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推进中的投资机会

分级诊疗推进中的投资机会
2018年08月16日 16:48 新浪健康

原文刊载于健康报,经中欧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卫生政策上海圆桌会议主办方)授权发布

 谢开:分享投资医疗基金投资副总裁

  感谢各位,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样的论坛交流活动,特别是跟各位前辈,是在政策,在实干,在体制内体制外都是一线大佬们交流,很感谢蔡教授邀请。

  我是深圳分享投资的谢开,我是负责医疗基金。今天讲分级诊疗跟多元办医话题,我们从投资机构角度,就是看这里面投资机会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机会,机会在什么地方,怎么做。刚听完杨总介绍之后,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有答案。我希望可以提供一下从投资机构提供的一些视角。

  三元悖论:多元办医,非此不可

  先给大家看一个三角,我本人是学习金融与经济出身,我们学习会议政策,学习开放政策的时候,有一个三元悖论的概念。一个国家政策资金自由流动,跟货币政策稳定性,还有跟它的汇率稳定性,这三个经济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要取其二舍其一。我进入医疗投资领域,我发现同样存在这样的三角,这三个目标医疗服务质量,易获得性,廉价性。你质量高价格便宜的时候,一定是一票难求,你医疗服务好,我希望想得到就得到,这个定价相对是比较高。所以这样的情况存在,我们看别的,互联网创业领域。其实存在一家通吃这么一个说法,这样的三角存在,就界定医疗服务领域没有一家通吃。这个三角存在是奠定一个理论基础。这是我希望首先看一下,在座不管创业者还是投资人,其实都可以去想一下,到底我们做的项目,我们做的服务,它重点是满足哪两个点,放弃了哪一个点。

  行业机遇 

  过去医疗投资很火,有很多就不讲了。这个市场很大,基层医疗需求各种人口结构变化下进一步推进,需求也是越来越增长。这个市场里面,目前基层下面的占比还是很低,公立是绝对主导。这是我们一直讲的,为什么推进分级诊疗,其实分级诊疗不是新鲜的话题和概念。从医改到现在,我们讲2009年到现在已经进入7个年头了,一直在讲。我们从投资机构角度,其实看到趋势是不容置疑,从程序从算账角度,从投资汇报角度一定要看这个点到底有没有到。其实一直讲但是推进力度比较弱,这一两年之间,我们确实看到,这个事情推进可能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节点上。

  趁”需”而入:供需缺口、政策打开,民营入场正当时

  我今天早上打开电视两会李克强总理汇报工作,又讲到分级诊疗。新的工作目标里面要求到2017年,就是明年,当时是2015年角度,两年之后其实是很快,希望那时候诊疗量占到整体65%,二三级医院向下级转诊数量增幅推到10%以上,如果按照这个数字计算,两年时间里面,三甲医院一到三级门诊量会有1/5,21%的比例,相当于2亿多人次向基层流动。开始使用经济手段,开始使用行政手法,通过经济手段来开转诊之间报销比例插曲。开使用看得见摸得着方式鼓励分诊。一些地区,往往是非一线发达地区,很多地区民营私立举办医疗牌照开始打开,这是这一两年不一样的分级诊疗点。这么大诊疗量向下流动,谁来承接,这里面一定有民营医疗机构贡献的需求。

  趁”虚”而入:单纯依靠公立推动分级诊疗存在瓶颈

  一开始讲的有没有机会,其实是有机会。其次是我们讲的需求,民营发力是公立体制相对薄弱,相对不足,或者是短时间内弥补有限点发力。我看到刚才讲了很多公立体系项目,我们从大的范围来讲,总体来说确实是有存在很多体制上瓶颈,包括行政化管理机制,包括财政体系,包括人才,包括本身的先天功能定位,决定了公立做这个基层,这个效率提升不是那么容易。这首先是我们投资机构看到民营做基层乘虚而入体制上虚的地方。

  趁”虚”而入:非一线发达地区土壤可能更适宜生长

  另外一个是有区域之间的差别,所以我们这几年关注这个领域的时候就会发现,最好的土壤,最活跃土壤其实是在非发达地区。我们听到很多例子,像宿迁,青岛等等,这样的地区因为公立体制上财政拨款,当地财政收入,人才吸引力,人才储备的缺口。所以他不得不更加依赖其他的力量,把这件事情做好,都是逼出来的。我当时之前跟杨总有一些交流在昆明,我们拿昆明做例子,他虽然是整个大云南,大西南是相对不发达,云南省全省4700万人口有15%是在昆明附近,所以城镇居民就有一定支付能力的数量是可观的。昆明当地有300家基层医疗服务牌照,有2/3是私立的牌照。这个是很惊人的数字,这个氛围是很活跃的。做这个市场有先天条件,这样的需正是创业的机会所在。

