久的疫源地。

  感染途径主要通过采食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感染,经呼吸道和吸血昆虫感染的可能性也存在。人的感染主要发生于与动物和畜产品接触较多的人 员,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干旱、多雨、洪水涝积、吸血昆虫多都是促进炭疽病爆发的因素。例如干旱季节,地面草短,放牧时易易接近受污染的土壤;大雨洪水泛 滥,易使沉积在土壤中的芽孢泛起,并随水流扩大污染范围,7-9月是炭疽发病的高峰期。从外疫区输入病畜产品,如骨粉、皮革、羊毛等也常引起本病的爆发。

  4.炭疽致病性及危害

  炭疽杆菌的荚膜与炭疽毒素是主要的致病物质。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有利于细菌在机体组织内繁殖与扩散。炭疽毒素的毒性作用主要是直接损伤微血管 的内皮细胞,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微循环灌注量明显减少,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形成感染性休克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对动物的致病性

  主要引起草食动物感染发病,通常多发生于春、夏季节,主要是在被污染的牧场上摄食含炭疽杆菌芽孢的的饲料、饮水而发生,牛羊最易感,马猪次之。炭疽杆菌进入易感动物体内随淋巴进入血流繁殖,引起败血症。

  (2)对人的致病性

  皮肤炭疽:最常见。病菌从皮肤小伤口进入体内,经12-36小时局部出现小疖肿,随后形成水泡、脓肿,最后中心形成炭色坏死焦痂。病人有高热、寒战,轻者2-3周自愈,重者败血症死亡。

  肺炭疽:吸入炭疽芽孢所致,多发生于毛皮加工人员。初期感冒症状,之后发展成严重的支气管肺炎及全身中毒症状,2-3天内死于中毒性休克。

  肠炭疽:因食入未煮透的病畜肉制品所致,如牛、羊肉串等。有连续性呕吐、便血和肠麻痹,2-3天死于毒血症。

  肺炭疽和肠炭疽可发展为败血症,常引起急性出血性脑膜炎而死亡。

  二、应急处置

  1、疫情报告。发生炭疽时,应立即向疫情所属县(区)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上报疫情。

  2、快速诊断。本病禁止剖检,应由专业技术人员现场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定性,

  3、应急处置。

  划定疫点、疫区,采取隔离封锁等措施;

  禁止疫区内牲畜交易和输出畜产品及草料;

  禁止食用病畜乳、肉,防止疫情扩散。

  对确诊为炭疽的家畜要整体焚烧,污染的皮毛,物品尽可能焚毁。

  同群畜要全群测温,对体温升高及可疑病畜先注射抗炭疽血清,7-10天后,再注射炭疽芽孢苗;

  对健康动物立即注射炭疽疫苗。疫点(区)用0.5%过氧乙酸,或20%漂白粉澄清液进行严格消毒;

  调查疫情发生原因,是否有人感染。

  三、专家提示。

  1、免疫接种。为有效控制炭疽疫情的发生,专家建议在疫区和常发地区每年对易感动物进行预防注射;

  2、加强检疫。大力宣传炭疽病的危害及防治办法,严禁食用死于本病动物的肉品;

  3、疫情监测。开展炭疽疫情监测,对人畜间疫情爆发情况,外环境污染区,人畜间炭疽杆菌苗免疫,病原学和血清学等进行调查,了解人畜间炭疽发生、流行及其消长规律和趋势,对研究炭疽病的防治对策、采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4、禁止解剖检查。本病禁止剖检,一般采集末梢血液或脾脏,进行涂片、染色、镜检,或炭沉试验等方法进行快速诊断。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炭疽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