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鹏:大城市进行分级诊疗需要具备几点要素

2016年06月18日 12:27 新浪健康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2016年6月18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16第十二届中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上,上海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王兴鹏就分级诊疗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以下为发言全文:

  王兴鹏:很高兴回到母校,10多年前在这个地方参加院长培训班,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医院管理的学习是从中欧开始的。今天很高兴参加这么一场讨论。新一轮的国家的医改包括上海的公立医院这次的整体50条的改革的试点,是从一个核心的内容就是梯度有序的分级诊疗体系。我们大概60年代出生的同志有数,分级诊疗其实不是一个新鲜事,甚至于说在毛主席时代我们小时候,看病不是随便跑的,后来市场经济发展了以后,尤其是前面王部长提到的,我觉得他观点很明显,反对医保的一卡通,造成了医疗的随意性比较大,这个会造成很多后果。

  我们通过10多年的无序的医疗服务以后,我们回过来看这些问题,不能简单的仅仅回到原先的传统时代的医疗,是借助于现代社会发展情况下的分级诊疗的体系。

  第一,政策的设置可能更多的是对医方或者是对医疗机构,要医疗机构怎么怎么做,我讲实话刚刚启勇院长的话我很赞同,医疗机构为什么搞集团,想人家的钱、病人,原始的驱动力很重要,没有一开始更多服务作为一个主要的驱动力。反过来人家为什么要到你这来?你的病人为什么不下去呢?这是医疗的体系问题。

  第二,着重解决的问题是老百姓作为被服务的对象,要遵循政策从有序地跑,他的思想的认识,他对疾病的认识包括科普的教育等等,包括对经济的诉求。因此我要表达的第二个观点是后续的医改过程中分级诊疗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完全局限于医疗体系或者是医疗方,还要更多关注患方,也就是需求侧的改革,我们搞供给侧改革,如果需求侧改革和供给侧改革不能平衡好也很难办。

  第三,后续怎么办,靠政府行政力量很难。存量没有做,搞增量,存量很难做,政府部门不敢碰,尤其是现在的社会情况下。增量好做,做加法。存量怎么做呢?事实上可能要动整个医疗服务的结构体系,我个人比较倾向于是以区域性的医疗集团为载体,因为医疗集团的成立它可能从大学附属医院到区域医疗中心甚至到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结构形成一个大的集团,这个集团一定是利益共享的休戚相关的集团。这样才解决了大医院的需求也解决了小医院的需求。患者在这个区域就医诊疗过程中他的流动才有序。

  其中有几个基本点,第一,我们要注意我们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所有的医疗服务一定是基本医疗服务,这一点我认为很重要。我们不可能提供更高端的服务作为分级诊疗当中的一个抓手。

  第二,除掉公有单位以外,吸取大量的社会资本补充公立医院服务的相对的缺陷跟不足。我们不要排斥民营机构,民营机构办公益的事情很多,前面提到的台湾,长庚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是以公益服务为主的社会机构。所以多层次办医是作为一个补充。

  第三,在集团内部要构建一个比较有序的法人治理结构,包括管理体系,比如说质量标准、人才培训、人才流动、医保支付、社会派资等等一系列的体系,我认为这可能是在大城市进行分级诊疗能够有效成功的比较重要的途径,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专栏+ 更多

评论有奖|几句话读懂新版膳食指南

本期继续设精品评论奖品。说出您对膳食营养指南的感受、评价…[详细]
评论有奖|几句话读懂新版膳食指南
热门搜索
健康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