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涂端玉 通讯员梅枚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医院肝胆外科张红卫副教授
部分患者感冒后喜欢同时服用两种药
张红卫介绍,寒冷干燥冬季是感冒多发季节,不少感冒患者都自行服用抗感冒药,实在难以控制才到医院就诊。“但事实上,感冒多为病毒感染所致,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周左右患者多会自行康复。虽然市面上销售的抗感冒药种类繁多,但实际上并无特效成分。”他表示。
张红卫介绍,由于感冒自限性存在,感冒药的配方其实都是针对感冒的各种症状所设计,所含成分不外乎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等;收缩血管药,如盐酸伪麻黄碱、盐酸麻黄碱等;抗组胺药,如扑尔敏、苯海拉明等;镇咳药,如氢溴酸右美沙芬、氯哌斯汀等;抗震颤麻痹药,如金刚烷胺等;中药成分,如人工牛黄等。
张红卫表示,面对市面上名目繁多的抗感冒药物,目前滥用误用现象比比皆是,其危害不容忽视但却难以被市民自己发现。“我们发现,部分患者感冒后喜欢同时服用两种甚至更多的感冒药以追求快速痊愈,或自行增加服用剂量,殊不知这样做会导致某些药物成分被过量使用,造成肝功能损害、胃溃疡发作等毒副作用。”
感冒药含对乙酰氨基酚或伤肝
专家介绍,现在市面常见的感冒药多为含有多种成分的复方制剂。“其中不少包含了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含有此成分的药物确实临床证明具有较好的退热和缓解身体痛等功效,所以常被用于治疗感冒引发的头痛脑热,但其也可能对人体肝功能造成损害。”
张红卫表示,如果本身就有肝功能减退征兆的患者,在持续服用此类药物后身体毒性反应或会进一步加深。“所以市民应该认真甄别,如果发现感冒药以对乙酰氨基酚为主要成分而肝功能又不算太好的,最好慎用或遵医嘱使用。”
张红卫介绍,饮酒伤肝几乎人人皆知,而家庭备用感冒药也属于容易引发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由此,专家提醒市民,如果自身属于酒精爱好者,在豪饮同时吃感冒药,或对肝脏造成双重损害。
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因不遵照医嘱或药物说明使用药物造成的肝损害已占所有药品不良反应的近10%,严重的药物滥用还可导致急性肝坏死、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所以在使用日常家庭药品如感冒药时,绝对不能忽视其潜在威胁。
联合用药须考虑药物相互作用
张红卫提醒感冒患者:服用抗感冒药的目的主要在于控制发热、头痛、咳嗽、喷嚏、流涕等症状,患了感冒最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当的抗感冒药。“如果只有打喷嚏、鼻塞、流鼻涕而无发热、肌肉痛、头痛等症状,原则上不主张使用含解热镇痛药的抗感冒药,以免引起药物性肝损伤、过敏反应等;如果肌肉酸痛、头疼症状明显,则可适当选用含解热镇痛药的抗感冒药,但切记遵照医嘱或药物说明以正确服用。”
此外,不少年轻人为快速“压下”感冒症状以对付工作和学习,往往可能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专家提醒,各类感冒药虽按剂量服用,但总剂量却已超标;而中西药混用,中药中很可能已添加西药成分导致药量过多,这些都是潜伏危害肝功能的重要因素。
专家强调,在联合用药时,需要考虑到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肝损坏的叠加和加强作用。一旦发现服用感冒药后身体有不良反应,须及时停药并就医。
胃病严重者可选中成药
感冒药除了可能导致肝损害外,如果使用方法不当,还会导致本身有胃溃疡的患者旧病复发。专家表示,一般而言,正常人服用感冒药不超过一周就能痊愈,所以对不长期服用或胃病情节较轻者无碍,但仍应注意服药细节,如切忌空腹服用,以免加重原有病情或诱发溃疡,甚至引起胃出血等。胃病患者可选饭后服用感冒药以减轻其对胃肠黏膜的刺激,必要时可加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专家解释,有胃病基础的“老病号”在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扑热息痛等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时要格外小心,不少人曾有服用以上药物导致胃出血的历史,就是因为它们有潜在伤胃的风险。胃溃疡患者一定要注意感冒药用量和用法,谨防因药物加剧对胃黏膜的损害,造成旧病复发。据了解,如果患有活动性胃溃疡或胃病情节较为严重者,最好禁用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专家推荐,含有金银花、板蓝根等成分的中成药既可对抗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又比较温和,对胃肠刺激较小,胃病严重者可选用此类感冒冲剂。
张红卫提醒,胃溃疡患者感冒后最好不要自行购药,上门求医最为安全稳妥。在医生询问病史和开药时,患者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胃病史,以提醒医生规避、控制对胃影响不好的药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