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实录 | 孙嘉明:数字世界重塑医院业务的可能,产生全新业务流和价值流

圆桌实录 | 孙嘉明:数字世界重塑医院业务的可能,产生全新业务流和价值流
2020年09月18日 16:16 新浪健康

 

导读

2020年6月6日第33期卫生政策上海圆桌会议的主题是“数字技术,改变医疗?”,在听过政府卫生信息规划负责人、三甲医院院长、民营医疗管理者对这一主题的发言后,作为一名医疗产业互联网的从业老兵,卫宁健康副总裁孙嘉明,从信息技术服务方的角度,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视角。

不管是互联网+医疗,还是医疗+互联网,双方的交流和深度融合已势不可挡,让我们对未来的数字医疗生态充满期待!

本文根据讲者会议现场发言速记整理而成。

孙嘉明  卫宁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嘉明 卫宁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长期从事医疗健康信息化项目规划与建设,对国内医疗健康产业全景有深远前瞻的洞见,具有丰富的顶层咨询规划、产品设计研发、工程实施管理经验。曾参与上海健康信息网、上海医联工程的总体规划及架构设计,获得 2011 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技术的发展和变革,而我们当前正处于以人工智能为标志性技术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这些人工智能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让我们有了一种在数字空间中,更加完整和精确地描绘所属行业的可能性。

我们都知道在数字空间当中,各个单元之间连接是可以光速进行的,这是区别于物理世界的一个根本。

对我们来讲,新技术不仅仅让我们能更好地描绘物理世界,也让我们有了一种创造新业务的可能性。

我们相信,技术浪潮能够开辟数字医疗新的航道。

 

数字技术与真实场景逐步融合

中国通过20年左右的消费互联网发展,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已经离不开数字技术了,数字技术优势已趋于常态。

所谓常态,是指在工作生活当中,如果将数字技术抽离出来,我们将寸步难行。正是由于中国在消费互联网的多年积累,在此次疫情当中,很多流通性还没有被完全隔离,即使在武汉,我们还是可以把食物和必需品送到老百姓家里。

近两年来,行业内非常热的话题是数字化转型。企业、政府都在讲如何通过数字化来助力创新发展。依托相关咨询机构,我们得到一些客观数据:中国1000强中50%的企业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核心战略。我也查到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2018年整个国家GDP的1/3都是数字驱动的。

 

疫情加速数字医疗的价值输出

之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于广军院长就在线医疗做了非常精彩的分享,可以看到,中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在疫情阶段,在线医疗数量比去年同期有一个快速增长,很多综合类业务也有较大发展。

刚刚树兰医疗的总裁郑总分享了健康码的应用,健康码是中国抗疫阶段当中,数字技术领域当中的一张名片,目前全世界都在效仿,但是效仿并不容易。健康码不仅仅是码,背后也基于大数据的支持。

除去中国和别国在隐私方面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数字技术本身:中国近二十年来,在数字上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因此,行业数字化转型已经变为必选项

提到数字经济和在线经济,不管是政府层面、医院层面的行业专家,还是一些资深医疗、信息化方面的专家都认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回到主题,不管数字技术是实现医疗还是改变医疗,我认为都有四个方面可以改变。

首先是重构业务:数字化转型助力实现业务模式蝶变

20年前我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是一家IT企业的程序员。当时做法是了解用户需求,通过IT语言和流程图等手段表述出来,最终用软件实现出来。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做法是实现流程或者是业务自动化。从财务角度来说,这种做法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现在我们做的创新模式则是实现一种抽象内容与服务共享能力,在数字世界重塑医院业务,产生全新的业务流和价值流。从财务角度来说这不仅节省成本,也可以产生新的营收,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

两年多来,我们一直思考作为一家医疗信息化企业,我们能帮客户做点什么。为此,我们打造了一款新一代医疗健康科技产品WINEX,这个产品5月18日刚刚发布。

我们有信心可以创造一个划时代的新产品,可以让新技术和当下业务实现融合,基于业务,我们思考进行了整个基础架构,基于中台理念设计出了产品。我们的产品围绕四个方面,智慧随行(Intelligent),融合为一(Integrated),开放互联(Internet),极致体验(Interactive)。

其实为了实现这个智慧,整个过程是很不智慧的。

我们花了大量的人力建立团队,专注于做数据标准,做知识梳理。卫生行业当中的知识非常庞杂, 我们与人卫社合作,花了大量的工作,将很多书本教材转化为IT能够理解的知识。关于中医部分,我们也与很多国医大师合作,把他们经典方子融合进来。

