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丰产路上的一家饺子店吃饭,服务员极力推荐新增加的一种药膳饺子“茯苓蒸饺”,说秋天吃这个有除湿化痰、养心安神、健脾开胃的功效。看外观,白里透红,煞是诱人,就点了一份,吃起来依旧是肉馅蒸饺的鲜香,口感并无异样。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郭红英的父亲是老中医,她在研究营养餐时经常有意识考虑到添加中药。用郭红英的话说,中国几千年来做菜所用的香料比如姜、花椒、茴香、八角之类的,其实也可以归入中药的范畴,在饮食里添加中药,其实就是在不影响美食口感的前提下,增加保健功能。
关注“食话食说”,获得靠谱的食品专家解读热点事件资讯 [保存到相册]
秋季自制药膳的原则是“减辛增酸”
郭红英说,对每一个人来说,最好的“补”永远是食补。俗话常说“秋补”,指的是秋天滋补最有利于身体固本培元。从中医角度讲,秋季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食物中有意识地添加一些中药材做成“药膳”,可促进人体阴阳平衡,保护身体不受寒邪之气侵袭,从而达到身体强壮健康。
秋季自制药膳的大原则是“减辛增酸”。我国元代忽思慧编撰的中医营养学著作《饮膳正要》里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秋季是支气管炎、哮喘病高发的季节,饮食上要有意识地多吃一些利肺、补脾肾、益气血等清淡降火的食品,辣椒、大葱、生姜等辛辣食物要少吃。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秋天的生姜赛砒霜”,香辛料原本也是药膳的原料,在秋天应该少吃。秋季药膳可以侧重甘甜温润的食物,能够滋润肺脏,或者吃酸性的食品,有抑制辛辣的作用。
自制药膳尽量选药食同源的材料,别用合成中药
郭红英说,药膳往往被人们认为是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像处方药一样,不可擅自操作。其实,家庭尝试自制药膳,出发点可以放在调理美食口味和增进烹饪乐趣上。但有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家庭自制药膳,大多选用常规的既是食材又可入药的材料,不可擅自使用专门用于治病的合成中药和中药制剂。当然,如果制作较为专业的药膳,一定要在药师指导下进行,或者严格按照专门的药膳配方进行。郭红英强调,千万不可想当然、凭感觉在食物里乱加中药,或者照搬他人的经验长期食用某种药膳。
其次,自制药膳之前,有必要适当了解有关中药的性味、功用及使用方法。中药与适宜的食物搭配,才具有特定的强身、保健、抗衰老等辅助功效,而如果搭配不当,可能破坏食物原有的味道、口感,或者达不到食疗保健的功效。
再次,自制药膳还要立足家庭成员的体质情况。不同的季节、气候,对家庭成员的年龄、血糖血压血脂、尿糖、病史等,多一些了解,就会更加明确方向和目标,建议多听取中医师对自己和家庭成员的诊断建议。
失眠多梦 试试茯苓药膳
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茯苓特别适宜于水肿、尿少、眩晕心悸、胃口欠佳、人便稀烂、心神不安、失眠、多梦者,还有降低血糖、血脂的作用。郭红英介绍了一款茯苓药膳,不妨一试。
山药茯苓包子
原料:山药粉、茯苓粉各200克,面粉1000克,白糖300克,果脯300克,猪油50克,发面、碱适量。
做法:1.将山药粉、茯苓粉加清水适量,做成糊状,上笼蒸30分钟后取出。
2. 将蒸好的山药茯苓糊加面粉200克,300克果脯剁成丁,加白糖300克、猪油50克调和,做成馅。
3. 剩下的面粉揉成面团,加发面放置2个小时后,放碱揉匀,做成包子皮,包成包子。
4. 大火蒸20分钟即成。
功效:健脾益肾,利湿降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