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治尿路感染六误区

2013年07月30日16:15  大洋网-广州日报  

  尿路感染是常见病,尤其对绝经后女性来说。一般情况下,尿路感染经过简单的正规治疗均能较快治愈。但是,临床上也会有部分病人,尿感经久不愈或刚刚治好就复发。分析其原因,与下述认识误区有密切关系。

  误区一 未做尿液病原体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

  误区:在临床上,很大一部分病人尿路感染后,没有进行细菌培养检查,或做药物敏感实验(药敏实验)。他们往往是一感到有小便不舒服,就随意使用抗生素。

  解析:尿液病原体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能指导治疗和用药。而未做尿液病原体培养(尿培养)和药敏实验,就擅自使用抗生素,这样做的结果会导致抗生素不敏感,大大增加以后控制尿路感染的难度。

  误区二 抗生素剂量不足

  误区:有的病人由于担心药物会给身体带来损害,因此,自行减少抗生素使用剂量,导致用药剂量严重不足。

  解析:一旦明确感染并选定抗生素以后,足量的抗生素治疗非常必要,这样能快速消灭细菌,治愈感染。抗生素剂量不足,不能将细菌全部消灭,可以导致细菌感染持续存在,甚至变成慢性感染。另外,这样做也很容易导致细菌耐药发生。

  误区三 大量服用抗生素

  误区:部分病人自以为是,以为加大抗生素的使用剂量,能快速控制疾病,故感染后随意大量服用抗生素。

  解析:加大抗生素的用量,可以在短期内控制症状,但致病菌也会迅速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使得以后尿路感染再次发作时,抗生素的疗效越来越差,不得不加大抗生素剂量。另外,加大药物剂量也会给身体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损害,如出现精神症状、肝损伤、肾损伤、白细胞下降等。

  误区四 频繁调换抗生素

  误区:有部分病人一种抗生素还没用两天,一旦感觉症状没有好转就马上换药,如换药后还没有缓解就再换药,如此周而复始,频繁换药。

  解析:频繁换药,可增加抗生素耐药性发生机会,这正是尿路感染久治不愈的主要原因。临床上,一般的做法是,一个药物用上3天后,如症状没有缓解,或尿检异常改善不明显,医生才考虑换药。

  误区五 忽视全身治疗

  误区:有的糖尿病、妇科炎症病人,忽视原发疾病的治疗,只知道一味使用抗生素,结果尿路感染很难治愈。

  解析:尿路感染的发生固然与细菌的毒力有关,但是更与身体状况及其他器官关系密切,例如妇科炎症、便秘、糖尿病、焦虑、情绪波动等。因此,对于存在这些易感因素的病人,在治疗尿感时应一并加以纠正,否则也会导致屡治屡发。

  误区六 过早停药

  误区:有的病人尿感症状减轻或消失便自行停药。停药后,也不复查尿常规或做尿培养。

  解析:实际上,尿感症状减轻或消失时,细菌往往并未彻底被消灭,由此可导致感染复发或迁延不愈,进而转为慢性,无法断根。正确的做法是用药剂量要足、时间要长,每次用药治疗时间不可短于两周,待体温、尿检正常后,再继续用药1~2周。通常,在停药1周及4周后需复查尿常规或做尿培养,如两次结果均呈阴性,说明此次感染已治愈,可以考虑停药。

  总之,尿感发作时,及时选用有效、适量、足够疗程的抗生素治疗,并辅以全身易感因素的调节,是控制感染之本。只有这样才能够彻底治愈感染,避免“尿感”屡治屡发。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