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合理膳食和健康生活方式是科学抗癌的基础。40%的肿瘤发病与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关。也正因此,近些年来,人们特别关注吃什么才能防癌抗癌,各种各样的抗癌“明星食物”也应运而生,并且随着各种研究和发现的增多不断涌现。
对此,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周岱翰则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防癌抗癌食物的提法并不恰当,某些食物只是能延缓发病或有助于身体正气生成,而非真的能起到预防癌病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癌病是生命历程中多种危险因素积累造成的,日常如果长期偏吃所谓的防癌抗癌食物,也可增加人体的某种危险积累。从饮食的角度来防癌,“怎么吃”比“吃什么”更重要。日常若能把握好“度”,特别是对所谓的“好东西”莫太过偏食,做到膳食平衡比把注意力放在吃什么来防癌会更有效。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周岱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综合中医科主任张蓓
文/记者翁淑贤、涂端玉 通讯员方宁、张秋霞、欧晓芳
防癌抗癌 “明星食物”不断涌现
吃什么可以防癌抗癌?茄子、绿豆还是红薯?——关注养生、喜欢看各种保健节目的张姨发现,其实这些食物都当过“抗癌明星”——想当年,鼓吹排毒养生的林光常到处劝人吃红薯,后来绿豆又被“神医”张悟本推崇,都是广为人知、曾经“红极一时”的抗癌防癌“明星食物”。而这还只是其中的一两个“代表”,其实,近年来,从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到山珍海味,不时都会曝出某种食物经科研发现含有特殊的“抗癌成分”,成为“抗癌食物”。
一开始,张姨会追着不断涌现的“抗癌食物”定期定量食用,后来,多位癌症患者轻信“排毒疗法”拒绝化疗不幸死亡,“排毒教父”林光常被判入狱,张姨少吃红薯了;再后来张悟本也出事了,绿豆、茄子防癌也不可信了。其他的抗癌明星食品又陆续被挖掘出来:西兰花、大蒜、胡萝卜、黄豆、海藻……听多看多了,张姨反倒添了疑惑:这些声称含有“抗癌成分”的“抗癌食物”,吃多了真能起到防癌的作用吗?
“抗癌食物”提法不当
“从严格意义上讲,所谓的防癌抗癌食物的提法不甚恰当,应该提‘有助于防癌抗癌食物’较为贴切,这类东西至多只是能延缓发病或有助于身体正气生成的食物。”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周岱翰认为,虽然越来越多的科研实验发现某些食物含有某类“抗癌成分”,但因此将之直接称为“抗癌食物”,甚至寄望它食用后能帮助人体防癌抗癌,这种做法并不确切。因为,目前有些实验只是从某种食物中提取到抗癌成分,或是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了一定的抗癌效果,但各类操作基本都是在比较理想化、少干扰的实验室环境中完成的,而人体内部的代谢环境相当复杂,用在人身上这些结论未必能同样成立。况且癌症发生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寄望单吃某些食物抗癌不靠谱。
“至少,就我所知,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吃哪一种食物就能有效起到防癌抗癌作用。”周岱翰称。
偏吃“抗癌食物”添风险
“当然,适当食用现在所提倡的健康食品是有道理的,但有些人为了防病长期固定只吃个别所谓的健康食物造成偏食,其实这也是一种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周教授指出,有研究发现40%的肿瘤发病与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关,而饮食习惯不仅是指“吃什么”,更重要的是“怎么吃”。他认为,健康食品虽好,但腌制类、烧烤类、熏制类的食物,只要生产合格也不必视为“毒物”,更不用贴上“致癌物”的标签,走向另一极端。
“即使是健康食物长期偏吃也有风险。”周教授提醒说,癌症是生命历程中多种危险因素积累造成的,长期偏吃某些所谓的“抗癌食物”,也会增加某种危险积累。总之,饮食与癌症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把握好一个度,尽量做到膳食平衡才是防病的关键。
普通人群 防癌学会做“减法”
周教授指出,现在都市人的物质生活都比较丰富,肥胖和超重人群增加,不少人也很讲究吃,从饮食防癌的角度来看,重点已经不再是“多吃些什么”,更关键是要学会做“减法”、“少吃点什么”。
近十年癌症的发病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特别是原先多发于西方国家的肠癌、乳腺癌在国内越来越常见,主要原因就是人们肉食过多,运动偏少,使得体内脂肪和热量积聚,胆质酸和牛黄胆酸等过多,日久天长导致代谢和内分泌失调。
“所以,对于嗜肉的人群,每餐少吃一口肉;同样,对那些日常偏好甚至容易多吃的食物应该克制一点,保持营养摄入的平衡。”
特殊人群 适当“戒口”有必要
虽然利用食物来抗癌防癌的想法和做法不太靠谱,但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民间流传的“戒口”忌吃“发物”一说却有一定依据。周教授表示,临床上对肿瘤患者的饮食因素分析表明,面临着治疗和康复的某些特定癌症患者吃虾、蟹、螺、蚌、公鸡、羊肉等“发物”或是抽烟喝酒都比较容易引发过敏反应,进一步破坏身体的免疫平衡,从新诱发或加重病症。所以,适当“戒口”、少吃“发物”是有必要的,这已经不只是“养生”的问题,而是治病和康复的需要。
不过,“戒口”也莫走极端,不要搞到这不敢吃那不敢吃,以致造成贫血、营养不良。尤其是放化疗时期的肿瘤病人身体消耗较大,如果营养跟不上,人会精神萎靡,治疗更加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