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抑郁症普遍吗?

2016年12月08日14:36  健康专栏     我有话说

  来源:知乎

  作者:TianyinL,香港大学心理学博士,秀圃老年研究中心博士后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940292/answer/8467472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这个问题我也很有兴趣知道答案,因为学界也没有定论。老年人更容易表现出抑郁的症状,这似乎是我们的common assumption,一种大家想象中理所当然的假设。因为说到年纪变大,我们的认知就是身体变弱、行动迟缓、记性变差 --> 心情容易起伏 --> 抑郁。

  可能还是要回到我们怎么量度“需要药物或者行为干预”这样的程度的抑郁这个问题上来。抑郁很多时候变成了我们的一个口头禅,最近天气不好,哎,好抑郁;今天出门开车地上结冰红灯没刹住,应该分儿被扣光了,哎,又抑郁了;中午去买饭,粗面、鱼丸、菜心都没了,哎,抑郁死了。

  明天太阳出来,什么都好了。

  这就不是抑郁。

  临床上要诊断抑郁不像确诊其他身体机能上的疾病,验血、验尿、X光片、磁力共振(虽然磁力共振诊断精神类疾病也慢慢开始纳入考量)就可以搞定,最终确诊还是要看是否达到诊断手册上的指标分数,但是这个手册也是大量临床数据总结得来。焦虑情绪绵延、长期失眠、家人朋友关系变差、学习工作生活失去兴趣、有自杀倾向、体重在没有刻意减肥情况下暴跌和确实伤害自己的行为,上述项目出现超过一定数目(要看出自什么原因),并且持续两周以上,请寻求帮助。

  说回到老年人抑郁,量表其实是有略微不同的。生命总归有终点,只是这条终点线对于老人来说越来越近,从虚无缥缈变得能看见了。你问人家是不是焦虑啊、对生活兴趣还大不大啊,这和年轻人的标准其实是没办法做比对的。90年的时候Gatz和Hurwicz (Are old people more depressed? Cross-sectional data on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factors. Psychology and Ageing, 5(2), 284-90)做过一个研究,他们用了四组cohort,20-39 (n = 548), 40-54 (n = 218), 55-69 (n = 352), 和70-98岁 (n = 212)。结果发现,在量表得分上,四组人并没有显著差别,只有一条,在对未来的展望上,超过70岁的老人并没有表现出“人生充满希望”的鸡汤情绪。

  那为什么我们还是会感觉老人家好像大概比较容易抑郁呢?也有研究表明,的确,他们更容易表现出抑郁症状,但是大多是因为身体上疾病。五岁小娃摔一跤,大不了青紫个几天;老人家摔一跤,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有些就一路在病床上睡下去了。【正打算好好讲讲fall这个事情,老人家摔跤,和一年摔几次,是很多研究问卷里必问的问题。因为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这就是个转捩点,有生物和脑部神经学的科学证据,要另外开一帖】。所以抑郁情绪,其实是这些身体疾病带来的并发症;而老人家身体更难痊愈,抑郁情绪自然就绵延得更久,所以就更容易形成我们这样的认知了。

  肉体和精神是不可分的整体,所以锻炼身体真的还是很重要的。再加上人是社会动物,老年人更需要社交,和小辈的交流刺激、和子女的沟通、和平辈的忆当年等等。生命横竖是要有终点的,看看古人七十就古来稀了,现在医疗、饮食、卫生上去了之后,城市人口的平均寿命都超过80了。所以过了70岁的老朋友们,还是可以看看风景聊聊山海经打打太极开开心心嘛。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老人抑郁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