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调查显示每年280万人死于肥胖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07:36  健康时报

  猛增

  在日本女人圈里,长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胖,在10岁以前是可爱的,在20岁以后是可怜的,在30岁以后是可怕的!然而,近期调查却发现,日本胖子也呈猛增之势,十个人中就有三个体重超标。

  惨重

  “这半天门诊,你瞧瞧,看的尽是胖子。”记者随不同专家出门诊后发现:凡是体型偏胖的人,十个有九个不是冠心病,就是糖尿病。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说,每年至少有280万成人死于超重或肥胖。

  榜样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过去也是个胖子。他身高1.78米,体重应在63~79公斤之间,然而2000年时其体重一度达到92公斤。戴了10余年计步器,每天坚持一万步。现在他保持在“黄金标准”75公斤左右。

  难题

  减肥者众,而成功者寡。专家说,只有把控制体重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你才不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才不会幻想速战速决一劳永逸,才不会觉得少吃多动是种痛苦,而将其视为一种享受,并收获健康硕果。

  胖,真成了世界难题。

  以前总说美国胖子多,后来又说中国人胖得快,这当然都不奇怪,可现在,竟连世界上最瘦的日本人也胖起来了。世界卫生组织(WHO)警告称,超重和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风险。每年光是胖死的人就有至少280万。

  连日本人都胖起来了

  日本被誉为世界长寿第一国,一向以低肥胖率和高长寿率著称。在日本女人圈里,更是长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胖,在10岁以前是可爱的,在20岁以后是可怜的,在30岁以后是可怕的!

  然而,日本厚生劳动省近日公布的一项国民健康调查数据却显示,该国20岁以上人群中肥胖者(BMI≥25)已接近三成,其中男性肥胖率达30.4%,女性肥胖者也占到了21.1%。

  未来这一趋势还可能加剧,因为年轻一代中,以20岁~30岁女性为代表,其肥胖增长势头更猛,2008年还徘徊在23%左右,不到三年,就迅速攀升到2010年29%的水平。

  鉴于日本“肥胖女”队伍的不断扩编,日本肥胖学会甚至在考虑降低腰围标准,从而将更多人纳入健康检查的行列。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在各区县排行榜中,居日本肥胖率首位的竟然是长寿圣地冲绳县,肥胖者比例高达45.2%。

  长寿标杆冲绳县之所以肥胖率如此之高,日本厚生劳动省说,主要与美军基地驻扎于此,对当地饮食文化造成的极大影响有关。调查发现,冲绳当地居民在凌晨以 后暴饮暴食的现象十分频繁,烤肉、午餐肉、快餐等美国饮食文化早已在当地根深蒂固。而肥胖率最低的山口县,饮食则多以鱼类和贝类为主。

  冲绳县肥胖率之高,已高过胖得最快的中国。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中国成年人超重(BMI≥25)率为32.1%。

  迅速蔓延,迅猛增长。全球肥胖似有愈演愈烈之势。

  十个胖子九个有并发症

  “这半天,你瞧瞧,看的尽是胖子。”

  结束了一上午紧张的门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教授终于得闲摘下口罩,一边喝水,一边对随诊的健康时报记者感叹:现在心血管病人这么多,为什么?我看,很多都跟胖有关。

  人一旦体重超标,体内脂肪出现堆积,血管就会像管道一样生锈结块,进而发生堵塞,血流不畅了,高血压就来了,心脏病和中风的几率就会明显增高。

  记者观察发现,无论是心内科、还是内分泌科,凡是体型偏胖的人,到了医生这里,十个有九个一准就能确诊,不是冠心病,就是糖尿病。

  “说是胖死人,并非肥胖直接导致死亡,而是说肥胖者更容易得病,进而引发死亡。”中国最早研究肥胖问题专家、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负责人陈春明教 授解释,每年胖死280万人,就是根据肥胖与相关疾病的相关度以及这些疾病的死亡率推算出来的。“这是一个统计学数据,但足够说明肥胖对健康的影响”。

  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肥胖引发的各种并发症。

  数据显示,人体每增加5公斤体重,患冠心病的几率就将升高14%,中风危险率提高4%,缺血性中风提高16%。正是这些疾病,多年来位居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居民死因之首。

  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的主要病因之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西区)内分泌科主任高珊说,肥胖的人几乎都合并有胰岛素抵抗。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9000万。世界上每8秒钟就有一人因糖尿病丧生。

  骨头同样难以幸免。不断增加的体重给骨关节造成巨大的负担,加快了关节软骨的蜕变和丢失,并刺激骨刺的形成,导致骨性关节炎发生。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教授常给来看病的肥胖患者处方一种免费药,那就是——减肥。

  癌症也与肥胖密切相关。几乎每类癌症都和体重超标有一定的关联,尽管现有研究尚不能解释肥胖是否导致癌症以及如何导致癌症,但可以肯定的是,肥胖会增加患肿瘤的风险,尤其是子宫内膜、乳腺和结肠相关肿瘤。 

  儿童期肥胖则不仅会使其成年期肥胖、早逝和残疾出现的几率更大,还会经历呼吸困难、骨折风险升高、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征兆、胰岛素抵抗及心理影响。

  难怪有专家说,肥胖乃“万恶之源”。

  胡大一过去也是个胖子

  很多人不知道,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过去也是个胖子。胡教授身高1.78米,按照WHO的健康标准,体重应在63~79公斤之间,然而,2000 年时,其体重一度达到92公斤。一体检,果然不出所料:空腹血糖处于临界值,餐后血糖升高;甘油三酯超标;B超还提示脂肪肝。

  戴上计步器,胡教授开始了他的减重之旅。他曾向健康时报记者说:“我戴计步器10年了,只有4天因为特殊原因没有走到一万步。”坚持快步走,加上少吃肉,每餐吃八分饱,这些年,胡教授体重始终保持在“黄金标准”75公斤左右。

  像胡教授这样的减肥成功者并不多见,专家说,减肥的关键就是要坚持,要把控制体重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只有把它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你才不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才可能日复一日地坚持;只有把它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你才不会幻想速战速决一劳永逸,才可能打赢 一场维持健康的持久战;只有把它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你才不会觉得少吃多动是种痛苦,而终能将其视为一种享受。”长期关注肥胖问题专家、中国乔治健康研究所 所长武阳丰教授说。

  “每餐你就比别人多吃两口,今天太累就不去活动了,偶尔如此,你觉得没什么,不经意间,却形成了习惯。”武阳丰说,习惯很可怕,很多人觉得维持身材很难,就是因为主观知道生活方式要改变,但客观上却改不了。

  既然是把控制体重当成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应该从小到老,一生遵循。

  “过去我们说预防肥胖要从小孩抓起,现在,这个时间恐怕还得提前,得从娘肚子里抓起”,陈春明教授说:“我们曾经做过研究,发现困难时期出生的女性进入 中年后患上肥胖的概率会增加,且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癌症等疾病的风险更高。因为其胚胎期营养不足,影响了日后的脂质积累和分布过程。”当然, 准妈妈营养过剩也不行,不仅自己容易患上妊娠期糖尿病,还会影响宝宝的健康,造成出生后患上肥胖的概率增加。

  改变总是痛苦的,可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变成快乐的享受。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肥胖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