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后见之明

2016年12月02日10:15  健康专栏  作者:北师大老年心理实验室   我有话说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北师大老年心理实验室”

  作者:曹贤才

  什么是“后见之明偏差”

  后见之明偏差,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事后诸葛亮”现象。它指的是当我们得知事件的结果之后,通常会高估自己或者他人在事情发生前就能对事情结果做出正确判断能力的倾向。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类似的事情,例如妈妈让孩子把碗端到桌子上去,结果不小心摔坏了,妈妈便指责孩子,可能会说,“我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还有像“我当然知道他们就要输了”、“我就知道你要这么说”的说法都是非常典型的后见之明偏差。研究发现,后见之明偏差很普遍,从小孩、成年到老年,人们都无法摆脱它的影响。此外,这种偏差往往会带来危害,它会使得人们在决策的制定中过分自信,并最终导致较差的决策。比如张大爷生了病去看医生,医生给它开了药,过了几天病没转好,张大爷此时可能会觉得“早就知道吃药没什么作用了”,随后便不吃药,以致延误病情。

  老年人的“后见之明偏差”

  之前关于老年人决策偏差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差异,一些偏差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例如框架效应。而其他的偏差却保持稳定或者随年龄增长出现下降,如对成本沉默的抵制和吸引效应。对这些偏差的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老年人在那些主要依赖于认知能力的任务中会表现得更差,但是依赖于经验与专家知识的任务却表现得更好。

  那么老年人的后见之明偏差和年轻人相比怎样呢?有一些研究就来看老年人和年轻人在这种偏差上的差别。他们让年轻人和老年人回答一些关于数字的问题(例如:亚马逊河有多长?),回答完后,把问题打乱分为了两部分:一些给他们提供正确的答案并让他们回忆之前的回答,另外一些不给答案让他们回忆之前的回答。结果就发现提供正确回答的那一部分回忆的回答要更接近于正确的答案。而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对比也发现,老年人比年轻人表现出了更大的后见之明偏差。

  老年人的“后见之明偏差”为什么更大?

  对于老年人后见之明偏差比年轻人大的解释基本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情节记忆变差,使得他们很难回忆之前的判断,因此他们只能依赖当前提供的信息来做出判断。另一种观点认为,老年人后见之明偏差变大,是因为他们的抑制能力下降,使得他们无法抑制当前提供信息的影响,所以才造成了更大的后见之明偏差。可见,让老年人更好记得之前的判断或者让他们更好抑制当前的信息就能减少这种偏差了。所以,前面提到的张大爷生病求医的例子,作为儿女的你可以提醒他“您也知道,这个医生可是治疗这种病的专家,很多像您这种病都是在他那儿治好的”或者告诉他“您这个病服药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您得再坚持服药几天才行”。

  参考文献

  Bernstein, D. M., Erdfelder, E., Meltzoff, A. N., Peria, W., & Loftus, G. R. (2011). Hindsight bias from 3 to 95 years of ag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37(2), 378-391.

  Coolin, A., Bernstein, D. M., Thornton, A. E., & Thornton, W. L. (2014). Age differences in hindsight bias: The role of episodic memory and inhibition.Experimental aging research, 40(3), 357-374.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老年人 后见之明偏差 决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