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被误解的糖尿病

2013年11月21日09:33  《生命时报》  微博

  理解上的五大误区

  1.吃糖吃多了会得糖尿病?

  糖尿病的发生原因极为复杂,涉及到遗传、感染、基因变异、环境、饮食等,至今未被医学界完整清晰地阐明。如果家中有一级亲属,比如父母、兄妹,有糖尿病,这都是会遗传的;生了巨大胎儿的孕妇,也容易患糖尿病,包括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肥胖的,这些都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如果这些高危人群吃糖吃多了,是很容易患糖尿病的。比如八月十五过完后,很多患者发现自己瘦了,出现口干和三多一少的症状,跑到医院来检查原来是糖尿病。所以高危人群过量吃甜食,可能引发血糖高,诱发糖尿病。”

  那正常人吃糖过多会患糖尿病吗?“多吃糖对身体肯定没好处,因为多吃糖会发胖,肥胖就易诱发糖尿病。”目前青少年患病率很高,她在就诊的时候了解到,很多孩子从小喜欢喝饮料不喝水,甜味剂摄入太多,因此诱发了糖尿病。

  2.自我检测能够替代专业检测?

  “有些人认为,身体不舒服时,在家自我测量一下血糖,以此来分析病情,这是非常片面的。”糖尿病患者必须定期进行检测,“至少每个月有一天要检测早晨的空腹血糖。”中国人说,一日之计在于晨,还有一个说法是“水涨船高”,如果早晨的空腹血糖比较高,每顿饭的餐后血糖也会跟着升高。“所以早晨空腹血糖的检测一定要达到医生的标准,同时我们还要检测三餐后两小时的血糖,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少患者只测餐前血糖,这都是自欺欺人的。”如果早餐后的血糖没有达标,患者容易得冠心病、心绞痛、心梗等并发症。所以一定要重视餐后两小时的血糖达标。史书红说:“如果患者有时间有能力的话,可以测一日7次血糖,也就是三餐前后和睡前血糖。”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反映某一具体时间的血糖值,容易受到进食和糖代谢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糖尿病最终控制的好不好,要看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近两三个月整体血糖控制水平,不受抽血时间等因素干扰,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的‘金标准’。”

  3.南瓜可以降血糖?

  “吃南瓜可以降血糖”这一说法在民间流传了十来年,导致许多糖尿病患者将南瓜视为每餐必备食物,甚至当药吃,以为吃得越多血糖降得越快。史书红表示,曾经有人提出南瓜里有种成分,可能会降血糖,但到现在,都没有人从南瓜里提取出降血糖的成分。

  如果在饮食中选择南瓜,可以相应扣除一部分主食,获得南瓜中对身体有益的成分同时,还能增加饱腹感,不失为糖尿病患者一个可行的选择。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南瓜固然含有很多营养物质,具有一定食疗功效,但绝不能代替药物的治疗,它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不可喧宾夺主。“和南瓜一样,红薯、玉米等食品的含糖量都是很高的,所以这些东西吃多了,反而会升高血糖。”土豆、长山药这些食品是可以当主食来吃的,但将南瓜、红薯、玉米当成主食来吃,就是很大的错误。

  4.治疗糖尿病就是为了降血糖?

  “这个认识是极为错误的。”很多人认为只要吃药将血糖降下来,就是万事大吉,甚至有些人认为医院以外买的降糖药比医院开的还管用,这是不对的。

  “比如肥胖的人,我们不建议他过早地使用胰岛素,还有,有些外面宣传的降糖中药经常加有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比如格列苯脲,这种药虽然能控制血糖,但容易增加体重,是不适合肥胖患者的。”不是说血糖能降下来就是好药,有些假中药会掺此类药物,虽然降了血糖,但有可能造成肾脏受损或者体重增加,“尤其很多老年人,乱吃降糖药后有可能造成低血压或者肾脏受损,是很危险的。”

  5.血糖稳定了,就可以不吃药?

  “血糖值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都占据重要地位,正常人空腹时血糖一般在3.9~6.1mmol/L之间,餐后2小时不超过7.8mmol/L。”史书红说,在门诊上经常遇到这样的患者,当他血糖稳定以后,自行将药停掉了,这肯定是不对的。

  之所以血糖会稳定,是因为药物产生了作用,将血糖控制住了,比如吃药或者打胰岛素,“如果一旦停药,血糖马上就会波动,血糖有可能会因此升高,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有些患者认为药物有副作用,而且血糖比较稳定,这种情况可以去医院向医生进行专业咨询,根据医生的建议减药,但绝对不能停药,“有些初发的患者可能在医生的指导下,慢慢减药,到最后可能能停口服药,甚至是胰岛素。但一定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切不可自己盲目判断,因此影响病情。”

  科学饮食和运动很重要

  “糖尿病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学会吃饭,如果没有学会怎么吃饭,就永远不会调节好血糖。我们来了新病人后,都会抽出一早晨的时间,给这些人讲解如何正确吃饭,否则患者住院7—10天的时间根本调整不好血糖。”史书红说。

  目前,医生们并不主张饥饿疗法,因为饿了以后,虽然血糖下来了,但身体的抵抗力却差了,容易诱发其他并发症,比如结核病、肿瘤,“糖尿病患者患肿瘤的几率比正常人要高出4倍。”

  那怎么样吃饭才是科学的?“我们的健康饮食原则是:平衡饮食。”合理的膳食模式可以避免摄入过多能量,降低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所以最主要的是控制进食量的多少。”

  有的时候,医生倡导糖尿病患者可以吃些粗粮,可有的人吃红面、糕面就会出现血糖偏高的情况,“这个时候怎么办?吃完以后进行一下检测,根据情况适当减少摄入量。有些患者容易便秘,就可以多吃些蔬菜,但有些患者胃不好,那就不能要求他多吃粗粮了,所以饮食种类和控制是因人而异的,要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

  关于糖尿病患者能吃什么水果,可以吃猕猴桃、柚子、苹果,但也是要限制摄入量的,如果过量就会引发血糖升高。“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吃水果一定要放在餐后两到三个小时左右,分餐进行,其他水果可以咨询医生,让医生给出建议。”

  除了吃,糖尿病人要适当活动。“省城冬天早晨空气并不是很好,所以建议患者不要太早出门晨练,还有就是糖尿病人骨质疏松的情况比较多,外出一定要注意路面,不能摔跤,否则很容易造成骨折。”晨练时切不可空腹运动,为防止低血糖,可在运动前适量进食。

  预防并发症:除了降三高还需心理健康

  并发症的产生和糖尿病控制水平有关。很多研究已经证实,如果糖化血红蛋白超过6.5以上,所有的并发症风险都会增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糖尿病病人第一个目标是一定要把血糖控制下来,通常我们说的空腹血糖在3.9—7.2,饭后的血糖两个小时小于10,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第二个目标是血压,应该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第三个目标是血脂。首要的目标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如果有冠心病应小于1.8,如果没有冠心病应小于2.6。除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外,甘油三酯要求小于1.7。”

  除了降低“三高”外,还要多关心糖尿病患者,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患者因事情不顺或者心理压力,会导致血糖升高。因此,要多关心糖尿病患者,让他们心态平和一些,尽量不要发生情绪激动的情况,以免影响病情。”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