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发布

2014年06月27日09:39  新浪健康  微博 收藏本文     

  《2013年度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简称健康白皮书)于6月26日由北京市政府正式对外发布,这是为落实《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2009-2018年)》要求,由北京市政府连续第五年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我市人群健康数据,这已经成为北京市开展全民健康促进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健康白皮书连续多年的发布,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关注,成为了一本科学、准确、翔实地反映北京市居民卫生与健康状况的珍贵资料和科学数据集,有力推动了全市各项健康促进活动的蓬勃开展。

  2013年度健康白皮书包括我市人口基本情况、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传染病发病情况、残疾人口和精神疾病情况、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医疗卫生服务、健康环境状况和健康期望寿命研究结果等方面的内容。与往年相比,今年增加了我市户籍居民健康期望寿命的数据、慢病相关行为、学生交通安全行为、居民膳食模式和烟草控制等方面的信息。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市人口基本健康指标继续位于全国前列,人口老龄化特征愈发明显

  2013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为81.51岁,比2012年(81.35岁)增长了0.16岁、比2009年(80.47岁)增长了1.04岁,提前达到了《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中居民期望寿命增长1岁的目标。我市婴幼儿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2013年北京市户籍人口婴儿死亡率为2.33‰,比2012年(2.87‰)下降18.82%,户籍人口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2.89‰,比2012年(3.29‰)下降12.16%;我市人口老龄化继续加快,2013年我市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为283.2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1.5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95.7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4.87%。这些指标显示我市医疗卫生保障能力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居民健康整体状况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同时也提示我们今后各项公共卫生政策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应更注重关爱老年人健康,使其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二、恶性肿瘤仍是我市居民主要健康问题

  2013年,我市户籍人口死因前三位仍然是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占总死亡的74.0%,其中恶性肿瘤已连续七年成为北京市的首位死因。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为313.02/10万,比上一年增长3.22%,仍在缓慢地持续上升。其中男性恶性肿瘤新发病例中肺癌居第一位,其次为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前列腺癌。女性乳腺癌居第一位,其次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子宫体癌。甲状腺癌发病率为15.74/10万,比2003年(3.19/10万)上升393.42%,年龄标化后,年平均增长16.92%,说明甲状腺癌已成为北京市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提示我们既要加强对各类健康危险因素的防控,如吸烟、酗酒、高盐、高油饮食,引导居民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同时也应更深入的开展病因流行病调查研究。

  三、传染性疾病总体发病平稳,突发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2013年北京市共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28种,报告发病117875例,报告发病率为569.6/10万,比2012年(621.1/10万)下降8.3%,总体发病水平稳中有降,全年没有发生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种常见传染病发病率较2012年有了大幅度下降,例如病毒性肝炎下降26.79%(其中乙肝下降40.71%,丙肝下降44.32%),水痘下降16.7%,猩红热下降37.1%,说明我市传染病控制整体水平较好。

  四、居民膳食结构有所改进,油盐摄入量仍然偏高

  根据2010~2012年北京市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显示,2010~2012年北京市居民人均每日摄入植物油36.2g,比2002年下降33.7%;人均每日摄入盐9.7g,比2002年下降 27.6%;人均每日摄入畜禽肉类73.2g,蛋及蛋制品43.1g,均满足平衡膳食推荐量的要求;深色蔬菜人均每日摄入量89.5g,较2002年增加了92.8%;人均每日水果摄入量为132.0g,比2002年增加26.0%;人均每日谷薯类摄入量为335.7g,比2002年减少15.4%。说明北京市居民膳食结构比十年前有较大改进,健康促进成果初见成效。但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仍然较慢,如北京市居民人均每日摄入盐9.7g,植物油36.2g,仍高于平衡膳食推荐量的要求;人均每日摄入奶及奶制品73.6g,大豆类及坚果16.9g,鱼虾类16.4g,深色蔬菜89.5g,与平衡膳食推荐量对奶及奶制品(300g)、大豆及坚果(30~50g)、鱼虾类(75~100g)、深色蔬菜(150-250g)的要求相比,差距较大。因此,提示我们应该继续加大健康促进工作力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逐步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习惯。

  五、健康期望寿命研究结果首次公布

  在关注居民期望寿命的同时,今年健康白皮书首次引入健康期望寿命的研究结果。健康期望寿命,它较期望寿命更能准确地进行不同人群或同一人群不同时期健康水平的比较,反映疾病、伤残对人群总体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8岁组健康期望寿命为40.56剩余年,其中男性43.27剩余年,女性38.08剩余年,男性高于女性5.19年。这提示我们,虽然北京市居民的期望寿命已经达到了国际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居民生命质量并不是非常理想,因各种疾病和残疾因素造成了人们有10-20年左右的时间处于非健康状态。降低人群健康期望寿命的主要因素是各种慢性疾病,提示我们要更加关注各种健康危险因素威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锻炼身体,平衡膳食,远离烟草,调节压力。在关注寿命的长短的同时,更应注重生命的质量。

  六、中小学生交通伤害行为和二手烟暴露不容忽视

  2013年健康白皮书中第一次增加了学生交通伤害和二手烟暴露的调查数据。结果显示,2011-2012学年度,会骑自行车的学生中骑车戴耳机、骑车逆行、骑车闯红灯等不安全骑车行为发生率为66.13%,过马路不走专用安全通道的行为发生率为49.90%,乘坐机动车时不系安全带行为的发生率为84.34%。同时,中小学生在家里、室内公共场所、室外公共场所的二手烟暴露率分别为45.92%、68.93%和64.29%。加强对青少年交通安全意识的教育,养成良好的出行行为应成为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营造无烟公共环境,让青少年远离烟草危害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七、卫生服务稳步推进,健康保障日益增强

  2013年北京市继续加大卫生财政投入,为公立医院拨款比2012年增长7.01%,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拨款增长22.67%。

  2013年北京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达21882.5万人次,出院人次数达291.5万人次。与2012年相比,诊疗人次数增长10.9%,出院人次数增长8.2%。

  2013年北京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54.77万人,参保率为97.4%;城镇居民参保人数160.1万人,参保率93%。

  2013年北京市加大城乡特困人员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力度,全年累计城乡医疗救助17万人次,临时救助19.47万人次。

  为配合居民对健康白皮书更好地理解,同期还出版了解读本。解读本较详细地阐述了健康白皮书中涉及到的目前受人关注且影响居民健康和疾病的重点问题,突出了实用技能,期望能为提高公众对疾病防控的知识、意识和技能,改变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有所帮助。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