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早期的蛛丝马迹

2014年07月28日07:06  《生命时报》   收藏本文     

  专家小传

  邢宝才,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胰外一科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肝癌中心副主任,北京抗癌协会肝胆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编者的话:我国是全球肝癌发病率最高和病死数最多的国家,肝癌患者占全球的55%。有人说,肝癌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近九成肝癌和乙型肝炎关系密切,如果能早期控制乙肝,肝癌的发生率将大大减低。本期,《生命时报》特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邢宝才教授为大家讲解肝癌的相关知识。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化工厂,承担着消化、解毒、分泌等重要功能。我们一日三餐吃进去的营养物质都必须依靠肝脏进行加工代谢,才能满足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肝脏还是人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体内产生的毒物、废物,吃进去的毒物、有损肝脏的药物等,都必须依靠肝脏来解毒。

  中国人的肝脏所承受的疾病负担是全世界最重的。全球约有3.5亿乙肝病毒感染者,我国就占了9300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10万的速度不断增加着。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和乙肝病毒感染率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中85%~90%的肝癌都与乙肝有关。

  初期不明显,早发现是关键

  人体的肝脏“藏”在肋骨后面,有很大的空间供肿瘤生长。所以早期肝癌患者往往没有什么典型症状,很难被及时发现。而当肿瘤长大到一定程度以后,疾病已经进展到中晚期,那时往往已经丧失了手术治愈的机会,治疗起来十分棘手。

  临床上,我国早期肝癌的发现率并不高,很多患者被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而晚期肝癌患者的存活期仅为3~6个月。因此,定期查体非常重要,它是肝癌早发现的最简单方法,能大大提高治愈率。

  建议40岁以上的健康人群,每年做一次常规体检;患有乙肝或丙肝的肝癌高危人群,最好每半年通过甲胎蛋白(AFP)检测或B超排查癌变;已经诊断出有肝硬化的人,也应每半年做一次AFP检测或B超排查。一旦在体检中发现异常,应进一步做CT或核磁共振检查明确病情。日本也是肝癌高发的国家,但其早期肝癌的发现率远高于我国,原因之一就是日本的肝硬化患者,平均每6~12个月就去医院做一次血清甲胎蛋白检测和B超,以便能早发现,早治疗。

  我国肝癌新增病例居世界首位

  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两种,人们日常所说的肝癌多指原发性肝癌。按照细胞分型,原发性肝癌又分为肝细胞型肝癌、胆管细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临床上,肝细胞型肝癌占80%以上,也就是我们今天主要谈论的肝癌类型。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当下,肝癌在全球的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今年2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简称世卫)发表的《全球癌症报告2014》显示,中国新增癌症病例高居世界第一位,其中肝癌的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肝癌的发病率约为25.7/10万,成为死亡率仅次于胃癌肺癌的第三大恶性肿瘤。

  肝癌的高发年龄在40岁以后,这是由于致癌因子的作用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甚至长达数十年之久。所以,肝癌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50~60岁是个高发年龄段。患肝癌的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一般情况下,男性肝癌人数是女性的7~10倍。

  乙肝让我国成为肝癌重灾区

  在我国,85%~90%的肝癌都与乙肝有关。乙肝病毒是目前已知的可导致肝癌的病毒之一,它会反复对肝细胞进行破坏,从而增加肝细胞对致癌因素的敏感性,同时还会促进细胞癌变。还有些乙肝患者缺乏科学的防病、治病知识,患病后依然不注意饮食健康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再加上环境污染等多重因素,导致肝炎慢慢发展成肝癌。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肝炎病毒防控机制起步较晚,乙肝的防控意识及条件相对滞后,所以导致其感染呈全国性流行。我国乙肝感染率高达7.18%,大约每14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在乙肝患者中,每年又有2%~3%发生了癌变。数据显示,乙肝患者患上肝癌的风险比常人高出100~150倍。所以,乙肝病毒正在一步步把我国推向肝癌的重灾区。

