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实录 | 郑杰:新医疗时代数据生态思考

圆桌实录 | 郑杰:新医疗时代数据生态思考
2020年09月18日 16:33 新浪健康

 

导读

随着各种各样的医学影像仪器和实验室检查手段的涌现,以及近几年可穿戴设备的普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医疗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医疗健康信息数据的利用正在改变我们的就诊模式。但是,医疗健康数据的完整性是数据生态产业的发展基础。

在“数字技术,改变医疗?”-第32期卫生政策上海圆桌会议上,树兰医疗集团总裁郑杰先生为我们做了主题为“新医疗时代数据生态思考”的主题分享。本文会议主题发言整理而成。

郑 杰  树兰医疗集团总裁,开放医疗与健康联盟(OMAHA)发起人郑 杰 树兰医疗集团总裁,开放医疗与健康联盟(OMAHA)发起人

浙江数字医疗卫生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颠覆医疗》推荐序作者,《未来医疗》、《数字医疗》译者,一席《聪明的病人》、TED 《Future of Medicine》、造就《如何拿回我们的医疗数据》讲者。拥有多年TMT、数字医疗、社会资本办医等创业及投资经验。目前致力于推动生命科学的前沿探索、健康医疗领域的“数字新基建”、个人健康医疗数据开放运动及复杂性科学等领域。

目前,人类对医学科学本身了解远远不够。生命科学当前还处在晶体管时代,仍然是朝阳行业。近几年,技术对生命科学和医学呈现出指数级影响。

因此,除了商业生态和社会生态以外,我们是否有技术生态的敏感性。

以谷歌投资战略为例,近些年谷歌投资了很多生命科学领域的项目,从基因测序到虚拟化生物实验室。

与此同时,医疗新技术的迭代也非常快。以我个人为例,几年前我本人做了全基因组测序,拿到了30GB测序数据,最后告知我有24个基因突变。这之后会有很多公司告诉我基因突变可能意味着什么,需要采取一些什么医疗手段。

因此,我们也在思考,这样的基因测序服务是否能融入医院日常流程中而变成常态化。

比如,几年前我们就提出“基因常规”概念,类似于血常规。如果这个概念大面积开花结果的话,对于数字化和信息化会带来什么挑战?

 

个人健康医疗数据爆炸到“动态建模”

我们正在经历个人健康信息数据的大爆炸时代,个体健康大数据信息含量已经突破600TB。接着,个人健康医疗数据爆炸又会过渡到“动态建模”时代。

例如,最早我们经常提到电子病历记录(EMR),之后是电子健康方案(EHR),个人健康档案(PHR),再是个人生命云(PLC),直到最后的个人数字孪生(PDT)。

因此,健康信息数据时代正在进入建模时代。以前医生是按照经验看病,之后依靠数据看病,未来可能会依靠计算医学来进行就诊。

作为新医学时代的代表计算医学结合了系统医学、系统生物学、医学信息学、计算生物学、时间生物学、生物动力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知识。

 

全息数字人与人体信息模型

之前,欧盟有一个虚拟生理人(VPH)计划。国内卫健委领导也提出了全息数字人计划(HDH)和人体信息模型(BIM)。

所以,未来“数基生命”和“数字孪生”将慢慢进入医院,代替传统的电子病例,通过这个平台的动态模型来开展精准医疗的工作并改变未来诊断模式。

比如,未来就诊时,先通过个人的数字孪生系统进行动态模拟,再根据动态模拟结果下诊断书和处方意见。

再比如,在医学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临床培训中心会用到几乎接近真人的数字人。这背后都离不开全息数字人和人体信息模型技术。 

 

个人医疗健康数据的碎片化问题

要想实现上述的数字医疗诊断,面临的障碍主要是目前的健康数据比较碎片化。也就是说,患者产生的数据和机构“托管”的数据能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个人数据。

以疫情期间跨人群数据为例。

2020年1月20日,杭州公司和我们团队拿了12月份1万人定位数据做了流向分析,我们也参与了后续的健康码后段算法设计。算法设计里关于绿色黄色的判断,是根据使用者的定位来源。

后来每个省都在出健康码,我们又继续思考跨省码怎么通,这里涉及到跨人群问题。杭州健康码有一个一键健康应用,点击可以挂号,未来健康码可成为身份、健康状态作为一个健康入口。

 

从个体到群体,从数据到建模

从个体到群体,从数据到建模的过程中,数字流行病学和时间生物学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于数字流行病学,谷歌当年用搜索结果(比如搜索感冒)来判断哪个地区有疫情。

犹如,基于跨人群连续数据的时间生物学能发现一些知识盲点。比如,当年四川汶川地震前全省人群的血压是有波动的,这暗示人对地震是有感应的。

 

个人健康数据的确权 

另外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是“数据权利”。其实美国Mhealth大会和PCHA组织都在思考数据所有权问题,隐私权问题,标准化问题。这些年,我们也在思考医疗机构是不是能把健康数据给到个人。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患者每次就诊是否能够直接拿到数据。如果医疗机构都把数据给到患者,患者的个人健康数据是否就会完整。

2015年深圳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草案)》,第一次规定患者享有查阅、复印、复制病历资料的权力。相关条例有了之后,接下去就是思考怎么才能获得电子化数据。

美国有一个蓝钮计划(Blue Button),该计划要求任何一个医疗机构官网要显示蓝色按纽,患者点击之后可以下载个人的健康数据。

比如,美国Aetna保险公司,政府就要求该保险公司展示患者有哪些“数据权力”。这个公司网站列出三个层级的数据权利,最低级别是患者可以在医院网站上浏览个人健康数据。

稍高层级是患者可以下载自己的健康数据,这其中包括非结构化和结构化数据。最高层级的数据权利是可以一键授权让医疗机构把数据发送到指定第三方APP从而实现对数据的使用和共享。

 

患者数据链

另外,这两年区块链技术在深刻地影响数据共享。最近,很多区块链公司在慢慢参与区域数据共享、监管共享、隐私保护和防篡改。未来,健康数据将分布式存储于各个医院,但是可以用区块链技术串接起来。

 

医疗“云时代”

目前,医学正在进入“新价值”医学时代,这就要求医疗质量越来越高、医疗服务越来越高、医疗成本越来越低。在“新价值”医学时代的背后,信息数据共享是非常重要的。

信息数据共享最新趋势是“云化”。如果我们的医疗服务机构健康数据不上“云”,那么这个医疗机构可能就会面临淘汰,尤其是对医疗集团和医联体。

另外一个趋势是医疗服务的场景迁移,未来的互联网医院肯定是要进入全场景时代,这其中就包括医院场景、社区场景、居家场景、在线场景等。能否提供全场景服务是未来考验医疗机构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

 

医疗服务的流量平台

最后涉及到是医疗服务的流量平台。目前我们主要接触到的有五个流量入口,分别是互联网平台入口、区域性政府参与运营的入口、大型医疗集团自建入口、单体医疗服务机构自建入口以及移动终端入口。

当年苹果手机自带的Apple Health可以存储各个平台的健康数据,通过这种方式苹果公司想成为穿戴设备连接器,从这可以看出当时苹果野心还是很大的。

 

文字整理:吴伟家

编辑:任燕妮

 

健康

新闻排行榜

健康美图

名医有话说

大医精诚

特别推荐

品牌策划

高清视频

热门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