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健康出游

2013年09月02日17:44  新浪健康博客  

  金秋十月是旅游度假的黄金时期,国庆的7天长假更是成为旅游探亲的高峰期,很多人想借此机会走亲访友,或游走于山水之间,和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旅行是件很惬意的事,不过在出门前,一定要再次检查行囊,做好准备工作,只有在旅行过程中注意预防疾病侵袭,才能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拥有轻松愉快的行程。

  健康出行注意事项

  外出旅行时,要考虑着装。我南、北方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出行前要事先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天气和气温,关注气象台发布的消息、带足衣服和防雨用具,根据天气变化适时更换衣物。北方秋季的特点是早晚温差比较大,老人、孩子和抵抗力较差的人要注意预防感冒,早晚出行要及时增添衣物。

  外出旅行时,要注意卫生。应该自带牙具、毛巾、剃须刀等生活用品,洗澡时尽量使用淋浴,接触公共场所的器械用具时要注意清洁,出门在外也要同样注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揉眼、不共用眼影等化妆用品;不到非正规游泳池、浴池游泳和洗浴,不到街头无照美容美发店理发美容;可准备一些消毒湿纸巾(注意保质期和相关卫生、消毒许可标志)擦拭双手及物品;外出旅游住宿时,要尽可能保证良好的卫生条件,防止传染病的侵袭。

  外出旅行时,要记得防病。凡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严重高血压、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急性中耳炎的患者以及孕期的女性朋友最好不要去高山旅游,因为随着海拔的增高,气压、气温及氧气压将大大降低,高山气候会引起头痛、脉搏加快、呼吸短促。因为海水热容量大、升温较慢,海滨气温比陆地上低,并且空气湿度大、气候阴冷;所以患有急性风湿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渗出性胸膜炎、心力衰竭者不宜去海滨旅游,否则会加重病情,患上“海滨旅游症”。

  有过敏体质的人外出旅游,更不要选择风天旅游,因为风可加速空气中悬浮的尘埃及某些致病原的扩散,如需外出,要备上脱敏药物,如息斯敏、扑尔敏、苯海拉明等。出游在外,一日三餐不会像在家那样及时方便,品尝当地名菜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切忌暴饮暴食;出游在外,如果过度劳累,温差太大或饮食不当,会使人体产生应急性反应,老年人出游时要特别注意。科学合理安排行程也是十分必要的,晕车者登车前半小时应服用晕车药,尽量不要空腹乘车,应先吃些食物。乘车时保持愉快的心情,全程应保持车内空气流通。

  给老年朋友的提醒

  由于老年人颈、腰椎已有退行性改变,所以在乘坐交通工具时(无论飞机、火车、轮船、汽车)要经常变换姿势,不定时的起来舒展一下身体,否则会出现头晕、心慌、胸闷、乏力等不适,甚至诱发心绞痛,这对冠心病患者来说非常危险。

  旅游地点要根据身体情况来定。老年人最好选择离家近、旅游设施较完备的景点,如果喜欢登山则要选择山势缓和、海拔不太高的山。外出前和外出期间一定要坚持服药,尤其是带好必备的药品。因为远行时心肌耗氧量会明显增加,必须通过服用药物提高心肌的缺氧耐受性,使心脏在耗氧量增加时也能稳健工作;特别提醒有冠心病史的老年人,出游一定要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品,最好不要爬山。老年人下山时最好拄拐杖来减轻膝关节负重,一旦发生关节扭伤或骨折,应立即停止活动,冷敷患部或拨打120、999急救电话。

  老年人旅游时要注意多喝水,防止血液黏稠度过高诱发血栓性疾病。子女陪伴老人外出时,要给老年人留有充分的休息时间,出发前要了解气候情况,如果天气变化太大或气温突然下降,建议老年人不要外出旅游。

  给小朋友及家长们的提醒

  长假带孩子外出旅行时,要注意天气变化,随时加减衣物,防止感冒发生。如孩子出现咳嗽、发热、咽痛、流涕等感冒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如孩子患有哮喘,外出时应随身携带应急药物,如息喘灵等,在发作间歇期也要适当避免海鲜食品,以防旧病复发。另外,所有的药物应保持干燥并注明药名及用法,外出前可咨询医生。家长应刻意对孩子加强自我防范意识的培养,要多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比如注意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等等,因为孩子生病往往是保护不当造成的。希望小朋友们在国庆假期里玩得更开心、更安全!

