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恋爱中的女人更痴狂的,是为了身材罔顾一切的减肥者。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骨感美”之风从欧美刮到中国,逐渐成为社会审美的主流。一个历经20年蓬勃发展,有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般强韧生命力的百亿减肥市场,应运而生。但减肥不慎造成的恶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特别是所谓靠吃减肥药、减肥类保健品的“懒人减肥法”,副作用不胜枚举。
伴随春夏季减肥热潮而来的是,各大医院接诊的因滥用减肥药出现的神经性厌食患者,以及药物性肝损伤等病例。记者从上海新华医院了解到,该院每月都能接诊不少因滥用减肥药,出现黄疸、肝区不适、腹胀、食欲减退、恶心、乏力、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受损的病人。
“必须指出的是,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药监局’)审批的‘药准字’西药减肥药,几乎绝迹。老百姓就不该自作主张吃药减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肥胖病专病组主任医师洪洁告诉《生命时报》记者。
据悉,原先我国市场上有三种西药减肥药。一是以奥利司他为代表的胃肠道脂肪吸收抑制剂。去年3月,国家药监局发布通报称,奥利司他可能引起严重肝损害,甚至引起肝衰竭,建议谨慎选用。随后,该药在国内难觅其踪。
第二种是以西布曲明为代表的中枢食欲抑制剂,代表产品如诺美婷、曲美、澳曲轻等。因服用该药后会增加患心血管病的风险,2010年10月已被停止生产和销售。
第三种是芬氟拉明,使用后可导致心脏瓣膜损害、中枢神经伤害、肺动脉高压等严重副作用,于2009年1月被禁止生产和销售。
洪洁指出,除了上述减肥药,目前市场上更多的是打着“减肥”旗号的“保健食品”,其中很多非法添加了西药。前不久,国家药监局曝光了“7色瘦”、“纤佳丽牌减肥胶囊”等21款假冒保健食品,其中有13种属于减肥类,检出西布曲明以及泻药酚酞。有些减肥产品还违规添加了麻黄碱、安非他命或利尿剂成分。服用后,人们会出现心慌、手抖、血压上升、情绪不稳定、多汗、烦躁、妄想、失眠等症状。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即使是中成药类减肥产品,如果不加辨证就长期服用,也会埋下健康隐患。洪洁主任医师介绍,这类产品往往含有大黄、芦荟、番泻叶等蒽醌类具有泻下作用的中药,长期服用会导致结肠变黑,增加腺瘤性息肉和癌变风险。临床观察发现,因长期服用这类产品导致便秘的年轻女性并不少见。有些人甚至到了不吃药,一周无法排便的地步。
“如果想减肥,首先应明确自己是否肥胖。”洪洁主任医师指出,体重指数,即体重的公斤数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所得值,超过24,属于超重;超过28,就是肥胖。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超过80厘米,属于腹型肥胖,也要控制。
其次,请医生判断是单纯性还是继发性肥胖,库欣综合征、甲减、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都会导致肥胖。明确病因后,才能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洪洁指出,减肥前最好先做健康评估,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采用节制饮食和增加运动等方法。减肥者需要记饮食和运动日记,一是检讨自己的“放纵行为”,或鼓励自己坚持,二是帮助医生了解肥胖的症结所在。
若体重指数超过32,同时伴有肥胖相关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可以考虑接受减肥手术,以期减少肥胖对身体的损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