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空气中悬浮微粒成健康隐形杀手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31日09:48  金羊网-新快报 微博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由于空气污染严重,部分国家及地区的空气中所含悬浮微粒超过标准值15倍,以致全球每年死于空气污染者达200余万人。同时,WHO还公布了另一份数据:PM10微粒为等于或小于10微米的微粒,能渗入肺部及血液循环,引发心脏病、肺癌、哮喘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相信在大城市生活的各位经常会有这样的经历:城市笼罩在灰雾之中,鼻子灵敏的朋友已经咳个不停,但官方宣称空气污染指数仍然停留在“良好”级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空气是一个庞大的悬浮体系,就像一碗淡淡的小米粥,其中有各种悬浮的颗粒物质均匀分布。只是,大多数颗粒物粒径只能以微米计,无法为肉眼所见。而这些“小身材”的颗粒物质,却是大气中污染物的重要载体和反应温床,成了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空气颗粒污染物

  隐形中的隐形,才是真正的杀手

  在颗粒物家族的不和谐分子名单中,总悬浮颗粒物,简称TSP,曾长期是空气质量标准中的重点关注对象。由于参与呼吸的关系,人们一度认为,TSP就是引起空气质量下降,导致人体健康受损的罪魁祸首。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TSP群体中的一大部分被“冤枉”了。因为在这些颗粒物中,绝大多数粒径超过10微米物质将会被鼻腔和咽喉阻挡,不会被吸入肺的深部,所以TSP作为衡量人体健康的标准,还不够具体和确切。

  真正的杀手,其实是在总悬浮颗粒物中的更加“隐形”的小物质——可吸入颗粒物(PM10)。PM10

  又被称为飘尘,它是粒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

  它是怎么来的呢?

  主要来自烟囱与车辆的排放

  PM10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影响都很大。一些颗粒物来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烟囱与车辆。另一些则是由环境空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细小颗粒物,它们的化学和物理组成依地点、气候、一年中的季节不同而变化很大。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来自在未铺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使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

  而在室内,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厨房,比如做饭炒菜所用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及油烟等。此外,建筑材料中常用来作保温材料的石棉,由于长期老化磨损等原因,可释放出一定量的可吸入颗粒物,引发呼吸道的疾病。有饲养宠物的家庭也要注意了,动物或禽类的皮毛等微粒扩散到室内,也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它有什么危害呢?

  伤及你的呼吸系统乃至生殖系统

  大量研究表明,PM10会引起人体呼吸系统、心脏及血液系统、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广泛的损伤。对于健康人而言,PM10不是直接的致死因素,但是它却可以导致患有相关疾病的敏感体质患者的死亡。研究表明,PM10日均质量浓度增加50μg/m3,死亡率平均增加4%~5%。

  在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城镇居民区和一般工业区的PM10年平均浓度限值为0.10毫克/立方米。根据NGO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统计,在2011年上半年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空气的PM10浓度监测中,PM10超标的城市数量为35个,其中兰州以0.145毫克/立方米居首,这一数值甚至已经逼近0.15毫克/立方米的特定工业区浓度限值。

  大家来找茬

  “可吸入颗粒物”到底可吸不可吸?

  2005年,“可吸入颗粒物”才被正式列入了词典的正文,释文还是“飘浮在空气中的可被人吸入呼吸器官的极微小颗粒”。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个词有点不适应,或许是由于“可”字引起的歧义,使得这个词语的“所指”和“能指”出现了严重的错位。“可”字的最重要的义项至少有以下三个:1.作为动词,表示同意、许可;2.作为助动词,表示可以、能够,如可大可小、可再生能源;3.作为助动词,表示值得。可爱、可亲、可圈可点。对“可”字的这种习惯性认识,会使人们对“可吸入颗粒物”产生一种误读,似乎同时存在两种颗粒物,一种是“不可吸入”的,一种是“可以吸入”的。就像说某个东西“可用”“不可用”、“可吃”“不可吃”一样。既然是判定了“可以吸入”,想必是经过科学的检验,是无毒无害的东西,没准儿还是有益的。这种理解显然同这个词语既有的意思相矛盾。

  那么,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避免出现这样的歧义呢?能不能用“能吸入的颗粒物”来替换呢?答案应该是可以的。在英语解释中,这个词条用的是“inhalable”和“canbeinhaled”,也都是“能吸入”、“能够被吸入”,但是在翻译时却偏偏选用一个“可”字,以致造成不必要的歧义纠缠。

  美国媒体曾发表题为《密切关注浮质》的文章,文中的“浮质”,指的就是这些“漂浮在地球大气层中的微小颗粒物”。可见用“浮质”这个词也不错,比“可吸入颗粒物”好得多。 (求是理论网)

  研究表明,PM10被吸入后,小于10μm(微米)大于5μm的颗粒物会被上呼吸道挡住,主要积聚在上呼吸道;小于5μm大于2μm的颗粒物会进入到呼吸道的深部,小于2μm的颗粒物会进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

  PM2.5!这种颗粒物杀伤力更劲

  大多含有有毒物质,多在工业较发达地区

  在研究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在PM10

  中,直径小于2.5的颗粒物——PM2.5需要得到更加直接和有效的关注。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称为空气细颗粒物,又叫可入肺颗粒物,简称PM2.5。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被吸入人体后可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在欧盟国家中,细颗粒物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

  除了吸入后对人体伤害更大外,由于直径更小,在同等面积之内聚集的数量更大,作为凝结核而凝聚的水汽更多,就会使得天空显现出“灰蒙蒙”的视觉效果。据悉,目前除了长三角外,因细颗粒物数量增加而影响空气质量的情况,同样普遍出现在珠三角等国内许多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

  大部分发达国家目前都将PM2.5作为最新的控制项目,取消了传统的TSP项目。在美国等国,关于细颗粒物的日常监测和公众通报制度也已建立。近年来,原本在PM2.5监测领域一片空白的亚洲国家和地区,也有了突破。目前,香港、印度、泰国等地均已在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PM2.5的指标。去年,北京也开始首次把“可入肺颗粒物”列入空气质量监测的名单中。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