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其发病率达到30%左右[[1]]。高血压的病因有遗传、高龄、生活方式等等,患者典型症状为头痛、心悸、心律失常、乏力不安等,如果病情长时间未得到有效治疗,可诱发心、脑、肾、血管并发症。因此,一旦患上高血压,降压就是首要目标。而在治疗高血压方面,药物治疗是降压的基础,也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手段[[2]]。其中,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就被广泛用于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3]]。那么,高血压究竟应该怎么控制比较好?络活喜的降压效果又如何呢?一起来看看。
降压药怎么选?过快不可取!血压管理要遵循平稳性原则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4]][[5]]。其中,血压的显著波动与心脑死亡事件之间存在紧密关联,断崖式降压可能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轻则容易引发头疼、心率过快症状,严重的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缺氧、缺血,可能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等危重事件。不仅如此,当日常收缩压波动大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以及导致死亡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6]]。
对此,202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7]]和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8]]中指出,降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临床事件发生风险,最大限度地防止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慢性肾病的发生、发展,降低心脑血管病死亡和致残的危险[[9]]。其中,还特别提醒,要注意平稳性原则[7],既要坚持降压平稳,让血压在4周内或者12周内逐渐降至目标水平;还要求每天24小时血压稳定于目标范围内[8]。
高血压作为需要终身进行药物治疗的疾病[[10]],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难免会有“不讲规矩”的时候,选择一款药效更长效持久的降压药,可以缓解因漏服等主观因素带来的血压波动。并且,安全性更高的降压药,更适合患者长期使用。
由此可见,想要解锁高质量血压管理,除了平稳,长效和安全同样重要。
络活喜降压药的表现如何?是不是科学管理血压的好搭档?
在众多降压药中,络活喜作为目前循证证据最多的钙通道阻滞剂(CCB)类药物之一[[11]][[12]],被广泛地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中。那么,络活喜在平稳、长效、安全这三个维度上,表现如何呢?
在平稳性的表现上,在使用络活喜后,血压会在4-8小时内平缓下降,因其不激活生理反射,不会引发心率过快等不良反应[[13]],也不容易因突然减慢血流速度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缺氧、缺血。同时,它还能有效改善动脉弹性,减少血压波动,实验显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24小时血压的平稳控制上优于硝苯地平控释片和非洛地平缓释片[[14]]。坚持使用能让血压长期稳定在安全范围内,降低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伤。
由此可见,络活喜通过降压平稳、控压平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护靶器官,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在长效性的表现上,络活喜作为第三代长效降压药,它的血药浓度可维持长达30-50h,1天1片便可实现血压超过24小时的安全保护,即便偶尔漏服,对血压的影响也较小。因此,国内外多个高血压指南也一致推荐优先使用像络活喜这类,可以覆盖24小时以上的长效降压药[[15]][[16]][[17]]。
在安全性上,络活喜作为经典原研药,严密的研发之路、标准化的制剂工艺以及核心辅料配比,能够确保药物的治疗精准度、安全性更好。通过上市前后的安全评估,进一步确保络活喜对大众患者的安全性。其丰富的医学循证和临床数据皆能证实其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较低,不容易引起头疼、心悸这类不良反应的发生[4],常见不良反应多为脚踝水肿,且程度较轻,一般不用做任何干预,可随着用药时间的增加而消退。除了降压治疗,它还适用于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经血管造影证实的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治疗人群和范围更为广泛。因其没有绝对的禁忌症,可与其他4大类降压药物[[18]]及中药[[19]]联合用于降压治疗。
所以,络活喜是高血压患者长期用药的理想之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明晰,络活喜降压药兼具平稳达标、长效持久、安全性更高这三大优势,能够有效减少高血压对靶器官以及心脑血管的伤害[[20]],使得血压管理更科学。值得一提的是,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坚持长期服药、不随意更换降压药、不凭感觉增减药量等,避免血压管理出差错。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异常情况出现,要及时求助医生,以获得可靠的解决方法。
参考资料:
[[1]] 曲韵,黄晶.高血压的日常护理常规有哪些[N].山西科技报,2024-08-27(A05).
[[2]] 杨剑,杨翔宇,陈晓平.高血压的药物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4,44(08):630-633.
[[3]] 胡大一,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3):230-8
[[4]] 李依朔,刘宁,杨明,et al.心肌纤维化在高血压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3, 44(7):627-630.
[[5]] 王晓.脑卒中继发癫痫的临床研究[J]. 2020.
[[6]]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 清晨血压临床管理的中国专家指导建议.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 42(9): 721-725.
[[7]] Mancia Chairperson G, et al. 2023 ESH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Endorsed by the European Renal Association (ERA) and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ISH). J Hypertens. 2023 Jun 21.
[[8]]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 年修订版). 2022中国高血压年会暨第24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
[[9]] 王忠壮.平稳降压,用药有讲究[J].家庭用药, 2013(9):1.
[[10]] 林婷.改善高血压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 2012, 12(4).
[[11]] 卢新政.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降压药物适用人群的推荐[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2, 18(1):15-15.
[[12]] 2021WHO指南:成人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13]] 孙志宇.降压过速致缺血性脑血管病1例报告[J].实用乡村医生杂志,1995(06):42.
[[14]] Wang JG, et al. J Am Soc Hypertens. 2014;8(5):340-349.
[[1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 清晨血压临床管理的中国专家指导建议.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 42(9): 721-725.
[[16]]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等.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 24(01): 1-46.
[[17]] Mancia Chairperson G, et al. 2023 ESH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J Hypertens. 2023, 41(1): 1-199.
[[18]]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 年修订版
[[19]] Zhang QY, et al. 2022 Feb 17;44(2):181-190.
[[20]] 魏婧宇.过度降血压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J].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