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如何让居家养老更迷人?
如何让居家养老更迷人?

大洋网-广州日报|2017年03月28日  12:22

最新新闻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破解居家养老难题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破解居家养老难题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破解居家养老难题 本报记者 张孔娟 徐楠 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老年人口已达2.2亿,占总人口的16%,远超联合国“10%即为老龄化社会”标准。同时,未富先老、空巢化、少子化等养老问题也逐渐凸显。在该背景下,如何利用各方力量让亿万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备受社会关注。 关于养老问题的破解方向,各地、各部门都在深入探索。其中,近年提出的“9073”养老格局,即90%老年人居家养老,7%老年人在社区养 老,3%老年人在机构养老,已被业内人士广泛认同。因此,建立和完善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在这方面,沈阳市人大代表潘利国的观点 或许能给予启示。 他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将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围绕加强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推进养老 服务发展、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提 高低保、优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标准”“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教育、养老、医疗等服务”这样的表述。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养老体 系建设、养老保险、医疗康复、家政服务等方方面面,但目前关键的问题是建设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的多层次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目前,全国超过90%以上的老年人都选择居家养老方式。但居家养老服务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养老服务设施短缺,服务项目单一,服务能力不足,居 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的数量分布和服务功能,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外,资金投入不足、市场化水平不高、社会力量参与少、志愿者 服务氛围尚未形成、养老服务人才匮乏等问题也给居家养老带来一定的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的相关政策措施。尤其要加快研究制定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深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等方面的政 策措施,明确各级政府的相关责任。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城乡社区为依托、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同时,从立法层面予以规范,及时制定和 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完善配套制度,为居家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推进养老服务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的各项保障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进一步建立完善老年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彩票公益金 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完善与居家养老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实现居家养老“一盘棋”的工作模式。 此外,社区应该为居家养老承担更多服务功能。应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制定实施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需求评估等相关规范和标准。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医疗机构功能,探索为居家老年人提供量身定做的家庭医生式服务,实现医疗、护理、养 老、康复等一体化服务,满足居家老年人多元化服务需求。[详情]

中国经济时报 | 2017年04月13日 11:29
居家社区养老将成发展重点
居家社区养老将成发展重点

  居家社区养老将成发展重点 随着相关养老服务政策加快落实,养老服务业有望驶入发展快车道。《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2017年将大力支持居家养老、家庭养老,加快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适应多层次需要的养老机构。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应加快养老产业向社会资本开放。 我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高龄老年人 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老年抚养比将提高到28%左右。然而,我国养老产业仍存在明显短板。 不过,随着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支出持续增长,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也将迎来重要战略窗口期,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应加快养老产业向社会资本开放。 全国政协委员、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建民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供给应该是养老服务的主流。公立养老机构应向社 会提供民办养老机构不愿或不能提供的服务,对普通民众的养老需求应向社会资本开放。目前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产业的意愿不足,导致养老床位缺口难以补足,建议 对民办机构在养老用地、税收、医养结合等政策方面给予更多支持,从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领域。 全国人大代表胡建文也表示,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一些老人也有多层次的诉求,这就需要不同的养老模式来给他们提供服务。作为政府,要鼓励这些养老机构进行创新,并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委陈自力建议,引入多元主体,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养老产业。鼓励支持大型国有企业参与,将其投资养老项目纳入企业整体授信,引导企业将原招待所、疗养院等转型为社会化养老机构,做好存量资源的再利用。 近日公布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企业,鼓励连锁化经营、集团化发展,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管理规范、服务标准的龙头企业,加快形成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养老服务产业集群。 多位代表委员表示,养老产业发展应确立医养结合方向。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原副部长黄洁夫提出,从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养老服务是一个高 需求率、高就业指数的朝阳产业。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医疗机构养老和安宁疗护等都是属于医养结合型的,让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起来,为经济发展增添新 的增长点。 此外,居家和社区养老也将成为发展重点。农工党中央“关于实行医养护一体化模式,推进居家、社区医养结合全面发展的建议”指出,机构养老只能解 决3%的养老问题,剩下的97%中,90%由居家养老解决,7%由社区养老解决。建议国家主管部门将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点,由机构养老转向社区和居家养 老。大部分地区医养结合的实践与探索,主要面向机构养老,侧重于增加护理型病床数量,而对老年人提供系统的医疗服务还不够,尤其是农村养老机构医疗保障条 件还比较差。 两会期间,民政部部长黄树贤表示,今年会大力支持居家养老、家庭养老,加快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适应多层次需要的养老机构。对于养老院数量不够、质量不高的问题,他表示,将放开养老市场,鼓励各方面有志于养老服务的单位、团体发展养老产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也表示,要大力支持居家养老,“这是中华传统美德,也符合老人的生活习惯,但现在这方面的服务还是薄弱环节。”[详情]

