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主办,湖北省医学会承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协办的中华医学会2023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在江城武汉圆满落幕。

变态反应学是一个多学科专业合作、交叉融合的综合学科,会议现场迎来了包括变态反应科、呼吸科、儿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免疫科、消化科、 眼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临床检验、护理等临床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参与并进行学术与技术成果的分享。
新浪健康作为医疗健康媒体,始终致力于以新一代的信息通讯技术和大众喜闻乐见的健康科普形式,为公众提供高效高质的健康信息。为了更好地为大众提供变态反应学科领域的健康知识,大会期间,新浪健康邀请了多位领域专家,为广大群众呈现更全面的变态反应领域相关科普知识。
本期采访嘉宾: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 单丽沈

单医生在采访中为记者介绍了在变态反应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目前比较热门的一些过敏原组分研究,还有一些新型生物制剂治疗,前沿药物应用等。并针对儿童过敏性哮喘,给出了相关防治性建议。
单医生表示,哮喘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医生需跟家长相互信任、共同配合才能更好地管理患儿的病情。其中这个管理包括方方面面,首先要明确哮喘病因,在正规医院医疗机构进行标准的过敏原检测很有必要,针对过敏原进行回避、控制、酌情脱敏治疗;并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管理,长期的吸入治疗,规范地吸入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对孩子气道能起到恢复和保护的作用,并定期复查减量。长期管理十分重要,以使儿童哮喘达到良好控制。
在采访环节的尾声,单医生也向广大群众发出呼吁,希望全社会都能重视过敏性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儿童过敏相关疾病应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关注儿童、关注过敏!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环境污染的加剧,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呈迅速上升的势态,据世界变态反应组的《变态反应白皮书》报告,约30%~45%的全球人群受过敏性疾病的影响,预计到2050年,患病人数将达到40亿;但在我国变态反应科仍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学科建设上、在机制研究和诊治手段开发上仍存在较大欠缺。
通过本次系列采访,新浪健康期待为更多人传递科学的健康干货,从而引导相关疾病患者、患者家属及广大群众进一步正确对待、科学防治变态反应性疾病。同时,我们坚信:每一次的学术交流都将为我国变态反应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促进我国变态反应事业的蓬勃发展;未来,我国变态反应事业也将在各方面不断完善,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高效的系统性诊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