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健康设备

这是目前一个互联网与健康的跨界概念——可穿戴医疗。

 

手表、腕带、手环、眼镜……这些司空见惯的配饰都可能是移动的生命指标监测仪,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目前,可穿戴式设备在国外发展迅猛,美国和欧盟都在投入巨资研制可穿戴医疗设备。

可穿戴健康设备
可穿戴健康设备

可穿戴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提出的创新技术,主要探索和创造能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进用户衣服或配件的设备的科学技术。其最核心的理念是让人们能够更便捷的使用智能化的设备而感觉不到它的特殊存在。可穿戴健康设备是把可穿戴技术应用于健康领域,对用于身体情况的检测、运动数据的统计及健康状况的改善的设备的统称。

可穿戴健康设备三大标准 详细>>

1 佩戴舒适,甚至无感。想做到完全无感,对现在的可穿戴健康设备还是天方夜谭。但是尽量做到轻便小巧,则是所有企业的努力方向。可穿戴健康设备和专业医疗设备相比,虽然效果不及专业设备,但其优势就在于可以方便地、随时随地对身体进行保健治疗,对于预防、缓解疾病有很大优势。

2 使用过程不应干扰正常生活。消费者不能接受需要专门花费时间、不断挑战自己耐心的健康设备。所以,可穿戴健康设备在设计上应该充分考虑,不要影响使用者的正常生活、工作。

3 外观应适合使用场合和环境。有时候,可穿戴设备并不可能“隐形”。但是,如果这些设备的外观足够贴合环境,甚至足够酷,那么用户也不介意戴着这样的设备招摇过市。

可穿戴健康设备
可穿戴健康设备
可穿戴健康设备

可穿戴设备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便捷地储存个人的健康信息,用于将来的分析。对于个人,未来的潮流应该是所有人都有自己的设备与序列号,就像身份证一样,用它可以管理个人健康。比如对日常跑步数据进行跟踪;判定老年人的跌倒是否造成了伤害;报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监测医院病人的心脏速率等。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还可持续跟踪患者后续情况,让医生动态评价药效,及时跟踪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

对全社会来说,可穿戴设备在健康管理方面的应用前景最为广阔,可推进全国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监测。中国空巢、独居老人增多,可穿戴医疗设备能远程实时监控老人的生理指标,使他们得到及时帮助;还能够协助患者进行科学的个性化健康管理。任何一种慢性病患者的临床数据都可被收集起来,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一项全球研究显示,出院后的远程监护可将病人的医疗费用降低42%,延长看医生的时间间隔71%,降低住院时间35%等。

可穿戴健康设备
可移动健康设备

可穿戴医疗设备主要起监测生理指标、记录数据、进行动态观察三大作用,可以说是健康管理的基础。举例来说,美国公司推出的血糖实时连续监测系统(CGM)将刺入速度极快、无疼痛感的连续血糖检测探头贴在患者腹部,连续工作3天,每10秒对皮下间质液里的葡萄糖浓度进行测量,所得信息通过无线方式传到接收器上。接收器每5分钟对所得数据进行均值处理,然后将其转换为血糖值储存下来。运用这种方法每天采集到的信息量是指血测试法的100多倍。

目前市场上的可穿戴医疗设备有两大类:一是体外数据采集,比如前面提到的血糖监测系统。二是通过体征数据(如心率、脉率、呼吸频率、体温、热消耗量、血压、血糖和血氧、激素和体脂含量等)监测来帮助用户管理重要的生理活动。比如糖尿病人需要不断锻炼和量化的饮食调理,可穿戴设备通过收集体征数据可以让医生远程监控生理状态,从而制定一套符合现在状态的指导。所有数据在完成检测的同时,还可建立用户自身的基准数据,并上传至云端健康管理中心,与同年龄性别人群的基准数据对比,来发现用户中长期的慢病风险。

可穿戴健康设备
基因

可穿戴智能医疗能够协助患者进行经过科学设计的个性化健康管理,通过检查指标来纠正功能性病理状态,中断病理改变过程。合理的慢性疾病管理,能够避免看急诊和住院治疗,减少就医次数。带来的费用和人力成本节约。在全球范围内针对移动医疗服务效果的临床研究显示,出院后的远程监护可将病人的全部医疗费用降低42%,延长看医生的时间间隔71%,降低住院时间的35%等。

患者期待移动医疗设备能够帮助他们全盘管理健康,并希望能够获得用药信息。经济学智库的调查显示,患者付费意愿最高的移动医疗项目是收集病情数据并发送给医生,更好地和医生交流。

可穿戴健康设备
  • 作为一个大的门类,可穿戴设备领域当中包含着为我们身体各个部位所设计的产品,从头到脚无所不包。
  • 手腕
  • 在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当中,手腕可以说是可穿戴设备竞争最为激烈的地方。腕带类可穿戴设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健身追踪的运动手环,还有就是智能手表。
  • 耳朵
  • 苹果公司的一项专利已在2月19日获批,这项专利中所描述的监控系统可能会被用于耳机或其他设备,以记录体温、心率和出汗量等数据。由于耳机跟人体皮肤和耳腔均有接触,因此这种监控系统还可感知人体特性,并将其收集为计量生物学数据。
  • 面部
  • 谷歌眼镜可以说是目前最受关注的可穿戴设备之一了,谷歌还在开发一款智能隐形眼镜,不过这款产品更多的是面向医疗健康领域。这种隐形眼镜当中包含着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佩带者眼泪当中的血糖水平,而这个数据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 足部
  • 可穿戴设备或许能够告诉我们为什么脚踝有时候会疼,又或者我们什么时候需要休息一下了。Withings Smart Body Analyzer在我们的脚上做文章。它可以读取我们的体重、脂肪比和心率,并将这些数据自动转化成图表的形式。
  • 衣服
  • Fit衫利用内嵌的传感器来测量心电图、体温及用户活动量等,设想供医疗机构用来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可穿戴健康设备图示

载入中...
可穿戴健康设备
可穿戴健康设备
可移动健康设备

据ABI公司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大约有3千万的无线可穿戴式健康传感器应用在医疗电子领域,这个数字比2011年增长了37%。

根据艾媒咨询(iiMediaResearch)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到18.6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7.7%。预计2017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达到125.3亿元。按照GSM对移动医疗行业测算标准,医疗设备厂商和内容与应用提供商占比约39.83%,预计到2017年,中国可穿戴便携医疗设备市场销售规模将接近50亿元。

  • 可穿戴健康设备趋势
  • 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必然会从“信息收集”向“直接干预”发展,这可能是可穿戴健康设备未来的趋势。针对城市人群各种常见病,设计师们正在考虑更具实用价值的可穿戴健康设备。例如:如何随时随地给颈椎做个放松按摩?如何防治用眼过度带来的近视和眼袋?甚至如何直接干预脑电波助人睡眠?
可穿戴健康设备
可穿戴健康设备

当可穿戴设备到处印刻着健康指数、生活偏好、行为习惯、行动轨迹、工作履历的时候,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泄露的危险将大大增加。在可穿戴设备日益风靡的未来,我们将生活在一个随时随地可能被偷拍、偷窥的世界。到目前为止,不管是国际上,还是国内,可穿戴设备都缺乏行业标准。

如果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方法,可穿戴设备的产业发展,就只能以牺牲用户权益和侵犯公民权利为代价。科技的发展应该为民生服务,如果被反其道而用之,带来的只能是灾难。这是可穿戴健康设备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和法律问题。

可穿戴健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