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小视暴食症的危害

2013年07月18日09:42  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小娜是一名大三的女生,就读于广州一所重点大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渐渐有了暴食的坏习惯,常常会不可抑制地吃很多东西,然后用催吐的方式来防止自己发胖。

  与那些优秀、成功的女性相比,小娜总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和目前的生活都不太理想。一个人离开安徽的家乡很远,也没有男朋友,几乎没有可以谈心里话的人。特别在忙完功课的空闲期或心情不佳的时候,小娜就通过不停地吃东西打发时光,什么朱古力、奶糖、饼干、雪糕、冰淇淋之类的拼命往嘴里塞。作为一个知识女性,小娜听说过“暴食症”,也试过调整自己,可是总是没有效果。

  20世纪80年代,一种奇怪的病症在西方国家日渐增多,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患者无节制地大量进食,进至自我引吐,日复一日,不能摆脱。“暴食症”于1979年首次得到确认,在北美青年中的发生率为1%-3%,女性远远多于男性,国内也时有所见。据医学界统计,近年来暴食症呈上升趋势。

  暴食症又称为“贪吃症”,意指在一段短的时间内吃下大量高热量的食物,之后又通过催吐或服用泻药把吃下的食物排出来。暴食症患者无法忍受挫折,加上自制能力薄弱,借助进食来逃避痛苦。暴食症的人每当受压或不快时,便会不断吃东西,尤以高热量、淀粉质或平日戒绝的肥腻食物为甚。判断暴食症需要满足三个方面,一是暴食,控制不住多吃常吃;二是过分关注自己身材,总是认为自己胖;最后是采取控制体重的办法,比如服用泻药、疯狂运动、抠嗓子呕吐等。因此,暴食症虽然吃得多,往往体重属于正常范围之内。

  一般而言,患暴食症的人性格是追求完美,学习工作追求尽善尽美,不想出差错,学习与工作也非常努力,也很有成就,但是这却为自己造成很大压力。

  暴食行为可由以下因素引发:情绪烦躁,人际关系不良,节食后感到饥饿,或对体重、身体外形不满等。暴食可暂缓烦躁情绪,随后不久患者便对自己不满而情绪低落。

  暴食症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心理性疾病。因减肥而过度节食致使久经压制的食欲大幅反跳,另外还有食物的诱惑、感情的挫折等因素。大部分患者兼有抑郁症。

  暴食症患者的并发症很多。抠喉会反复刺激食道,造成食道炎及唾液腺肿胀;大量服食泻药及利尿剂,则会导致直肠出血。而催吐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骨质疏松、脱水、电解质不平衡、心律失常,甚至有生命危险。此外,约5%有自杀企图,女士的经期亦可能因此而失调,甚至停止,连带生理系统亦受干扰,后果影响终身。

  暴食症不是三两个月可以治愈的,而是需要长时期的观察及治疗,其中患者的自制力是主宰复发与否的关键。

  对于暴食症的防治,首推安全有效的行为识别治疗法。

  首先要清醒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异常的,然后用行为方法区别它们,从而建立自我控制、自我监测、掌握正常的饮食模式。

  其次,适当使用抗抑郁药,也可取得良好效果。

  另外,女性追求体态苗条没有错,但千万不要过于节食,以避免节食后食欲剧烈反跳。若身体发胖过快,可加强体育锻炼或活动量,既可增强体质,又可减轻体重。必要时还可使用中西药物进行减肥治疗。

  最后,同学、同事及家人应引导患者理智地对待情绪失调或情感挫折,正确认识人生价值,发展一些有益的兴趣爱好,使其在学业生活上有所追求,精神焕发地学习和钻研,同时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加强与他人的交流与沟通,这也是防治暴食症的有效途径。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