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啥做事拖拉

2013年07月25日09:34  大河报  

  进咨询室的时候,妈妈的脸板着,紧随她进来的孩子耷拉着脑袋,一副懊恼的样子。

  “我简直受不了我女儿了!她是不是有什么毛病啊,干什么事情都磨磨蹭蹭的,原本半个小时就能写完的作业,她磨蹭两个钟头都写不完,我真想揍她!”妈妈说这话时,孩子小小的身子不禁抖了一下。

  其实,9岁的小颜每天放学回家后,并没有疯跑出去玩,而是乖乖坐在学习桌前,掏出作业本,摆出一副学习的架势。但没写几个字,就跑去喝水,刚坐下,又嚷着吃东西,一会儿又摆弄橡皮,忙活了半天,作业却没写完。

  刚开始小颜妈妈还耐心纠正她,后来就着急,但打骂都不济事,小颜依旧写作业拖拉,所以,妈妈一心认为小颜有问题,带她来看心理医生。

  ■你越提醒孩子不要怎样,就越有可能怎样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宋金娥老师问小颜妈妈:“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从她两年前上小学起就这样。”妈妈说。

  “最初发现孩子拖拉时,您的反应是什么?”

  “以前只提醒她,发现不管用时,我就急了,也不注意方式了,对她连吵带骂的,但她还是改不了。”妈妈眼睛里充满了焦躁和无助。

  “我非常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因孩子拖拉而向我求助的家长,您不是第一个。很多家长都抱怨孩子粗心、不认真、磨叽……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个可能:或许孩子的拖拉是她偶尔出现的一个不良行为,并不是她自身的特点,就像她在成长过程中有可能会偷懒、会挑食一样,她偶然出现了拖拉,或许过段时间这种情况就自然消失了。但你却过度关注,揪出这个问题不放,反复跟她强调:‘你能不能快点!’‘你这毛病怎么总改不了!’”

  小颜妈妈不好意思地笑了:“宋老师,不瞒您说,我在家真是这样。”

  “对呀,久而久之,这个观点在她心中得到强化,她觉得自己就是个拖拉的孩子。你看,一个原本偶然出现的问题被多次强化之后,就这么固定下来了。”宋老师说。

  温馨提醒: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我常想一个问题:为什么父母都爱挑孩子的毛病呢?或许父母会说:“如果我挑不出孩子的任何毛病,是不是我对孩子不够关心?不能明察秋毫,还算什么合格的父母!”

  一个孩子曾跟我说:“爸妈总说我磨叽、拖拉、不认真。既然他们都下了结论,那我可能就是这样,改不了了!”

  其实,孩子是在无意识地传递一种信息:如果我不磨叽了,不是证明爸妈判断错了吗?那多对不起你们!我还是继续磨叽吧。

  这就是有趣的心理学现象:你越提醒对方不要怎样,事情就越朝你最不想看到的方向发展。比如,你不停地指出孩子的某个缺点,希望他改正,但如果不注意教育方式方法的话,孩子的这个缺点就有可能因此而固定下来。

  别在生气时管孩子

  “宋老师,听您这么一说,我突然感觉很内疚。我是不是做错了?”小颜妈妈问。

  “造成现在这个问题,不是你的错,也不是孩子的错,而是你们家庭内部互动出来的结果,通俗理解,就是你们日常的交流方式所致。比如,你看到孩子拖拉,出于对她的爱,很着急,想帮她纠正,但你噼里啪啦批评她一通,结果并没给孩子带来有效的帮助。同时,这种说话方式久而久之就成了你的习惯,成为你跟孩子互动的一种模式:你越挑她毛病,她的毛病就越顽固。”宋老师说。

  “我以前看过心理学的书,说‘孩子出问题,家长要埋单’。那我以前的行为是不是伤害了孩子?”

  “我并不完全认同这个观点,因为父母的出发点都是好的,爱孩子的心都是毋庸置疑的,只是表达爱的方向偏了,只要把方向调整过来,还是好父母。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的任务就是要让父母看到自己日常并不注意的方式,因为这些方式非但帮不了孩子,反而会伤害她。等你觉察到这个问题后,我再帮你想办法调整。”宋老师说。

  温馨提醒:心理学有一句话:“人在愤怒的一刹那间,智商就降为零。”

  试想,当父母怒气冲冲时,当父母的智商瞬间变为零时,怎么可能把孩子教育好?所以,千万别在生气时管孩子。 

  你真的会表扬孩子吗?

  “所有人都喜欢听好听话,你整天批评孩子,她肯定不乐意。那你试过用表扬的方法让孩子不拖拉吗?”宋老师问。

  “她本来就做得不好,哪有什么值得表扬的地方啊!”

  “难道孩子每天都一成不变吗?真连一丝优点都没有?”

  “那倒不是。我以前也表扬过她,但表扬几次后,发现她对我的话有免疫力了,这方法不管用了。”

  “你是怎么表扬她的?能不能给我举个例子?”

  “比如说她有一天做作业很快,我就会说‘你今天表现很不错啊’。”

  “你这样说很难达到表扬的效果!你得想办法让你的表扬变得有建设性。比如你可以说‘你今天做作业比昨天快了5分钟呢!我相信你会越来越快’,‘我看见你今天是自己主动坐下来写作业的,妈妈很高兴’。你要捕捉到孩子一丝一毫的变化,给她表扬,给她鼓励。其实孩子根本不会去看表,看看是不是快了5分钟,但她会为你眼中看到的改变而得意,会越来越有信心。”

  温馨提醒: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后天来的。如果你想增加某种行为,就不断奖赏;如果想去掉某种行为,就给予惩罚。

  对孩子拖拉的问题,家长可尝试用此法。哪次作业做得快、做得好,不要熟视无睹,认为这是孩子应该做的,而要及时奖励,善于发现孩子细微的进步,把优点和好的行为找到并不断放大。

  这也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智慧。

  总而言之,遇到问题时,家长不是直接批评、指责、说教,而是肯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多尝试不同的方法帮助孩子,总有一天,这一辆辆“拖拉机”都会变成“动力火车”!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