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安9月5日电(记者杨一苗)陕西省镇安县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以投入换机制、以创新建机制,通过强化政府办医和医保控费,开展企业式的精细化管理,使这个欠发达山区县的公立医院焕发了活力。
记者日前在镇安县人民医院看到,这里新建的14层住院大楼宽敞明亮,内部陈设现代舒适,据医院院长陈训介绍,这座大楼投资8000多万元,2011年住院大楼建成后,医院床位由230张增加到了450张,还新添了16排螺旋CT、层流净化手术室等设施设备,解决了医院床位紧张、就医条件差等问题。
陈训说,过去由于床位太紧张、医疗水平也有限,一些患者不得不去商洛市甚至西安看病,增加了老百姓的就医成本,看病很不方便。但现在像颅内肿瘤切除这种三级医院才能完成的手术县医院都可以实施,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就近看病。
据镇安县卫生局副局长高昌良介绍,镇安县的县级公立医院有3家,其中县人民医院承担了全县诊疗量的70%。医改前县财政对县医院的投入每年只有50万元。从2011年开始,县财政完善补偿机制,当年对3所公立医院共拨付资金2744.66万元,其中给县人民医院的总投入达到2141万元。
同时,镇安县从制度方面动脑筋、求突破,创新监管模式,理顺管办职责,探索建立了“1+3”监管模式。成立了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评价委员会、理事会三个专业委员会。在明确了政府办医院的职责后,医院的管理权被交还给理事会和院长。陈训说:“现在的财政拨款只要按程序用,上级都不会干涉;人事权给医院了,所有的科室都是竞争上岗,卫生局局长都不能干预;只要指标经过人事部门认可后,我带着专家去招聘人才,也不会有上级部门干预。”
2003年,镇安县在全国率先实施单病种定额付费制度,通过加强单病种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医药费用。目前这里有68个病种推行单病种付费,占总病种的65%。再加上临床路径的实施,通过制定完善诊疗规范,引导和规范医务人员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提高了医疗质量,降低了医药费用。2011年,新农合住院补偿、城镇职工和居民住院补偿2372人次1323.2万元,政策范围内补偿比例达到72.6%。
来自永乐镇栗湾村的患者张本秀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前不久在西安一家三甲医院花了3.3万元实施了心脏支架手术,目前在县医院进行术后基础治疗。张本秀说:“到县医院看病要比去大城市看病方便得多,而且通过单病种付费,2400元医疗费我只要自付700元就可以了。”
增加投入和建立机制使医院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农民看病负担减轻了,同时医院业务高速增长。2011年镇安县全县转外就医占住院病人总数的13.9%,较2008年下降21.1个百分点。公立医院主要运行指标与2010年相比,呈现出“四升四降”的良好态势:门、急诊人次上升15.05%,住院人次上升16%,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补偿比例上升6.51%,群众满意度上升8%,平均住院日下降0.6天,药占比下降13.34%,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下降2.09%,次均住院费用下降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