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卫生局发布的一份健康播报给心脏病患者敲响了警钟:春节前北京市心梗死亡率明显增高,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本报健康顾问、曾任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学院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副所长的徐成斌教授指出:心肌梗死发病率升高与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但十个心梗九个可防,心梗发病并非不可控。
心肌梗死发病年轻化
近年来我国心肌梗死发病率不断攀升,尤以35岁至44岁中年人居多,而心梗发病也日趋年轻化,缘何心梗盯上这些人?
徐成斌介绍,这还要从诱发心肌梗死的两大主要原因说起,一是现代人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大量饮酒、精神紧张、缺乏运动、营养搭配不合理等原因成为孕育疾病的温床;二是心梗多由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四类疾病所引发。
专家表示,现代都市人尤其是中年人,生活压力大、应酬多,常常过量饮酒、频繁吸烟、熬夜等,而年轻人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四类疾病日渐增多,控制不到位,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他们的患病风险。
徐成斌指出,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可在身体内形成上百种毒素,严重损伤血管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因此戒烟至关重要。喝酒也应适量,每次喝白酒不宜超过一两,红酒最好不要超过150ml,啤酒尽量少喝。
急性心梗发病或无疼痛感
提起心肌梗死大多数人会想到持续的胸闷、胸痛等症状,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急性心梗发病可毫无疼痛感,或是症状类似于胃肠炎、牙疼、颈肩疼痛,而这些症状常被患者忽视,延误病情。
对此,徐成斌解释说,所谓的无痛心梗其实也并不是毫无疼痛感,只是可能轻微的疼痛感未被患者感觉到,这种情况常发生在糖尿病人与脑血管疾病患者身上,因为他们对于疼痛的感觉较之正常人稍显迟钝。
谈 及心梗发作缘何殃及肠胃,徐教授解释说,心肌梗死也分部位,若是下壁和后壁心肌梗死,此处分布较多的迷走神经,迷走神经支配肠胃,因而犯病时会出现呕吐、 拉肚子等类似胃肠炎的症状。如果心脏的神经将疼痛传到大脑,大脑再传到脊柱神经,进而将疼痛传递给胸部、背部、肩部等,则会引起这些部位的疼痛。
由 于急性心梗有时发病症状并不明显,专家特别提醒,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患者如出现胸部轻微不适须立即就医检查,普通人若平时没有胃肠方面的疾病突然出现了胃 肠炎症状,或是无缘由出现牙痛、咽痛、颈肩痛等情况则必须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重视,须及时到医院查出病因,排除隐患。
早睡早起勤运动是防病关键
尽管心肌梗死发病率、死亡率连年攀升,但患者也无须过于担心。据专家介绍,一项国际研究表明,通过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有效干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九成的心梗患者可成功预防。
徐 成斌教授表示,有糖尿病的人得冠心病的风险远高于正常人,因此糖尿病患者平时要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尽量将血压控制在149/90以下,糖化血红蛋 白控制在6.3%以下,LDL-胆固醇,LDL-c2.6mmol/l以下。肥胖症患者要增大运动量,控制体重,男士腰围要小于90厘米,女士腰围最好不 要超过80厘米。
此外,早睡早起非常有必要。徐教授建议,最好在晚上11点之前上床睡觉,因为此时肝脏代谢最旺盛,需要大量的血液输送到肝脏,身体其他脏器也需要得到充分的休息。平日须坚持锻炼,疏散压力。在饮食上,则要以清淡为主,低盐低油,多吃蔬菜水果最佳。
本报实习记者 曲增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