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大的事:与屁有关的奇葩发明
在人体肠道内,有大约100种、100万亿个细菌帮助人体分解食物。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气体,这些气体会随着肠道蠕动排出体外。由于肛门括约肌的作用,有时还会产生声响,这就是屁形成的原因。
屁的成分会随着食物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屁含有400多种成分,其中氮气和二氧化碳能占到80%以上,还有氢气、甲烷、氧气等。屁的臭味主要是吲哚、粪臭素、硫化氢等引起的。
中医认为,“屁”属于浊气下行。据调查发现,健康人最理想的放屁量是每天约500毫升。有屁不放,屁就会从肠子里跑到血液中,再进入肝脏肾脏,增加身体的负担,甚至造成“屁中毒”,轻则引起消化不良、头晕目眩,重则引发腹膜炎、肠梗阻等。
既然这样,有屁就放吧。
你放屁都遇到过哪些尴尬事?看看下面这款屁友交流软件吧……
屁友软件出炉供分享放屁心得
据外媒2月25日报道,一款名为“Fartner”的屁友软件新鲜出炉,为人们的屁眼提供了交友平台,用户在注册后即可以关注别人,也可以被他人关注,与更多的人分享放屁情况与心得,堪称放屁界的“推特”(Twitter)。
该软件的相关用户协议中写道,像在其他社交软件上分享任何脑力心得一样,用户能在屁友软件上分享任何来自屁眼的味道,无关天气与任何政治因素,让用户获得最有趣的瞬间。
有屁偷偷放还好,在公众场合就尴尬了,你可以试试下面这些产品,也许能让你放屁不臭……
美国发明防臭屁装置
美国创新公司Flat-D发明出一种除臭“屁垫”,让容易放屁的人不再为此烦恼。
据悉,这种除臭“屁垫”需要贴在内裤上使用,其主要成分为活性炭,能够过滤放屁产生的难闻气味。生产和销售这款产品的Flat-D公司对它的工作原理进行解释称:“在人们放屁时,除臭过滤板就能够吸收随着屁一同排出的难闻气味。”
对于那些肠道易激综合症、乳糖不耐症、肠痉挛、糖尿病、结肠炎、克罗恩氏病等容易引发放屁疾病的患者而言,这款产品无疑是天赐之物。Flat-D公司表示,这款“屁垫”能够令这些患者“重拾自信,结束尴尬,恢复活力,享受自由”。
目前,这款“屁垫”已经在市面上销售,售价为30美元(约为人民币190.36元)。
英国也有防臭屁内裤
英国一家内衣公司Shreddies利用化学武器技术设计出的高科技“防臭屁内裤”曾在世界引起巨大话题,而近日该产品也终于在日本开售。
据悉,防屁内裤有过滤臭屁的功能,使用者即使不停放屁,旁边的人也不会闻到。这款不透气内裤采用柔软、不透风的尼龙布制造,腰和裤脚边缝有橡皮筋,后面则添加了一个用高吸收力碳纤维面料做的可替换的过滤垫,因此可以吸收、抵消臭气。这种吸臭面料内含化学战防毒服中使用的活性炭材料Zorflex,可以过滤比普通屁强200倍的臭气,可谓是消化紊乱患者的福音。
与此同时,不想让他人闻到自己屁味的普通人也可以方便利用该产品,在某些关键时刻可以防止因屁味而尴尬。此外,在该产品的官网上还贴心的介绍了产品的正确使用方法:“两腿并起直立后缓缓放屁”。
目前,防臭屁内裤已经出了多种款式,女生可以买三角式的,男生可以买四角的,据说连英格兰球星弗兰克·兰帕德都在穿,所以大家完全没必要觉得害羞。据报道,其税前价格在4000~7500日元(约合人民币227.38-426.1元)。
据悉,Shreddies公司的发言人曾在接受《纽约日报》采访时表示,“这项发明看上去有点厚脸皮有点无厘头,不过对于很多患有 IBS、 Crohn’s 以及食物耐受不良症的病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福音”、“每天全世界都有数百万人受屁的味道折磨,从2008年开始,Shreddies 就开始研制这个内裤以帮助人们提高生活质量”。
法国神奇药丸 让你放出巧克力味的屁
在与人交往或与伴侣相处,人们可能因口气“不清新”受到困扰。为了解决这一麻烦,法国一名人士研究出了一种能人们嘴里呼出的气味像“糖果或鲜花一样香甜”的药丸。据称,吃了这种药,就连放屁也像“巧克力味”。
报道称,法国65岁男子克里斯蒂安•伯安什瓦尔(Christian Poincheval)将木炭以及茴香、海藻、蓝莓等多种植物成分调配一起,制成这款药丸。伯安什瓦尔称,这款药丸不仅能善胃肠气胀导致的口气问题和放屁外,还可缓解消化不良,减少胃胀。
伯安什瓦尔此前推出过玫瑰香和紫罗兰香味的药丸,随着圣诞节临近,他推出巧克力味药丸,并将其称为“圣诞老人药丸”。
伯安什瓦尔表示,有一次他与朋友饱餐一顿,随后就开始不停放屁,让大家几乎“窒息”,于是他想到是否可以让“屁味”变得好闻些。
据介绍,新推出的“圣诞老人药丸”每瓶60粒,售价9.99欧元。
参考
奇葩!屁友软件出炉供分享放屁心得。环球网 2015-03-03
英国“防臭屁内裤”在日本开售 从此放屁无忧。环球网 2014-10-24
法国男子研制神奇药丸 服用后放屁变“巧克力味”。中新网 2014-11-27
美国公司发明防臭屁装置。齐鲁晚报 2012年07月05日
气不要生,屁不要留。生命时报 2014年0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