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过后如何重建受伤心灵

2013年07月24日10:12  中国网  

  老人儿童易产生心理问题

  “受灾群众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大约在10%—15%之间,以老年人更多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主任崔永华教授透露,老年多表现为失眠、焦虑、恐惧等;8岁以前儿童出现食欲不振,夜间常惊醒等症状;8岁以上儿童或青少年尤其是毕业班的孩子则以对未来学业的担忧为主;少数出现了急性应激障碍;男性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低于女性,女性则以烦躁、易怒、不安等情绪问题为突出表现。

  崔永华认为,如果受灾群众得不到专业的救助和及时的治疗,不仅会出现一系列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同时会影响人际交往、工作和生活,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严重者甚至会因此轻生。“灾后心理救援工作非常重要,必须全面启动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不能让‘心灵余震’发展成另一场灾难。”

  心理急救是一个重要环节

  “心理救援工作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叫做心理急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心理危机干预与压力管理中心主任西英俊教授表示,在心理救援的前期,心理救援人员不仅要做出心理危机评估,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心理急救。心理急救包括4个阶段,即一看、二听、三连接、四结束。

  在“一看”阶段,心理救援人员要尽量帮助那些需要紧急援助的人们;要核实有应激反应的人,是否有人呈现出明显的抑郁、焦虑状态,是否有人表现出行为异常,例如酗酒、自杀等。

  “二听是指倾听受助者,能使他们尽快恢复现实感。”西英俊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心理救援人员可近距离接触对方,但不要催促对方讲话。如果对方想要谈谈发生的事情,心理救援人员只要做好倾听就可以了。但如果对方表现出极度应激状态,则需要帮助受助者恢复现实感,并且尽可能确保他们不会独自一人。“在帮助受助者恢复现实感的过程中,心理救援人员需要保持声音的平静和柔和。”

  西英俊强调,在“三连接”阶段,心理救援人员要帮助受助者诉诸并满足需求,尤其是重要的是,心理救援人员一旦做出承诺,那就必须要履行承诺。

  “四结束则是心理急救的最后一个环节。何时结束心理急救,这可能取决于灾难的性质、心理救援人员的角色和情境以及受助者的需要。”西英俊解释说,心理急救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告别,而是需要一个规范的过程。“无论心理救援人员与受助者之间的经历是怎样的,心理救援人员都要以积极的方式与其告别,并表达对他们的希望和祝福。”

  调动受助者自身潜力消化创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急诊科主任朱辉教授强调,灾难发生后,往往会产生很多不可预测的、复杂的因素,这给任何救援都带来巨大的挑战。所以心理救援的实施既要科学规范,又要灵活变通。

  虽然经历灾难的个体处于高应激状态,会出现一系列身心反应。但其中大约有70%的人可以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依靠自己的力量达到自愈。朱辉认为,认识到这一点非常必要。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实施心理救援工作中过于强调“帮助”,而忽视了灾区民众自身存在的潜力和资源,以至于产生心理救援的盲目性,甚至会增加灾区民众对灾难的恐惧心理和对他人的依赖心理。

  西英俊表示,心理救援工作一方面要引导灾区民众认识到在重大灾难后出现一系列身心反应是正常的,树立接纳创伤的态度,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调动自身的资源去处理和消化自己的创伤。

  心理救援需要制定中长期计划

  成功、有效的心理救援需要心理救援人员适度的自我卷入。也就是说,在干预过程中,心理救援人员要始终保持一种共情的态度,深切体会到受助者的想法和情感。但是,崔永华也坦言,如果对此没有更好的把握,例如有些救援人员过高的估计了自我能力或对自我的一些心理问题缺乏有效的解决,则可能会在干预过程中渐渐感到资源枯竭,继发产生心理创伤。因此,崔永华建议,心理救援人员要调整干预目标的心理预期,保证必要的休息。“一旦发现自身情绪失调,应及时进行自我保护,必要时停止心理救援工作,向心理督导求助。”

  朱辉表示,心理创伤的修复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因此,灾后心理救援需要制定中长期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持之以恒、科学合理地进行。“由于我国心理救援人员严重不足及分布不均衡等原因,绝大多数心理救援都是短期行为。”为此,朱辉建议,心理救援人员必须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灵活、变通的采取多种形式为灾区民众提供持续、有效的服务。例如在灾后的每个关键时期协助或安排社区民众参加特定的支持团体;建立专门的心理援助站和心理援助训练站,定期为灾区民众进行心理危机评估;提供专业的电话和网络心理救援服务,以便最大程度的减少灾难所带来的心理危机后遗效应。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