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之足太阳膀胱经

2013年09月13日10:34  新浪健康  微博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

  一、经脉循行:

  起于目内眦,上额交会于巅顶(百会)。巅顶部直行的脉:从头顶入里联络于脑,回出分开下行项后,沿肩胛部内侧,挟脊柱,到达腰部,从脊旁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 。

  本经从头走足,起穴为睛明,止穴为至阴,主要分布在头项、背腰第1、2侧线及下肢后侧、足外侧,左右各67个穴位。

  二、脏腑经络病候:

  经脉病候:

  ①外经病候:寒热,头痛,项强,腰脊疼痛,鼻塞,目痛多泪,大腿、膝腘、小腿(腓肠肌)及脚痛。

  ②内脏病候:少腹胀痛,小便不利,癃闭,遗尿,神志失常(癫疾、狂病),角弓反张。

  三、穴位分述:

  <1>睛明 Jīngmíng 

  [穴名]睛指目,明指光亮。针之有明目之效,因名。

  [定位]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功能]祛风明目、养肝退翳。

  [主治]目赤肿痛,流泪,目眦痒痛,胬肉攀睛,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青盲。

  [明理]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阳跷五脉交会穴。

  <2>攒竹 Cuánzhú 

  [穴名]攒指聚,竹有丛立的含义。

  [定位]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功能]疏风清热、通络明目。

  [主治]头痛,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眼睑(目闰)动,眉棱骨痛,眼睑下垂。

  <3>眉冲 Méichōng 

  [穴名]眉指眉头,冲有动的含义。

  [定位]在头部,当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与曲差连线之间。

  [功能]通窍醒神、祛风明目。

  [主治]头痛,眩晕,视物不明,鼻塞,癫痫。

  <4>五处 Wǔchù 

  [穴名]处有停止的意思,又当穴言。考该穴距曲差五分,又因膀胱经自睛明至此五穴皆主目暴赤热痛诸疾,因名。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

  [功能]祛风明目、通窍止抽。

  [主治]头痛,目眩,目视不明,癫痫,脊强反折,瘈疭(chì zòng)。

  <5>承光 Chéngguāng 

  [穴名]承指受,又有承接之意,光指明。此穴有自下载上,因名。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

  [功能]清利头目、宣通鼻窍。

  [主治]头痛,目眩,目视不明、鼻塞,热病无汗、恶吐烦心。

  <6>通天 Tōngtiān 

  [穴名]通有达的含义,考鼻通天气。针此穴可使肺气得宣,鼻利气通,因名。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

  [功能]利鼻通窍。

  [主治]头痛,眩晕,鼻塞,鼻衄,鼻渊,口,颈项转侧难,眩晕,瘿气。

  <7>络却 Luòquè 

  [穴名]络指细小脉络,却有退的含义。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

  [功能]通络明目、醒脑宁神。

  [主治]头晕,目视不明,青盲内障,耳鸣,口,项肿,瘿瘤,癫狂,癎证。

  <8>天柱 Tiānzhù

  [穴名]天指头,柱指主。

  [定位]在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功能]疏风解表、利鼻通窍。

  [主治]头痛,项强,鼻塞,癫狂痫,肩背病,热病。

  [明理]因其为足太阳经气所发,入络于脑,可开智慧,治疗神志病。

  <9>大杼 dàzhù 

  [穴名]杼指轴言,穴居杼骨之端。考该穴所在位置,实有横出经纬之意,因名。

  [定位]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能]疏风清热、强壮筋骨。

  [主治]咳嗽,发热,项强,肩背痛,鼻塞、癫狂。

  [明理]为骨会穴,又为手、足太阳经及手、足少阳经的会穴。

  <10>肺俞fèishū

  [穴名]穴下为肺脏,针之能宣发肺气,复其清肃之能,因名。

  [定位]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能]宣肺解表、利气止咳。

  [主治]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

  <11>厥阴俞 juéyīnshū 

  [穴名]厥阴指心包经,主治胸隔、心脏诸疾,因名。

  [定位]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能]宽胸理气、宁心安神。

  [主治]咳嗽,心痛,心悸,胸闷,呕吐。

  [明理]为手厥阴心包之脉气输注的处所,与心包经内外相应。

  <11>厥阴俞 juéyīnshū 

  [穴名]厥阴指心包经,主治胸隔、心脏诸疾,因名。

  [定位]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能]宽胸理气、宁心安神。

  [主治]咳嗽,心痛,心悸,胸闷,呕吐。

  [明理]为手厥阴心包之脉气输注的处所,与心包经内外相应。

  <12>心俞 Xīnshū 

  [穴名]穴近心脏,针之有安神定气之力,因名。

  [定位]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能]通心络、宁心安神、壮心阳、调理气血。

  [主治]心痛,惊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盗汗,梦遗,癫痫。

  [明理]与心脏内外相应。

  <13>膈俞 Géshū 

  [穴名]膈指隔膜,又有不通的含义。

  [定位]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能]和血理血、宽中和胃。

  [主治]呕吐,呃逆,气喘,咳嗽,吐血,血虚及一切血症,潮热,盗汗。

  [明理]为血会穴。

  <14>肝俞 Gānshū 

  [穴名]穴近肝脏,针此有疏肝理气之效,因名。

  [定位]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能]疏肝利胆、清头明。

  [主治]黄疸,胁痛,吐血,目赤,目眩,雀目,夜盲,癫狂痫,脊背痛。

  <15>脾俞 Pǐshū

  [穴名]穴近脾脏,针此有健脾强胃之力,因名。

  [定位]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能]健脾、和胃、化湿。

  [主治]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便血,完谷不化,水肿,背痛。

  <16>肾俞 Shènshū 

  [穴名]穴近肾脏,针此有益肾壮腰之力,故名。

  [定位]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能]调补肾气、通利腰脊。

  [主治]遗尿,遗精,阳萎,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肾泄,虚喘。

  <17>委中 Wěizhōng 

  [穴名]委有屈曲之意,委而取之,因名。

  [定位]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功能]凉血泄热、舒筋活络。

  [主治]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疔疮、遗尿、隆闭。

  [明理]又名血郄,为血气深聚之处。

  <18>承山 Chéngshān 

  [穴名]山有凸起之意,是处形若山谷,穴当其下,因名。

  [定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功能]舒筋骨、利腰膝、理肛疾、调大肠。

  [主治]痔疾,脚气,便秘,腰腿拘急疼痛,下肢痹痛。

  [明理]为本经经穴。

  <19>昆仑 Kūnlún 

  [穴名]昆仑指高大的意思,由于头居顶上,为人体最高大之处,因名。

  [定位]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能]清头明目、益肾催产。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癫痫,难产,腰骶疼痛,脚跟肿痛。

  [明理]为本经经穴。

  <20>京骨 Jīnggǔ 

  [穴名]京指京骨,又有高大的意思。

  [定位]在足外侧部,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

  [功能]清头明目、舒筋脉、利关节。

  [主治]头痛,项强,目翳,癫痫,腰腿痛。

  [明理]为本经原穴。

  <21>至阴 Zhìyīn 

  [穴名]至有尽,到的意思。是穴为足太阳经脉气终止处,由此交给足少阴肾经,表示阳气已尽

  [定位]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功能]上清头目、下调胞产。

  [主治]头痛,目痛,鼻塞,鼻衄,胎位不正,难产,胞衣不下,足下热。

  [明理]为本经井穴。

  一笑  编制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