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综合征到底多可怕

2013年10月08日08:58  新浪健康综合  

节后综合征是人们在大假之后的各种生理表现,一种亚健康状态,是短期适应障碍的体现。

新浪健康官方微博

导语:在节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焦虑、神经衰弱等;老人难以适应突然恢复的清静日子;孩子无法安心学习。我们该如何调整?

更多>>
节后综合征 节后综合征

  节后综合征

  节后综合症就是人们在大假之后的各种生理表现。比如,在节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人们从周一到周五,辛勤工作,把与工作和学习无关的事置之度外。一到双休日或法定假期,这些被置之度外的事又被提上议事日程。这几天,把原来建立起来的工作与学习的“动力定型”破坏了。待到假日过后的上班日,必须全身心重新投入于工作,即必须重新建立或恢复巳被破坏了的“动力定型”,这就难免出现或多或少的不适应,即所谓“节后综合症”。

  “节后综合征”是绝对不可忽视的,研究资料表明,节后发生心肌梗死的人数也要比其他任何时候都多20%。医学专家说,这是节后重新上班的心理压力,但是中老年人很容易造成节后多发心肌梗死。国外专家曾对50岁以下没有心脏病史的女性做过调查,节假日后的死亡率比其他日子多五分之一。50岁以下且没有心脏病史的男人,死于节假日后比其他日子多19%。因此,预防心脏病、消除节后现象,就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节后综合症”具有普遍性,上班族是易感人群。

  其实“节后综合症”是长假制度后出现个人生物钟被破坏的一种现象,有些人会出现抑郁、焦急、忧伤、失落甚至心悸、失眠等身心健康问题。节后要注意补充睡眠之外,还要注意合理饮食。应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豆腐、牛奶等食品和多食碱性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豆制品、乳类和含有丰富蛋白质与维生素的动物肝脏等。饮酒别过量,特别是有心脏病史的人群,更要注意控制饮酒,确保身心健康。假如出现了自己难以控制的“节后现象”,应该及时到

  医院接受检查,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不要盲目服药,更不要拖延病情。应该提醒的是假期后第一天上班时,应暂且躲开较为棘手的工作任务,先从事一些轻松容易的事情,这样能给自己一个缓冲。最后需要提醒的是,长假后人们会感到身心疲惫,抗寒防病能力处于低谷,而且这个季节气温变化快,稍不注意就会受凉感冒。因此,人们要注意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让饮食起居符合气候规律,恢复因节日中断的晨练、饭后户外散步等日常活动。

  所谓“心肌梗”是可以“预测”的,人的动脉粥样硬化其实从婴儿期已经开始,它是一个缓慢进展、逐渐加重的过程,可以说动脉粥样硬化伴随人的一生。但是,血脂异常、

  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是发生心梗的最主要因素,这类高危人群可以到医院做血液和血管方面的检查,一般的患者一两年做一次预测性检查就可以了,但对于已经发生过心梗的病人,为预防再次心梗的发生,可能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要做一次检查,将危险降到最低点。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