  除了乙肝,摄入黄曲霉素、喝受污染的水以及酗酒吸烟,也是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长期吃霉变的花生、玉米以及地沟油炸出来的油条,可使肝癌的发病率增加33%~66%。

  长期酗酒是损害肝脏的又一杀手。当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肝内脂肪沉积而造成脂肪肝。饮酒越多,脂肪肝也就越严重,从而可能诱发肝纤维化,进而引起肝硬化,最终转化为肝癌,而由肝硬化转化成肝癌的比例高达70%。

  乙肝疫苗是预防肝癌的利器

  要想预防肝癌,关键是预防乙肝。如果乙肝的发病率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就相当于卡住肝癌的源头,发病率马上就会降下来。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母婴、血液和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只要控制好这三个环节的交叉传染,就几乎切断了乙肝病毒的出路。

  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最强大的武器,它让乙肝病毒成为最容易预防的病毒之一。1992年,乙肝疫苗被纳入计划免疫管理。自2002年起,经国务院批准,乙肝疫苗被纳入全国儿童计划免疫范围,免费为新生儿接种。

  据最新调查数据估算,通过接种疫苗,1992年至2009年,全国预防了9200万人免受乙肝病毒感染,其中预防慢性乙肝病毒感染2400万人,减少430万人因肝硬化、肝癌等引起的死亡。因此,健康人群要有预防意识,尽早接种乙肝疫苗,还要定期做“两对半”检查,一旦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阴性,应及时补种疫苗;乙肝患者不能掉以轻心,应积极进行长期的抗病毒治疗,严格遵照医嘱,不要随便停药。

  此外,国家制订的肝癌一级预防方针指出,不要吃沟塘水,吃深井水和自来水,避免水源污染;不要吃霉变食物,远离致癌物质黄曲霉素;还应减少饮酒量,避免酒精对肝脏健康造成损害。

  条件允许应首选根治治疗

  肝癌这种疾病很特殊,它是同一个病人,在同一时间,同一个脏器具有两种疾病,即肝癌合并肝炎或肝癌合并肝硬化。许多肝癌患者最终死亡,不是因为肿瘤本身,而是因为肝功能失常而引起出血、衰竭。因此,治疗肝癌不仅要针对肿瘤,还要考虑肝功能的情况,对残余肝功能实施保护。一旦患了肝癌,一定要去专业的医院进行诊治,医生首先会根据病情综合评价肝癌的情况和肝功能的情况,然后再综合全身状况提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肝癌的方法分为根治性治疗和非根治性治疗。根治性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以及局部消融治疗;非根治性治疗主要包括肝动脉介入治疗、放疗和化疗。

  手术治疗是通过完整地切除肿瘤组织,达到治愈的目的。早期或中期肝癌,肝功能代偿较好,可进行手术探查,根据病情进行根治性切除或姑息性切除。临床上,只有20%左右的患者有手术切除肿瘤、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如果有手术根治的机会,应以追求治疗效果为重,首选根治性治疗,不要选择姑息性切除。

  根治性切除肿瘤术后,如有复发或转移,可行再切除术。姑息性切除肿瘤术后,必须进行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指中药联合化疗、放疗、插管化疗、免疫治疗等。一般来说,通过手术治疗的患者40%~50%可以实现5年生存。

  肝移植并非人人都适合

  很多人以为得了肝癌进行肝移植就能治好。这其实是个误区,并不是每位肝癌患者都适合进行肝移植,盲目肝移植治疗效果未必好。肝移植也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对于那些合并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的小肝癌患者来说,肝移植手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肝功能失代偿的患者符合国际上认可并通行的“米兰标准”(即肝脏单发肿瘤直径不超过5厘米,多发肿瘤不超过3个,最大直径不超过3厘米,无主要血管侵犯),可考虑进行肝脏移植手术,按此标准进行肝癌肝移植,5年无瘤生存率可达80%。

文章关键词: 肝癌乙肝蛛丝马迹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