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大便习惯预示肠癌

2015年03月01日07:51  羊城晚报  微博 收藏本文     

  近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在大城市,它已成为恶性肿瘤的“老三”,而且年轻人的发病率大幅度上升。更严峻的是,很多人发现结直肠癌时多为晚期,治疗效果欠佳。专家提醒,当发现大便习惯改变或便血时,应警惕肠癌袭来,及早到医院检查。

  早期症状似“湿热”

  误诊率超过50%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影像检验中心、广东省医师协会放射科医师分会在广州联合举办结直肠病变影像诊断研讨会。在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常务副院长、结直肠外科专家兰平教授介绍,在广东,结直肠癌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加,不过,由于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多患者常把大便改变当成湿热或消化不良,等到症状特别明显,才到医院就诊。肠癌误诊率达50%-80%,许多患者因此失去了手术治愈的机会。因此,兰教授提醒,出现以下情况时,就应考虑肠癌的可能,及早到医院排查———

  1、腹部持续不适、隐痛、腹胀

  2、大便习惯改变,出现便秘腹泻,或者两者交替出现;

  3、便血或黏液便;

  4、原因不明的贫血或体重减轻,又或者出现腹部肿块

  检查不用害羞

  肛检可筛查直肠癌

  肠癌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95%,但我国早期肠癌的临床诊断率始终徘徊在10%-15%,超过80%的病人确诊时,疾病已发展至中晚期,晚期病人5年生存率只有5%左右。

  那么,如何能够发现早期的肠癌呢?兰平教授指出,在我国,直肠癌80%以上在距离肛门8厘米以下发生,很容易通过直肠指检发现。兰平教授称,这种方法简单可行,医生能触诊距离肛门8厘米内的直肠,可以当做直肠癌常规的筛查办法。

  但在临床上,不少人特别不接受这种检查方式,一是觉得检查难受;二是医生检查肛门,觉得不好意思。所以,肛门指检这一筛查直肠癌的方法在临床上很难得到普及。兰平教授说,其实完全不必介意。

  另外,高危人群比如有大肠癌家族史、拉黏性血便、慢性便秘或腹泻的人群应做结肠镜,筛查肠癌。

  病期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在我国,肠癌在的好发年龄多在40岁-60岁,患者平均年龄比欧美国家提前12岁-18岁。兰平教授指出,如果能尽早进行筛查,也许就可以多活30年。可以说,肠癌的早诊早治特别重要,病期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据统计,原位癌(极早期)5年生存率在94.1%,局部癌变(1期)为84.6%,而远期转移,比如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肝转移,5年生存率下降到5.7%。

  目前,治疗肠癌的方法以手术为主,配合放疗、化疗、生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但是肠癌患者的病情千差万别,在实施治疗方法之前,都应该明确其病情分期和类型。中山六院影像检验中心首席专家梁碧玲教授认为,在制定肠癌的治疗方案前,除了肠镜检查外,影像学检查也很重要,比如CT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分期、有无淋巴转移及向外侵犯的判断有重要意义,而MR在判断结直肠肛管癌浸润扩散范围、正确分期较CT优越。

  总之,只有规范、合理、科学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才是肠癌取得良好疗效的基础。

文章关键词: 大便肠癌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