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

寒暑假成“学生人流月”

有人称寒暑假是“学生人流月”。北京妇产医院计划生育科主任医师陈素文坦言,每年的寒暑期过后,学生流产的确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小高峰”,而这一现象在海淀区这样高校比较集中地区的医院尤其突出。妇产医院的人流门诊量,一个月五六百例左右。她一周出三次门诊,两次手术,在最近一次半天手术中,30名患者中就有5个属于22岁以下未婚年轻女性,不少是在校学生。这样的手术一个月做几十例很平常。已经在计划生育门诊工作10年的她坦言,10年中有两大变化非常明显。首先要求人流手术的患者群体年轻化了,22岁以下年轻患者增多。另外,高危手术增多了,其中,包括近期流产(流产间隔时间短),反复流产(流产次数多),同时也与恋爱低龄化趋势有关,而年龄越小,手术风险就越大。

原因

性教育缺失是关键

长期以来,“性”都是讳莫如深的敏感话题,成为“不能说的秘密”。当人们对影视剧中的亲热戏习以为常,当人们沉迷于车展里的香车美女,当人们对富豪征婚趋之若鹜的时候,都说明人们在看待身体和性的观念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前,我国青少年的性教育问题重重。首先,性教育开展得晚,一般是从初中开始,相对于现在孩子的早熟情况来说,明显滞后。其次,性教育观念相对保守,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此外,性教育内容和形式的简单化、空洞化,导致性教育只注重性生理,却忽视了对性心理、性道德的教育和引导。当学生在学校和家庭得不到应有的性教育时,他们便把注意力投向虚拟世界。一项调查显示,41%的中国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渠道集中在网络上,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社交网站和论坛。而网络上的纷乱信息,不可避免地会给青少年带来误导和消极影响。由此观之,要加强对性教育的重视,提高性教育的质量和覆盖面,才能使学生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误区

把无痛人流当做补救措施

接受人流的未成年学生多半对性知识知之甚少。现在很多年轻人平时不避孕,事后吃紧急避孕药补救,吃药不行就去做人流。所谓无痛流产并不像很多人想象得那么简单,很多女性以为人流不再那么痛苦可怕,人流手术不仅没有一丝一毫的痛感,有的人还能在麻醉状态下做个美梦,有了这些手术防范就不怕意外怀孕了,但这个并不是人人都适用的,更不能经常做,尤其是未生育过的女性更要慎做“无痛人流”。

手术再小也会存在危险性,也可能会出现副作用。且多次人流手术尤其是刮宫手术会对女性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术中疼痛问题可以解决,但术后子宫收缩的疼痛不能解决,还存在常见并发症,例如:多次手术宫腔残留、出血几率会明显增加,还有感染问题,将来造成不孕、胎停孕、子宫内膜损伤等。

建议

width="270"
公立医院对学生减免费用

在全市公立医院实行学生堕胎免费制度,或者只收不超过一百元的治疗费,起到一定的经济抑制作用,以避免怀孕学生因为没有足够的流产费用,而选择到收费相对便宜的私人医院就诊遭受二次伤害。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当代律师事务所律师卫爱民建议,对堕胎女生实行谈话制度,由医务人员对堕胎女生进行不少于一定时间的谈话,谈话内容具体明确,包括术后的护理、心理疏导、避孕常识、发育期心理健康常识等等。要充分保障堕胎学生的个人隐私,不得向他人泄露。对于监护人的保密问题,则建议通过立法解决。此外,坚决禁止各种媒体刊发人工流产广告。相反,公立医院则采取适当方式在大众媒体上刊发公益呼吁,不得做类似无痛人流、不影响学习、工作等带有误导性宣传的广告。

学校设性教育课普及常识

这些怀孕的孩子是值得大人去关心爱护的孩子,她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社会、政府都应该伸出援手,去关心她们、爱护他们,帮助她们解决困难,帮助她们学会今后应该如何处理。”卫爱民说,希望家长遇到孩子犯错误,要多和她们谈心,而不是一味地埋怨批评;社会要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宽容度;政府则需要拿出更多的办法和政策去指导帮助孩子们。他建议,在每年放寒暑假之前,各类学校集中开设一次性教育课,教材可以由各区县先行编纂,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全市进行统一的编纂。其中比较关键的问题是普及基本的避孕常识,保护好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同时学校安装销售避孕套箱,建议避孕套箱要安置在没有探头的地方,方便学生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