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从地理角度看,冬至是一年中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也是阴气最盛阳气最衰的一天。过了冬至后,随着太阳直射的北移,白天时间渐渐长起来。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小节,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
根据中医学“冬至一阳生”的观点,冬月三九天是进补的最佳时候。“冬至”是冬三月气候转变的分界线,由此阴气始退,阳气渐回,如在这时候进补,可扶正固本、培育元气,使闭藏之中蕴藏活泼生机,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为下一年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既然冬月三九天是进补的黄金时段,那么该如何进补才是最健康、最有效呢?
数九寒天饮食滋补
冬季养生的核心是保持肾、脾、肺脏腑的阴阳、气血、动静、出入保持相对的平衡,五脏六腑的功能顺通安和。
中医理论认为,肺属金,肝属木,金克木,如果肺气太盛就会损失肝肾功能,因此,滋补的时候,要注意肺部的调养。
滋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食补,二是药补。
专家建议,可适当增加动物内脏、瘦肉类、鱼类、蛋类等食品。有条件的还可多吃甲鱼、羊肉、桂圆、荔枝、胡桃肉等食品,这些食品味道鲜美,富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能补充因寒冷而过度消耗的热量,还能益气养血,对身体虚弱者尤为适宜。
提到药补,冬至服用膏方历来是江浙沪地区滋补习俗,而随着膏方文化在全国范围的盛行,如今已经显著蔓延至我国北方各省市。在前不久新浪健康做出的一项调查中也显示,今年秋冬网友的滋补首选中,膏方排名第一。从数据上看,调理亚健康和慢性病是服用膏方最大的诉求。
如果感觉制作膏方复杂,又没有调理慢病需求,只是希望“冬令进补,来春打虎”,也可以直接选用90%膏方都会用到的药食同源的阿胶。
在南方,自古就有从冬至开始阿胶滋补,抗寒、固肾,调养身体的传统,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一般用道地东阿阿胶加黑芝麻、核桃仁、红枣等熬制即可,补肾、养血、润燥,治疗咳喘效果也很好。
中医认为阿胶能养肝益肾,润肺养心,调和五脏,使人体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是冬令滋补上上之选。
《黄帝内经》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和“奉阴者寿”的观念,这是因为阳易生而阴难长。此外,现代生活中不良饮食、起居习惯及环境污染等因素都易伤及阴精,导致人体“阳有余,阴不足”,体有“虚火”者极为普遍。
所以冬令养生重在养阴,应多吃阿胶、银耳等滋阴润燥之品,以增加肝脏功能,抑制肺气过盛,从而达到养阴目的。
现代研究发现,阿胶具有促进造血功能,补血止血、增强免疫力、美容养颜、抑止肿瘤的功能,还有促进钙的吸收和贮存、抗辐射、耐缺氧、耐寒冷、抗疲劳等作用。
故有诗云,“万病皆由气血生,将相不和非敌攻。一盏阿胶常左右,扶元固本享太平。”中国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首席健康科普专家温长路说,“四季进补,冬补为先冬季进补是中国百姓的智慧,也是中国的传统。”随着“治未病”理念不断兴起,今后,冬至吃阿胶将如同“春节吃饺子,中秋吃月饼”一样,成为老百姓回归传统追求健康生活的具体体现。
中药选材问道地
无论是直接进补阿胶,还是选择膏方,中药材的功效永远是第一位的。
中医药选材十分讲究道地,道地性向来被视为中药之魂。国医大师张灿玾曾对“道地”有深入浅出的阐释:“每种生物都需要特殊的气候环境、地理环境来培育,人参只有长在长白山上药效才更好。阿胶也不例外,因出东阿而谓之阿胶。”大师一语道破天机:“东阿阿胶是最道地的药材,对于像阿胶这样集古人智慧,代代相传炼制出的滋补上品,唯有汲取东阿之水,得传承人之奇秘技艺炼制而成的东阿阿胶,才为常用道地药材、滋补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