  多点发力:上下贯通的“金字塔”商业模式

  机会是有的,怎么去做的问题,其实这个领域可以有很多。分级诊疗是大的金字塔,大的三角。公立本身分级诊疗希望建立这样的三角。体制之外民营力量,也是不同角度,不同点,共同重构,或者是优化体制外大的三角。我们看到现在怎么重构这个体外三角,目前情况是什么都缺。缺少人才,政策也是相对比较慢,缺基层,缺上面高端服务,缺各种技术。现在我们看到很多创业机构,我们觉得未来两三年,甚至是三五年时间,还没有到体系闭环的时候。现在是大家处在开环状态,每一个人把自己的那一块事情做好。有人打地基,有人建很小的三角形砖块,最后把金字塔打实,我们看到有人做基层医疗,有人做医生集团想把人才流动性打通,有人做信息化事情,有人做中高端想做金字塔的事情,有人做中间小的各种各样插件。所以这是一个,大家其实最终的,又是跟互联网或者是跟其他领域投资不一样的情况。其他每一个领域跟别人没有太大关系,我把理发、美容、外卖生意做好了。但是医疗领域大家最后的终点是一致的。这是我们认为有很多可以关注的投资点。

  如果把基层医疗,这里面做地基这一块践行者生意拿出来看,这里面又有一个小的金字塔,小的三角,杨总介绍的,他们是围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为核心来做这件事情。这一层的居民,怎么样从这里面抽出一个小的三角来,对他们进行回访,把里面的人群差异化需求区分出来,网上收,淘有更多增值服务需求人,把他们管理起来。把里面从日常常见病,到发生疑难病的时候,把这个通道打通,他可以自己形成一个小的三角。

  多点发力:新型基层医疗机构将成为平台和入口

  有的投资,我们认为不仅仅是自己建立三角过程当中有很多可以发力的点。另外大三角建成了,会是入口和平台,话语权不比高端医疗,三甲医疗弱,话语权会跟他们平等甚至是超越他们。我们看到这里面有一个理念,怎么样把基层医疗做好,我们可能觉得合作平台化,这是一个最大的,或者是未来我们认为价值所在的地方。基层医疗平台,将来在上面会叠加很多插件,会插上智能硬件,是一个平台,这是我们认为投资价值所在。

  勾画分级诊疗的理想国,寻找缺失拼图

  刚刚是从整个的构建大楼角度讲,分享这几年关注什么机会,从另外一条线看,就是就诊服务链条。诊前、诊中、诊后,几个流程看,我们思路是,我们看三五年之后,一个医疗的理想国应该是什么样,退回到现在中间缺什么,中间的拼图就是我们寻找的投资标地。从诊前家庭医生,包括体验机构,我们分享投资大型体验机构,这个诊前入口,到诊中,到专科有服务属性的,也有医疗属性,有很多投资机会,包括到诊后做康复。这里面其实有一些看起来好像是相对不那么赚钱的。比如说这个诊后康复,康复病人在医院来看是属于低质病人,占床位,产生的营收不充分。从投资角度来看,康复做好了是比较好的生意,因为风险比较低,过程疗效是清晰可见的。病人这个医疗过程和运营体系相对容易标准化。同时又是跨学科综合的门类,也有它的壁垒。从投资角度看,从医疗机构角度看,会看到不一样的价值。

  具体到有什么好项目,市场大这是首先的,其次是行业基础,又讲到刚才说的,现在行业基础百废待兴,这里面会有一些人才流动,政策支持相对比较完善。你要有一点提前量,有创新的空间,不能跑得太快成为先烈,对政策研究始终是我们关注的一点。从模式角度上来讲,我们希望如果把这个壁垒跟可复制性画一条横纵轴,我们是希望在弧线上。这个模式比较难复制,但是这个价值比较客观,或者是把可复制性做到极端,一些康复养护技术门槛没有那么高,把服务细节做到极致,这个是可复制。

  讨论开始前俞卫教授问我一个问题,基层医疗投资,其实看起来不是好生意,为什么要投。刚才做了一些阐述,想重申一下到底适不适合投资。它的增长是线性,可以预期的,并且起步是面临非高收入,非高客单价的生意。风投是要求爆发式增长,要求快速回报,到底适不适合投资,我们觉得适合投资,中国有不一样的语境。快速增长过程当中需求缺口很大,医疗服务首先要把缺口补了,然后再增长。这个增长性比相对发达的,或者是一些其他地区增长性,比我们想像更客观。第二,现在玩法更多,做基层医疗,首先要完成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和需求。在此之外,由于技术加入,由于远程医疗,医生集团,金融管理智能设备,比如说保险,还有其他专科服务。上面插件多了,病人线性可以叠加非线性增长潜力。

  分享一下这个领域的作为,我们是综合性投资机构,关注医疗、互联网创新,智能工业,工业制造4.0。医疗基金投出去30个项目,整体有100多个项目组合。医疗服务是重点,占比是13%,我们觉得还不够多,还希望在这个领域继续。分享投资医疗项目里面,包含器械、医药、生物各个领域。这里面医疗服务机构,实体服务机构还不够多,我们希望在这里面做更多投资,这里面很多移动医疗项目,是跟基层医疗相关的。

  我们的结论,基层医疗有得投,谢谢大家。

基层医疗服务

新闻排行榜

健康美图

名医有话说

大医精诚

特别推荐

品牌策划

高清视频

热门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