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脉循环:
起于足大趾末端(隐白),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经第一跖趾关节(太白、公孙)向上行至内踝前,上行腿肚(三阴交、漏谷),交出足厥阴经的前面(地机、阴陵泉),经膝股部内侧前缘(血海、箕门),进入腹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会中极、关元),属脾络胃(腹哀;会下腕、日月、期门),过膈上行,挟咽旁(食窦、天溪、胸乡、周荣;络大包;会中府)系舌根,散舌下。
本经从足走腹,起于隐白,止于大包。主要分布在任脉旁开第三侧线(旁开6寸),左右各21个穴位。
二、脏腑经络病候:
经脉病候:
①外经病候:头重,身热,肢倦乏力,或颌、颊部疼痛,舌痛,舌屈伸不利,或四肢肌肉痿削,亦可出现腿膝内侧寒冷感,或腿足浮肿。
②内脏病候:胃脘痛,大便溏泻,或究谷不化,肠鸣、呕恶、腹部痞块、纳食减少,或黄疸,或腹满肿胀,小便不利。
三、经穴分述
<1>隐白 Yǐnbái
[穴名]隐有藏的含义。是处皮肤常隐而皮色白,因名。
[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功能]健脾、统血、宁神。
[主治]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癫狂,多梦,惊风,呕恶。
[明理]穴属井木。
<2>太白 Tàibái
[穴名]太作明显解,其皮肤较足底白,故名。
[定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功能]健脾、和中、涩肠。
[主治]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痔漏,脚气,体重节痛,呕恶不食。
[明理]穴属输土,为本经原穴。
<3>公孙 Gōngxūn
[穴名] 公称为祖,祖有本源之义,孙俗称为小,小有微传之意。
[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功能] 理脾胃、调冲脉。
[主治] 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痢疾。
[明理] 足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
<4>商丘 Shāngqiū
[穴名]陵起为丘,又金发商音,因名。
[定位]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功能]健脾利湿、活络止痛。
[主治]腹胀,肠鸣,泄泻,便秘,黄疸,足踝痛。
[明理]为本经经金穴。泻火。
<5>三阴交 Sānyīnjiāo
[穴名]交有会合之义。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在此交会,故名。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功能]调脾胃、益肝肾。
[主治]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遗精,阳萎,遗尿,疝气,失眠,下肢痿痹,脚气。
<6>阴陵泉 Yīnlíngquán
[穴名]突起为陵。穴属合水,位居膝下内侧,又为脾经合水穴;考脾为阴中之阴,膝高突起为陵,水出于泉,因名。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
[功能]调经止痛、祛风止痒。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经闭,瘾疹,湿疹,丹毒 ,隐疥瘙痒。
<7>血海 Xuèhǎi
[穴名]归聚之处为海。针灸此穴有行血归脾之效,故名。
[定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功能]调经止痛、祛风止痒。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经闭,瘾疹,湿疹,丹毒 ,隐疥瘙痒。
<8>大横 Dàhéng
[穴名]横有平行的含义,内部适当横结肠,因名。
[定位]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
[功能]通腑气、调肠胃。
[主治]泄泻,痢疾,便秘,腹痛 。
[明理]为脾经与阳维脉的会所。
<9>大包 Dàbāo
[穴名]大为广,总览,概括为包。
[定位]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
[功能]统诸络、束筋骨、利胸隔。
[主治]气喘,胸胁病,全身疼痛,四肢无力 。
[明理]本穴为脾之大络。
一笑 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