  长假出行请注意防范蚊虫叮咬

  日前,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出现“小毒虫”咬人致病事件闹得人心惶惶。其实,秋季“小虫”咬人又何止蜱?秋高气爽的十月正是人们出游的大好时节,也是最容易受到各种蚊虫叮咬的时节,外出旅游一定要当心有害昆虫的伤害。除了嗜血的昆虫蚊子等以外,大多数虫子不会主动发动袭击,它们袭击人多是因为受到了人的惊吓。因此,提醒大家野外游玩时最好不要主动招惹某些昆虫,避免受到侵袭。

  蜱:蜱是山区、林地、草丛等潮湿环境中的虫子,国庆假期到山区、林地及草原旅游的人应加以防范,在靠近灌木丛的地区停留时,蜱类叮咬的机会增加,可能传播森林脑炎,莱姆病和斑点热等;在野草较多,腐殖质丰富的地方露宿时,容易遭到恙螨,革螨等的侵袭,在存在恙虫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的地区,对人类的威胁增加。一旦被蜱虫叮咬或钻入皮肤,不要直接用手将蜱摘除或用手指将蜱捏碎,因蜱体上或皮肤破损处的液体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

  蜱可寄生在家畜或宠物的体表,市区最需警惕的是宠物在草地活动后将蜱虫带入家庭,如果携带宠物去旅行,返回时应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昆虫附着;如发现旅行地区动物体表有蜱寄生时,应减少与动物的接触,避免被蜱叮咬。每天的旅游活动结束后,旅游者还要仔细检查身体和衣物,看是否有蜱叮入或爬上,发现蜱后立即清除。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毛毛虫:在有被啃咬痕迹的植物叶子上,常常会有五彩斑斓的毛毛虫。以松毛虫、桑毛虫、刺毛虫等较为多见。这些毛毛虫多有毒,千万不要直接用手去捏,以防被它的毒刺刺伤。如果不幸被毛虫蜇了,千万不能抓,越抓红肿范围越大、皮肤越痛痒难忍。最好随身带些胶布,贴在创面上然后揭下,粘掉皮肤上的毒毛,以减少伤害。

  黄蜂:黄蜂也是非常厉害的角色,奉劝你最好不要好奇而主动靠近黄蜂窝。这些昆虫具有防卫的本能,如果蜂窝受到侵扰,它们会主动发起攻击。倾巢而出的黄蜂非常危险,人被蜇5次~10次以上就有致命可能。万一遭到黄蜂的追杀,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逃跑,尽量用衣服遮住皮肤,如果附近有水塘,跳进去避难也未尝不可。

  蜘蛛、蝎子、蜈蚣:此类昆虫毒性较强,可以引起神经系统病变和溶血等严重后果,危及生命,因此在野外绝不可招惹你分辨不清的昆虫。户外行走坐卧时要注意脚下身边,不要随意翻动石块土丘,避免蜘蛛、蝎子、蜈蚣为保卫家园而主动伤人。一旦被蜇伤,应立即用橡胶止血带或者绳索等在伤口近心端扎紧,不要挤压伤口,可以用负压的办法吸出毒液,再用肥皂水、苏打水等碱性溶液冲洗、湿敷,以中和酸性毒液,有条件同时口服外用蛇药片,并立即就诊。

  要避免昆虫伤害,正确的衣着很重要。长袖衣服和长裤是必须的,最好上衣带有帽子,以防某些小生物空降到你的领子里;衣服的颜色不要太鲜艳,特别是黄色和红色,很容易招虫子,浅蓝、淡绿都是合适的颜色,最好是穿迷彩服;针织衣物表面尽量光滑,这样蚊虫不易粘附;要避免在草地、树林中长时间坐卧;在山区、森林里游玩时,不要穿凉鞋,应注意绑好裤脚、袖口,防止虫子爬入;鞋子要选择高帮的,因为草丛中除了虫子还可能有蛇,而最容易被蛇袭击的部位就是脚踝;在身体暴露处涂抹驱蚊药,并每隔数小时重复涂搽,当使用防晒用品时,先涂抹防晒用品,再涂抹驱避剂;一旦被蚊虫叮咬,可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