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部自我推拿养生12个手法

2014年03月27日18:26  新浪健康  微博 收藏本文     

  (1)点按天突:坐位或仰卧位,一手的拇指在天突穴处,沿气管的方向向下点按约半分钟,点按时局部有酸胀感,并沿气管向下放散。该手法可通调气道、清热平喘。常用于防治咳嗽、喘促、胸痛、咽喉肿痛、梅核气等病症。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端的凹陷中。

  (2)指按胸骨:坐位或仰卧位,一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从璇玑穴开始逐步向下点按到中庭穴处止,反复操作约半分钟。该手法有宽胸利膈、和胃止呕的作用,常用于胸闷、胸痛、打嗝、嗳气、恶心、呕吐等病症的防治。

  (3)按揉膻中:坐位或仰卧位,用一手中指(食指压于中指上)按揉膻中穴约半分钟。该手法有宽胸解郁、行气活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胸闷、胸痛、咳嗽、气喘、心悸等病症。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线与两乳头连线的交点上,在胸骨正中。

  (4)摩按中府:坐位或仰卧位,以一手的四指并置于对侧胸大肌的胸骨缘,沿肋间隙向外梳摩至中府穴、云门穴,反复10次。然后,以四指置于中府、云门穴处着力指按1分钟。做完一侧再做另一侧。梳摩时要注意用力均匀、和缓,以皮肤微红为度,按压时用力要由轻到重,忌蛮力。该手法可理气降逆、通络宣肺,常用于防治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等病症。中府穴位于锁骨外侧端下的窝中。

  (5)擦摩胁肋:坐位,以两手掌掌根紧贴两侧胁肋部,做前后往返的快速擦动,擦热为止。该手法有疏肝解郁的作用,对肝气郁结证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6)分摩腹部:坐位或仰卧位,以两手四指分别置于剑突下,自内向外下方沿季肋下缘分摩20次。该手法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胃的作用,常用于防治胸闷、胁胀、嗳气、善太息、腹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病症。

  (7)掌推腹部:坐位或仰卧位,以一手掌根置于剑突下,由上向下经胃脘部推动至脐下关元穴止,反复操作20次。该手法常用于防治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和腹部减肥。

  (8)按揉中脘:坐位或仰卧位,用一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点、按揉中脘穴,用力要柔和,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1分钟。该手法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常用于防治腹胀、腹泻、胃痛、呕吐、吞酸等病症。中脘穴位于剑突与脐的中点。

  (9)按揉脐部:坐位或仰卧位,一手掌掌心置于脐部。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1分钟,用力要柔和。该手法常于防治腹泻、腹痛、消化不良、脱肛等病症。

  (10)指按天枢:坐位或仰卧位,用双手中指点按天枢穴1分钟,天枢穴位于脐旁两寸处。指按用力要由轻到重,以能忍受为度,两指用力要均匀一致。该手法有理气健脾、涩肠止痛的作用,常用于防治腹胀、肠鸣、腹泻、月经不调等病症。天枢穴位于脐旁约三横指。

  (11)按揉关元:坐位或仰卧位,用一手的手掌掌根部按揉关元1分钟,以局部有温热感效果为佳。该手法有培肾固本、补益元气的作用,常用于防治遗尿、小便频数、遗精、阳萎、月经不调、带下、虚劳羸瘦等病症。关元穴位于脐下四横指处,前正中线上。

  (12)掌拍腹部:坐位或仰卧位,两手掌心空虚,用虚掌交替拍击腹部30次。该手法有防治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病症和腹部减肥的作用。

内容来自北京按摩医院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