我们希望运用这种方式,通过产品来给我们的用户带来智慧。这个智慧知识不是静态,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用户的使用,可以在使用过程当中积累新的数据,来帮助智慧知识的不断丰满。

第二,开放互联:医疗产业互联网

前面郑总提到产业互联网非常热,我们思考为什么这些BAT互联网大企业们对医疗行业非常看重,但是扎进来以后并没有像消费互联网一样马上砸出一片天地。

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还是消费互联网。

消费互联网的产业较短,产业下游终端买方和需求侧通过一个平台连接起来。他们思考的角度是通过分投资金把C端流量砸出来,然后基于这个平台来向消费者售卖健康产品。

但是医疗行业本质上是属于产业互联网,这里有一个长链条,链条当中医疗是核心,它是某一个场景的发起方,也是某一个场景闭环最终的一个点。

所以我们的思考角度是打造一个真正的医疗产业互联网。做在线医疗,一定是围绕实体医院进行打造。

首先要把院内本身的数字化工作做扎实,这是在线或者是互联网医院的基础。形成互联网基础之后,怎样与更多丰富的外部资源形成链接,让这些第三方资源助力医院发展的更好。

这是我们思考打造产业互联网、围绕实体建设当中的两个支点:医院能更好的数字化,同时又通过产业力量形成多方连接生态。

我们目前在帮助很多客户打造互联网医院标杆。

上海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在全国来说,并非处于非常领先的地位。本次疫情发生以后,已有20多家互联网医院开始陆续推动了。这其中有六家是我们帮助建设的,占了整体的1/4。于广军院长所在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也是我们帮助打造的。

除此之外,我们也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医院提供技术服务,比如获得国务院深化医改领导小组肯定的浙江省邵逸夫医院。本次疫情当中我们也从公益角度,做了很多线上服务,帮助1300家医院开通线上问诊。

第三,赋能启智。

人工智能和我们医疗场景关系如何,可以通过这张来自哈佛商业评论的图来简要说明。

左侧为人类在其中承担的主要工作,右侧是机器或者人工智能AI能够做的工作。

硅谷一位未来预言家凯文·凯利对人工智能有一个很好的发言,他讲到有两个场景,人与机器合作代表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和更加优化的解决。这两个场景,一个是国际象棋,人类和AI合作可能是一个更好的棋手;另一个是医学,人与人工智能合在一起可能是更好的医疗团队,我本人也深信这点。

我们对此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在此次疫情当中,我们和阿里达摩院合作搭建了一个关于新冠疫情影像方面人工智能算法的平台。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的行动力非常好,在疫情阶段非常快速地帮助一百家医院上线这个系统,为临床医生们提供了很好的辅助方面支撑。

另外,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实际上也提供了一个让AI算法真正跟医疗场景多元起来的渠道。最近我们也和很多国际流行平台上排名非常靠前的AI企业合作,让他们的算法和我们的场景对接在一起。此前和上海经信委领导做汇报,他们对此也很感兴趣。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能为人工智能创新、产业链发展带来非常大的帮助。

第四,融合生态: 医药险融合产业生态

从政府视角来看,我们注意到经信委每年有一个数据开放建议目录。今年可以看到医疗健康领域有更多的相关数据项开放。他的侧重点是在服务视角,即如何方便老百姓。

从产业视角来看,我们思考是不是应该建立相应开放目录、构建产业孵化平台,将数据输出去,帮助商业保险和新药研发。 

我们可以构建一些云药房嫁接在互联网医院上面,帮助医院开处方;这些处方能够按照合规,保证供应,也能提供在线医保支付等方方面面,最终把药品送到老百姓手上。 

我们也做一些区块链商保快赔,某种程度上来讲,区块链有一个分布式记账系统,商保快赔可能有一个相对可以应用的场景,目前这块很多事情还在科研阶段,我们也考虑在儿童医院长三角儿联体当中做相应推广。

最后,我自己的思考。

推动数字技术发展,让医疗产业有更快速的发展,可能有三个方面要解决: 

三个方面:

一. 从城市级角度来说,是否政府建立更好机制,能够帮助数字医疗有更好拓展空间。 

二. 产业发展或者数字经济发展取决于数据开放的灵活性,开放和安全隐私之间如何找到平衡,能够兼容并蓄,这是需要思考和突破的。

第三,倡议搭建医疗健康产业联盟平台,由政府牵头,相关上中下游企业都参与其中,形成医疗产业联盟生态,真正让医疗数字经济产业得到蓬勃发展。

 

文字整理:任燕妮

编辑:薛梅

 

健康

新闻排行榜

健康美图

名医有话说

大医精诚

特别推荐

品牌策划

高清视频

热门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