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OCC专家声音 | 赵仙先教授:做好心血管预防,期待拐点到来

2021 OCC专家声音 | 赵仙先教授:做好心血管预防,期待拐点到来
2021年06月04日 11:00 新浪健康 微博

上医治未病

5月27日-30日,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办的第十五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顺利召开,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赵仙先教授会上分享了《2020 ESC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指南》。新浪健康·爱问医生就相关科普有幸采访到赵仙先教授,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成人先心病修订,更准确

大众误以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儿童,其实不然。所谓先天心脏病指出生时就有心脏结构的改变,这种缺陷会带来功能改变,但相当一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可以顺利长大成人。十年前欧洲指南把这类群体称为长大的先心病,最新2020年指南将其修改为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发生这种改变的原因基于两点:

1、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很多先心病患儿可以长大成人;

2、有些先心病一开始不需要临床干预,如国内最常见的主动脉瓣二叶瓣畸形,患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症状,而是到了一定年纪如中年后会造成主动脉狭窄,此时才需要接受治疗。

指南规范临床,联动加强预防

2021年OCC会中同步开展了上海心血管病年会,多位专家针对不同指南进行了详细解读。去年2020年欧洲心脏病协会共发布了4个指南。尽管赵教授自身专业重点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方面,但作为心血管医生,需要对学科内各个领域都有所了解,因此,赵教授表示4大指南都很关注。指南,尽管不是法律性文件,但它是临床指导性文件,告诉临床医生遇到不同的疾病或情况,如何规范处理。因此,国内外指南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学科发展、循证研究等定期更新,最终使患者获益。

中国2030纲要提到进入2030年时,希望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出现拐点,开始进入下降状态。为了目标达成,需要一级、二级及三级医院的共同努力。近几年,国家已经逐渐开展分级诊疗措施,推行按病情选择适合的医疗机构,如轻症、慢性病等可以由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承担,一旦遇到棘手、复杂病变没有能力解决的情况下快速转向上级医院。反过来说,三级医院同样需要和一、二级医院保持密切协作,如患者初步治疗结束后需长期随访,可以由一、二级医疗机构跟进完成。

除此之外,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仍处于上升阶段,这对疾病预防及大众健康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医有句话为“上医治未病”,以需要植入支架的冠心病为例,作为医生,我们希望减少治疗手段,将疾病控制在早期。基于此,广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加强预防工作,加强基层医生规范化培训,扩大基层医疗队伍。为了适应互联网发展,心血管医生可以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开展科普传播,对广大缺乏医学知识的患者、大众进行教育和指导。赵仙先教授表示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一定会下降,让拐点早日到来。

专家介绍

赵仙先教授赵仙先教授

上海长海医院心血管内科名誉主任、学术带头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上海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常务委员,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房颤卒中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军队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质控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结构性心脏病学组组长;欧洲心脏病学会委员(FESC);美国心脏病学院委员(FACC),第二届“仁心医者,上海市杰出专科医师奖”获得者(2018)。

新闻排行榜

健康美图

名医有话说

大医精诚

特别推荐

品牌策划

高清视频

热门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