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中的山药介绍

2013年10月23日16:46  新浪健康博客  

  (《本经》上品)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气味】甘,温、平,无毒。

  普曰︰神农︰甘,小温;桐君、雷公︰甘,凉,无毒。

  之才曰︰紫芝为之使。恶甘遂。

  【主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本经》)。主头面游风,头风眼眩,下气,止腰痛,治虚劳羸瘦,充五脏,除烦热(《别录》)。补五劳七伤,去冷风,镇心神,安魂魄,补心气不足,开达心孔,多记事(甄权)。

  强筋骨,主泄精健忘(大明)。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时珍)。生捣贴肿硬毒,能消散(震亨)。

  【发明】权曰︰凡患人体虚羸者,宜加而用之。

  诜曰︰利丈夫,助阴力。熟煮和蜜,或为汤煎,或为粉,并佳。干之入药更妙。惟和面作则动气,为不能制面毒也。

  李杲曰︰山药入手太阴。张仲景八味丸用干山药,以其凉而能补也。亦治皮肤干燥,以此润之。

  时珍曰︰按︰吴绶云︰山药入手、足太阴二经,补其不足,清其虚热。又按︰王履《溯洄集》云︰山药虽入手太阴,然肺为肾之上源,源既有滋,流岂无益,此八味丸所以用其强阴也。又按︰曹毗《杜兰香传》云︰食薯蓣可以辟雾露。

  【附方】旧一,新十。

  补益虚损,益颜色,补下焦虚冷,小便频数,瘦损无力︰用薯蓣于沙盆中研细,入铫中,以酥一大匙熬令香,旋添酒一盏煎搅令匀,空心饮之。每旦一服。(《圣惠方》)。

  心腹虚胀,手足厥逆,或饮苦寒之剂多,未食先呕,不思饮食︰山药半生半炒,为末。

  米饮服二钱,一日二服,大有功效。忌铁器、生冷。(《普济方》)。

  小便数多︰山药(以矾水煮过)、白茯苓等分,为末。每水饮服二钱。(《儒门事亲》)。

  下痢禁口︰山药半生半炒,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卫生易简方》)。

  痰风喘急︰生山药捣烂半碗,入甘蔗汁半碗,和匀。顿热饮之,立止。(《简便单方》)。

  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山芋、白术各一两,人参七钱半,为末,水糊丸小豆大,每米饮下四、五十丸。(《普济方》)

  湿热虚泄︰山药、苍术等分。饭丸。米饮服。大人、小儿皆宜。(《濒湖经验方》)

  肿毒初起︰带泥山药、蓖麻子、糯米等分,水浸研,敷之即散也。(《普济方》)

  胯眼脊疡︰山药、沙糖同捣,涂上即消。先以面涂四围,乃上此。(《简便单方》)

  项后结核,或赤肿硬痛︰以生山药一挺(去皮),蓖麻子二个同研,贴之如神。(《救急易方》)

  手足冻疮︰山药一截,磨泥,敷之。(《儒门事亲》)

  节选自《本草纲目》菜部

  更多药品知识欢迎进入新浪健康药品库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