经济参考报 | 2017年03月28日 12:14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破解居家养老难题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破解居家养老难题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破解居家养老难题 本报记者 张孔娟 徐楠 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老年人口已达2.2亿,占总人口的16%,远超联合国“10%即为老龄化社会”标准。同时,未富先老、空巢化、少子化等养老问题也逐渐凸显。在该背景下,如何利用各方力量让亿万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备受社会关注。 关于养老问题的破解方向,各地、各部门都在深入探索。其中,近年提出的“9073”养老格局,即90%老年人居家养老,7%老年人在社区养 老,3%老年人在机构养老,已被业内人士广泛认同。因此,建立和完善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在这方面,沈阳市人大代表潘利国的观点 或许能给予启示。 他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将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围绕加强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推进养老 服务发展、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提 高低保、优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标准”“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教育、养老、医疗等服务”这样的表述。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养老体 系建设、养老保险、医疗康复、家政服务等方方面面,但目前关键的问题是建设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的多层次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目前,全国超过90%以上的老年人都选择居家养老方式。但居家养老服务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养老服务设施短缺,服务项目单一,服务能力不足,居 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的数量分布和服务功能,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外,资金投入不足、市场化水平不高、社会力量参与少、志愿者 服务氛围尚未形成、养老服务人才匮乏等问题也给居家养老带来一定的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的相关政策措施。尤其要加快研究制定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深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等方面的政 策措施,明确各级政府的相关责任。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城乡社区为依托、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同时,从立法层面予以规范,及时制定和 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完善配套制度,为居家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推进养老服务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的各项保障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进一步建立完善老年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彩票公益金 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完善与居家养老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实现居家养老“一盘棋”的工作模式。 此外,社区应该为居家养老承担更多服务功能。应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制定实施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需求评估等相关规范和标准。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医疗机构功能,探索为居家老年人提供量身定做的家庭医生式服务,实现医疗、护理、养 老、康复等一体化服务,满足居家老年人多元化服务需求。[详情]

居家社区养老将成发展重点
居家社区养老将成发展重点

  居家社区养老将成发展重点 随着相关养老服务政策加快落实,养老服务业有望驶入发展快车道。《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2017年将大力支持居家养老、家庭养老,加快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适应多层次需要的养老机构。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应加快养老产业向社会资本开放。 我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高龄老年人 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老年抚养比将提高到28%左右。然而,我国养老产业仍存在明显短板。 不过,随着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支出持续增长,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也将迎来重要战略窗口期,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应加快养老产业向社会资本开放。 全国政协委员、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建民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供给应该是养老服务的主流。公立养老机构应向社 会提供民办养老机构不愿或不能提供的服务,对普通民众的养老需求应向社会资本开放。目前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产业的意愿不足,导致养老床位缺口难以补足,建议 对民办机构在养老用地、税收、医养结合等政策方面给予更多支持,从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领域。 全国人大代表胡建文也表示,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一些老人也有多层次的诉求,这就需要不同的养老模式来给他们提供服务。作为政府,要鼓励这些养老机构进行创新,并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委陈自力建议,引入多元主体,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养老产业。鼓励支持大型国有企业参与,将其投资养老项目纳入企业整体授信,引导企业将原招待所、疗养院等转型为社会化养老机构,做好存量资源的再利用。 近日公布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企业,鼓励连锁化经营、集团化发展,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管理规范、服务标准的龙头企业,加快形成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养老服务产业集群。 多位代表委员表示,养老产业发展应确立医养结合方向。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原副部长黄洁夫提出,从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养老服务是一个高 需求率、高就业指数的朝阳产业。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医疗机构养老和安宁疗护等都是属于医养结合型的,让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起来,为经济发展增添新 的增长点。 此外,居家和社区养老也将成为发展重点。农工党中央“关于实行医养护一体化模式,推进居家、社区医养结合全面发展的建议”指出,机构养老只能解 决3%的养老问题,剩下的97%中,90%由居家养老解决,7%由社区养老解决。建议国家主管部门将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点,由机构养老转向社区和居家养 老。大部分地区医养结合的实践与探索,主要面向机构养老,侧重于增加护理型病床数量,而对老年人提供系统的医疗服务还不够,尤其是农村养老机构医疗保障条 件还比较差。 两会期间,民政部部长黄树贤表示,今年会大力支持居家养老、家庭养老,加快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适应多层次需要的养老机构。对于养老院数量不够、质量不高的问题,他表示,将放开养老市场,鼓励各方面有志于养老服务的单位、团体发展养老产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也表示,要大力支持居家养老,“这是中华传统美德,也符合老人的生活习惯,但现在这方面的服务还是薄弱环节。”[详情]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