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 史伟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 魏连波
文/羊城晚报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郝黎 靳婷 吴剑鹏 陈芳
在肾病防治上,很多读者对每年一检的尿液报告带着疑问,不知这些结果到底是什么意思,严重吗?肾内科医生表示,肾病是完全没有感觉的,而肾脏病的治疗是有“黄金窗口期”,早发现及时治都是可逆转的。对于肾病患者,最重要的是不要拖着不去看医生,更不要自己乱找偏方吃。
疑问1 做肾穿刺会伤肾?
医生 肾穿刺活检 越早做越好
钟先生发现自己小便时有很多泡沫,体检后医生告之去看肾内科,肾内科医生确诊是肾病后建议他住院做个肾穿刺检查。但钟先生觉得自己只是小问题而已,就拒绝了医生的建议。就这样过了一年,钟先生的双下肢出现水肿,并且经常疲惫乏力,结果常规的检查一出来,发现钟先生的肾脏体积已经缩小,在这一年里,钟先生的肾病原因不明,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肾功能恶化较快,出现慢性肾衰竭症状,日后只能靠透析等方式治疗。
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史伟表示,临床上很多肾病病人对肾穿刺都不了解,不愿意做。其实,肾穿刺即肾活检,也称肾穿刺活检术,肾穿刺检查的临床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明确诊断。临床诊断得到修正;指导治疗。治疗方案得到修改;估计预后。更为准确地评价肾脏病患者的预后。
史伟指出,肾穿刺越早做对于治疗肾病的治疗意义越大,而且肾穿刺术安全性很高,费用也不贵,属于风险低安全性高的有创性检查。有了肾穿刺结果,医生可以通过最直观的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效阻止病情恶化和逆转疾病的进程,恢复肾脏功能;而一旦错过治疗时机,肾脏出现不可逆硬化发展至尿毒症期,甚至丧失生命。
做肾活检病理能对肾脏疾病做出正确诊断。因此,史伟建议,如尿液检查、肾功能检查、B超、CT检查等检查后,还是难以确定肾脏疾病的性质,在专科医生提出建议做肾穿刺检查时,患者就应该及早进行检查,明确病理类型,制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以免耽误病情造成对肾脏不可逆转的伤害。对一些病因明确,如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原发病导致的肾脏问题的,或者90%以上的把握能知道病因的,就可以不做肾穿刺检查。
疑问2 尿潜血1+、2+就=血尿?
医生 尿潜血阳性,分清查出的是血红蛋白还是红细胞
在今年的单位体检中,李女士发现自己的尿检验单上尿潜血一项中有“1+”,但尿蛋白为阴性。李女士以为自己是有血尿,赶紧拿着检验单去找了肾内科的医生,结果医生看完她的检验报告却告知她没什么问题。这让李女士很不理解,尿潜血不就是说尿里面有血吗?
尿潜血,也称血红蛋白尿。史伟介绍,这是因为一般正常的肾脏肾小球的滤过中,一些小分子物质也能透过并随着尿液排出,而血红蛋白则是比红细胞小很多的分子,当红细胞遭破坏时,其内含的血红素会释放到血液中,并通过正常的肾小球过滤,随尿液排出,所以才能侦测到血红素的反应。
史伟指出,像上述李女士这样的情况,尿潜血1+并不等于就是有血尿。这里检测反映的是尿液中含有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而非红细胞,当病变引起滤过膜损坏时,红细胞也能滤出,才会形成血尿。尿隐血阳性,不能作为诊断疾病的确切依据,因为正常人在剧烈运动、发热后,也会出现尿隐血阳性。
故出现尿隐血阳性,先别慌张,应结合尿检的其他表现,让专科医生来诊断。一般偶尔尿常规检查发现蛋白质,并不能说明肾脏有问题,如果只是单纯的尿隐血阳性,尿检无其他异常,不能说明肾脏有问题,一般无需治疗,仅需随访观察,定期复查尿常规即可。如尿潜血检验阳性,同时又合并尿红细胞增多、尿蛋白阳性等,则往往提示肾脏疾病的存在,患者必须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疑问3 肾功指标高一点点有没有问题?
医生 高一点点都需要看专科医生
有些人体检完后,发现血肌酐一项高出一点点(常见通用的指标范围是44-133umol/L,其结果是150umol/L左右)。多数人以为高一点点好比胆固醇高一点不要紧,自己没有任何不适,所以不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魏连波表示,“血肌酐”是国内检测肾功能最常见的指标,大家或者认为只是高了一点点不要紧,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高这一点有多危险。人有两个肾脏,比如一个肾脏的功能是50%,左右两个相加就是100%。但是人的肾脏功能是具有很强代偿潜力的,比如一个人只要有一个肾脏,检验血液的肾功指标就是正常的。换句话说,当我们发现肾功的验血治疗出现异常时,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异常时,其实肾功能的损失已经不足50%了,也就是说两个肾脏相当于坏死了一个。可见肾功能指标出现问题,病情其实已经很重了。
魏连波表示,慢性肾病的常见诊断,其实不是依靠肾功能血液指标的监测,而是通过尿液监测,尿液对肾脏疾病的检查具有早期发现的特点。只要尿液检查出现尿蛋白、潜血(隐血)、红细胞、管型等异常指标,应该立刻找肾病专科医生进行进一步诊断。
知多D
这些人小心患肾病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2008年北京地区20岁以上人群CKD的患病率为13%,即每10人至少有1人罹患CKD。目前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超过10%,尿毒症的患病率万分之3至万分之5,我国大概有超过100万尿毒症病人需接受血液透析治疗。
魏连波教授表示,慢性肾病的发病诱因多种多样,但临床证明以下人群的肾脏病发病率较其他人群要高:一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人和有肾脏病家族史等人群更容易患肾脏疾病;二是患有代谢性疾病(肥胖、高血脂、高尿酸)、慢性泌尿道感染、尿路梗阻、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等)、长期使用肾毒性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生素等)、高蛋白饮食、吸烟、过度饮酒、低出生体重、年龄65岁以上的人群也易患肾脏疾病。
锟斤拷锟剿撅拷示锟斤拷锟轿猴拷锟秸凤拷预锟斤拷锟狡憋拷锟皆憋拷裙锟斤拷锟轿┢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系锟斤拷锟�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