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岗街卫生服务中心:扎根基层,夯实服务质量

昌岗街卫生服务中心:扎根基层,夯实服务质量
2019年08月16日 20:58 新浪健康
(广州市海珠区昌岗街卫生服务中心保健楼)(广州市海珠区昌岗街卫生服务中心保健楼)

 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医改关键环节,对于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各地承担签约工作的卫生服务中心都有着各自的探索与实践。新浪健康选择全国典型中心实地走访,展现“健康守门人”风采。

在广州市海珠区昌岗街的小区中辗转几个路口,我们来到了其对应的卫生服务中心。跟随中心陈劲为主任的思路,我们看见了一支饱含热情的团队。走进中心,一楼不大的空间一隅寄放了很多辆儿童推车,看样子又是忙碌的一天。

广州市海珠区昌岗街卫生服务中心陈劲为院长)广州市海珠区昌岗街卫生服务中心陈劲为院长)

 截止2018年年底的数据显示,广州市海珠区昌岗街卫生服务中心覆盖22家社区居委会,服务辖区内97988人,人口密度较高。其中0-6岁儿童4452人,65岁以上老人12873人,高血压患者16645人,糖尿病人数6173人

(广州市海珠区昌岗街卫生服务中心荣誉)广州市海珠区昌岗街卫生服务中心荣誉 

5年“修炼”,用好每一寸力量

该中心于2014年6月11日独立运行至今,职工人数由36人增加到现在100人,其中医学技术人员90人,平均年龄仅33岁。这支年轻化、高学历的团队选择扎根基层,践行着中心“以人为本,一份微笑,一份真情,一份健康”的理念,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

如何做好基层管理与居民服务?陈劲为主任介绍,顺应国家发展基层医疗的需求,我们定位于“解决实际问题”,学科建设是第一步。除了设立基本的全科外,我们将“中医理疗科”和“心理科”作为特色学科来打造。

 1、政府给力,有了“家”。基层医疗服务对象为健康人群和患者,本着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的初心,在政府的积极谈判下,最终划归了两栋旧楼并进行装修用于中心运作。 

①考虑就诊便利性,仅5层的高度也安装了电梯;

②为了利用空间,5楼是行政区,以楼梯连接4楼,计划中的“电梯区域”作为会议室

③因就诊走廊狭小,增设预约叫号屏,引导就诊人在休息区有序等待; 细节处足见规划用心。

 2、定位给力,有了“人”。采访中,陈主任几次提及医生的重要性,他们才是中心的“灵魂”。在硬件逐步完善的同时,昌岗街卫生服务中心通过返聘、社会招聘、继续培训等多途径,吸纳有志于基层又有实力的医生,目前,该中心有中级职称23人,高级职称8人。 

尤其是中医理疗特色科,14人的“多面手”团队,还有广州市中医医院中医师承1人,擅长运用针刀、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运动疗法等现代疗法和针灸、推拿、整脊、正骨等传统疗法以及蒙古医学特有的手法治疗疾病,受到好评,每天的门诊量多达数百人。

(中医理疗特色科)(中医理疗特色科)

3、医生给力,有了“心”。不同于各级医院的诊疗完善,基层医疗仍在摸索中,大家都是趟路走。在儿童保健服务统计中,陈主任发现10%的儿童存在发育迟缓,尤其语言方面。于是,昌岗街卫生服务中心马上扩招心理咨询师,后续还增加了精神科医生,以专门的区域建立感统训练室和两千多种沙具的高级沙盘游戏室,凭借优质服务小有名气,就连附近三甲医院的心理科都会转诊小盆友来此“治疗”。

(感统训练室)(感统训练室)
 (高级沙盘游戏室) (高级沙盘游戏室)

优质服务有回报,竟有人卖房搬迁为了啥

广州市家庭医生签约包分为免费包、基础包和个性包3大类型,签约服务质量如何,要听“一线”声音。终于在临近午休时,就诊人数逐渐减少,我们随机采访到两位普通医生。

“妈妈、女儿和宝宝,信任与爱的流动”

经过5年本科,3年规培来到社区工作的伟医生可能是广东省第一批全科医生。根据中心安排,她更侧重全科中的儿童保健领域,所以刚开始工作时,要抓紧各类零散时间巩固和深入学习儿科知识。尤其是手机号直接给到签约人,工作之外回复问题更是家常便饭。

真心付出有回应。有位因更年期严重失眠的阿姨在昌岗街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后十分满意,看到其怀孕的女儿,因是高龄产妇,又有胎盘前置等问题频繁奔波于产检医院却经常还是疑问重重,便向她推荐了伟医生,签约后,女儿能在就医之外疑惑时,及时快速得到指导建议。 

(伟医生)(伟医生)

后来因为她的宝宝是早产儿,体质较弱,经常发烧,有时,夜晚紧急情况,她也会打电话给伟医生。有着两个孩子的伟医生深知新手妈妈的焦虑和紧张,接到电话,她会先耐心安抚新妈妈情绪,再细心询问宝宝的体温,必要时,手把手教会算药物使用剂量,关注宝宝情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随着知识积累,微信群内的妈妈们已经形成了互助小组,帮助伟医生工作时解答问题,维持群内秩序。而伟医生的问诊、随访工作越来越顺利,与大家的默契逐渐形成。

“家中有老人,换房来签约”

巧合的是,当天采访到的另外一位陈医生随口提及的小故事让我们颇为感慨。家庭医生签约时,有些经过严格评估的特殊人群需要医生上门进行家庭病床服务。陈医生在为老人家检查聊天时说到,我看你们的家具都是全新的,是刚搬进来吗?话匣子一打开才知道,这家人是经朋友推荐,这家的家庭医生服务很认真务实,考虑中风的老人需要医疗服务,特地置换了房产搬来海珠区昌岗街卫生服务中心居住并签约。

诸如有居民会送来自家热腾腾饭菜、会嘘寒问暖唠家常的小事不胜枚举,点滴的信任搭建了亲人般的关系,无形中为基层医疗服务带来了更多认可、生机。

做好健康守门人

受益于国家医保报销向基层倾斜红利,基层就医人数明显增加,但全科医生数量不足是整体困境,尽力做扎实服务是基础。

(中心一角)(中心一角)

陈劲为主任回忆辖区内曾发生过1例麻疹,按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要求,他们要为整栋楼的居民进行预防接种。因事发突然,中心全员工齐上阵,在居民楼搭建临时接种点,考虑上班族的需求,一直到晚上21点,依然有人驻点等待,只为不遗漏任何一个应该预防的人。

“我们是基层医疗工作者,做好居民健康守门人。基层无小事,深感肩上的责任和价值,我们在努力。”

 

医疗

新闻排行榜

健康美图

名医有话说

大医精诚

特别推荐

品牌策划

高清视频

热门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