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专家:潘战和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副主任医师
曾经在微博上写过这样一条关于看病技巧的微博:1、不要扎堆星期一;2、不要只看医生的头衔、学位、官位、年龄;3、不要重治疗轻检查,查清是什么病远比急着治疗重要,检查要有耐心;4、不要硬逼着医生开药,“观察或随访”也是一种处置措施;5、以真诚换真诚,尊重、理解才能换来同等的尊重和理解。这条微博有几百条转发,可见大家对这方面知识的认同和需求。 上面说的看病技巧,当然并不是针对看癌症这种病,是泛指所有的看病。单从癌症看病来说,以上这几点当然也一样有用,但还有其他更多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下分几点论述,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看病前做些必要的“功课”。
癌症是慢性病,除少数情况下的急症,建议看病前做一点功课,不要急,不要盲从。这所谓的功课,包括选择什么样的医院、选择什么样的医生、要先看哪一科、要准备一些什么基本资料等。
二、初诊初治至关重要。
有的事是有后悔药可吃的,万一选择不对,再选择也影响不大;有的事则没有后悔药可吃,选择错了可能结果完全相反,甚至可能完全改变命运。癌症的诊治,多数情况下初诊初治很关键。那么作为普通老百姓,怎么可能做到正确选择初诊的医院和医生?这个确实有些难度,老百姓普遍缺乏基本的医学知识,目前的中国,相关的科普远做得不够,想要一下子教会老百姓怎样选择,难度太大。参照以下几条建议可能会有所帮助。
三、肿瘤内科医生是肿瘤专业的“全科医生”。
这是什么意思呢?癌症的治疗手段有多种,包括手术、放疗、内科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等药物治疗)、介放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手术归外科,放疗归放疗科,介入归介入科(有时也归外科或肿瘤内科)、化疗或靶向药物治疗归肿瘤内科或化疗科。但一般来说,肿瘤内科医生最有全局观念,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都是从全身角度去考虑,而外科更多的是想到局部的手术切除,放疗科更多的是想到局部放射治疗,全局观念均稍欠缺。因此,建议初诊尽量选择找肿瘤内科医生,我的意思不是说肿瘤内科是万能的、能解决所有问题,当然不是!只是说肿瘤内科医生有更好的全局观念,因此在诊断时会更全面,制定治疗策略时更综合。诊断时比较全面充分,分期也就更准确,而分期对治疗策略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手术时他会将你转到外科,需要放疗时他会将你转到放疗科,需要内科治疗时他会留下来继续治疗。
四、不要只看医院的名气、规模。
有名气的医院,规模大的医院,不见得癌症的诊治水平高,可能它只是综合水平高,只是规模大床位数多,不能只看表面。但国人喜欢看表面,所以经常有人在当地医院正规的肿瘤医院或肿瘤科看得好好的,后来转到北京上海广州所谓的大医院(综合医院)进一步诊治,就不行了,因为找的所谓大医院,尽管名气很大,或者规模很大,可它的治癌水平却可能很一般,如果恰巧是某些有外包肿瘤科室的所谓大医院(这种情况多数是部队医院,存在外包科室现象),还可能上当受骗。
五、不要只看医生的名气、头衔、学位,甚至口碑,要综合来看。
一个医生的名气来自多方面,有的是因为擅于应酬、擅于搞关系,身上的名头很大,名片上有一大堆的头衔,其实中看不中用,治病的水平不行;有的是因为发表文章数量多,或者擅长搞基础科研,这样也可能名气很大,但治病水平不见得行。有的人学位很高,博士、博士后,其实更多的体现的是科研水平,与临床治病水平不成正比,正如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其实在高中基本奠定,后面的学习更多的可能只是专业。博士主要不是研究看病的,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博士肯定不行,而是说不要只看重学位。有的人说,那我看口碑总可以吧,一般来说,看口碑要比看头衔学位可靠,但也不是绝对的,有的医生很擅长交际,很擅长套人心,外红心黑,口是心非,一般人看不出来,其实这样的医生可能根本不是真正为病人考虑,用药很狠,只会私利,但很会忽悠,病人都说这个医生好,当然这也算是一种本事,但从病人的角度看,就是受害。有的医生很率真,很实诚,不喜欢搞虚的,一是一,二是二,选择治疗方案也能为病人考虑,而不擅忽悠,反而病人可能不认同。选择医生,需要综合各方面的资料信息,毕竟癌症是大病,在医生良莠不齐的时代,不能随便选一个了事,也不能盲从别人,不能只看表面,多多学习,掌握一些技巧。
当然,想要将功课做全做足是很难的,所以平时就要多积累基本的医学常识和肿瘤知识,临时抱佛脚可能会困难多多。另外,利用可能的人脉关系或通过微博咨询可以间接地了解尽可能多的信息,这也要求平时就要积累人脉,包括在微博上积累人脉,不要平时从无来往和互动,遇到问题才想到去问人家,人家就可能根本不答理你,当然,这是做人的问题,但其实看病与做人是分不开的,会做人的人总是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