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非你莫属》沟通失控解读沟通技巧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22日11:23  新浪健康 微博

  最近,网上热议的话题之一是,《非你莫属》栏目中的刘俐俐的现场表现究竟是否符合人材录用的标准。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中看出不同的内容,我想从以下几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场面出现,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中国、祖国与“咱们这儿”

  国家的概念在意识中是相对存在的。那么,在对应于“外国”的时候就会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国人的意识中对于“假洋鬼子”很抵触,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民族自 卑感”在作祟。改革开放三十年,无法消除近一百多年来的影响,尤其是国家形象和民族地位不是仅仅靠钱可以堆砌的,还需要一个长期塑造的过程。所以,一旦别 人说“中国”这个字眼的时候,我们就很敏感,我在怀疑我们是不是在与同胞对话;如果说“祖国”又多了一份情感的成份,反而又不是那么自然,因此我们对自己 的国家究竟用一个什么样的称谓现在反而是一个难题了,就只能用“咱们这儿”了,这样大家一起说”大白话“就比较放松和平等了,于是也就放松了。但这样的称 谓显然也是临时的……

  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比较合适?尤其是当孔庆东一番诳语发表之后,这似乎也突然变成一个焦点话题了。不同国家、地区的事物就用当地的语言去表述是最贴切 的,所以,当你在中国表述国外的事物,可能不自觉地会用到外语来表述,这也无可厚非,可当你把中国的事物也翻译成外语来表述给“咱们这儿”的同胞,当然这 就过了。

  二、沟通中的态度问题

  沟通的意义在于对方的回应。不管你讲得多有道理,对方的回应是我们需要去考虑是否需要调整的立足点。还有,给与对方什么样的回应也是沟通是否流畅的关键点。我们自己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对方的态度,因此,我们必须要注意自己应答的态度,如果仅仅是跟着感觉和情绪走,那么,这样的沟通势必会失控。

  这里谈到“失控”,那就是一个亲和力的问题。在沟通过程中,如果双方都想控制整个局面,其结果势必会导致相互攻击。恰恰是当我们可以与对方达成亲和感的 时候,对方会主动地交出控制权。这就像谈恋爱,当双方都很喜欢对方的时候,双方都会主动地让对方决定自己的选择。

  如果沟通的过程是相互证明自己的正确,那将会是一场相互的角力。人们在沟通的过程中所接受到的不仅仅是字面或者语言上的表达,更重要的是表达者的初心或 者说是动机、出发点。这个“初心”是否能够被接受,是决定了后续的沟通是否顺畅的决定因素。当初心是为了支持、帮助或者为了达成共识时,这样的沟通氛围是 融洽的。

  三、 什么样的人材市场上最缺

  市场上不缺乏人,但是真正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人材,显然从材这个字上可以看出,这个字的含义就是“长成的树”。那些可以独当一面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人,是真正的人材。“人非生而知之”,“独当一面”的背后是“负责任的心态”,有了这样的心态,就能在工作实践中,让自己锻炼成材。

  资深心理咨询师徐敬东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沟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