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情人不一定适合你

2015年03月21日09:09  信息时报   收藏本文     

  文/刘伊

  元宵节刚刚过去,“白色情人节”即将到来,这些日子里,有情人成双成对,单身的朋友也在期盼得到一个完美情人,那么大家觉得怎样的爱人才是“完美情人”呢?不得不给大家的粉红梦想泼点儿冷水,不仅不同的梦想对应着你不同的内心需要,而且即使是心中的“完美情人”,也不一定真的适合你唷。

  “霸道总裁爱上我”?

  在控制与被控制中寻找自我价值

  关于“完美情人”你的第一个梦想是什么?很多人的回答是“高富帅且只迷恋我一人”。

  听起来很耳熟是吗?灰姑娘与王子的故事,在现代都市童话中被改写为“总裁爱上草根女孩”,看看这些年来收视率高的那些偶像爱情剧,从《流星花园》里的道明寺,到《千山暮雪》的莫绍谦,到《来自星星的你》里的都教授,到《步步惊心》里的雍正,到《何以笙箫默》的何以琛。

  这些男主角都很相似:帅——颜值很高,帅得养眼;高——身份家世高贵或者智商能力惊人;富——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就是个人奋斗已经完成原始积累。

  这样还不够,最重要的是:他们对全世界美女都不大搭理,冰块脸只对你一个人融化,非理性只对你一个人敞开,他像存天理灭人欲一样不近女色,唯独对你一片痴情。他是所有人为之仰视的男神,唯有你能看到他内心深处的创伤或者柔软,并且牢牢把握,只要你需要,他总会恰到好处地出现,不管你多么平凡。

  梦想不一定要照进现实,但不妨思考一下,这种双方背景差异极大——或者直接说,这种对方资源远远超过己方资源的爱情,究竟意味着什么?

  一些情感专家从两性繁殖的差异导致的遗传本能来分析性别与择偶策略——简单来说,她们认为,因为远古时代男性无法确认自己的后代血缘,所以倾向于广泛寻找交配机会,以增加自己基因传播的可能性,也就是说遗传因子让男人天生花心;而女性的问题是孕育与抚养后代的成本高昂,所以倾向于寻找具有抚养后代的资源以及共同抚养后代的意愿的长期配偶,也就是说为了养娃跟生活,遗传因子让女人天生就更看重“能一起过日子、过好日子”的“现实”。

  所以你看,具有生存资源“高富帅”和具有共同长期生活意愿“只迷恋我一人”的条件结合体,这成为梦中情人简直是太合情合理了。但是慢来,要知道资源配置总是相对平衡的,这样的爱情理想,或许暗示着我们的潜意识中认为自我价值不够高,只有通过控制或者被控制才能实现亲密关系。

  肯定有读者不满意了——这是什么话?那些偶像剧里的“霸道总裁”们本来就是设计出来满足女性无限膨胀的YY幻想的,拿他们做完美情人模板怎么能叫潜意识中自我价值不高?应该是自信爆表到没有自知之明才对嘛!

  那么,究竟是什么人才会乐于在“白日梦”中寻找心灵慰藉呢?通常都是自认为在现实生活中绝对不可能实现梦想的人吧——先不提这一点,重点是,爱好这一口的,一定会强调“他不管多男神多优秀,对所有人不屑一顾,也只对我一个人好,把我捧在掌心里,无限疼爱。”

  现在看出来了吗?这样要求的人,她并不相信自己足够强大,能够得到幸福,而是一定要在对伴侣的绝对控制,以及伴侣对自己和对他人态度的差异中寻找信心与安慰,如果不是万人羡慕的爱情,就无法满足她们焦虑的心灵,只有当别人都仰视的那个目标来捧高自己,才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幸福感。

  如果真的拥有了这样的情人,可以想象,这种控制与被控制的游戏会不断循环变本加厉,最后一方的暴虐与另一方的迁就失衡,关系破裂还是小事,心理上的贻害才是大麻烦。她看不到自己内心的虚弱,而会把“错误”投射到对方身上,她会愤怒地问“为什么你变了?你以前不是这样的”,也会悲伤地宣布“爱情输给了现实”——把问题推给外界、推给他人,然后自己以受害者的身份哭泣是最简单的方式,但能真正解决问题吗?

  不学会用平等开放的方式享受亲密关系,即使在小说里,也会波折重重呀。

  “女王与忠犬”?

  选个男朋友,还是养条狗

  同样是看偶像剧,也有许多观众爱上的是男二号——谁叫男主角跟女主角实在太纠结,折腾来折腾去一点儿小误会也能磨上四十集,期间还要淋个雨发个烧撞个车什么的。哪里比得上男二号温柔体贴随叫随到?呐……说起来,前些年的男二号往往是不羁浪子腹黑反派,用来衬托男主角的温柔敦厚忍辱负重,现在好像风尚反过来了,男二号们个顶个的是暖男,幽默系的、长兄系的、竹马系的、阳光治愈系的不一而足,这大概也反映偶像剧主体观众群的口味变迁吧。

  扯远了,说回来。话说如果你真的得到了一个“有求必应、随叫随到、笑脸相迎、不需要时自动消失”的情人,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在搜狐上看到一篇文章,也谈这个问题,文章提问说,当你用“有求必应、笑脸相迎、随叫随到,不要时自动消失”来要求伴侣,你是否想过对方的需求?你需要以何种回馈反赠与他方能达成关系的平衡?在爱的互动中,是激发了你们的互相付出,还是强化了你的一味索取?这样的亲密关系会给你的人格带来哪些改变?

  存在主义哲学家布贝尔认为,人与外部世界有两种性质不同的关系,一种是“我与你”的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每个人都具有他自己的内在的意义世界,“我与你”关系的特点是发自两个人内心的友谊——我和你两个人都是主体,我们互相同情、互相信任、互相理解。另一种关系是“我与它”,本应是人与物的关系,一旦被拿来大量取代“我与你”的关系,人性就趋于毁灭。而想要一个俯首帖耳的完美情人的女人们,往往把爱人当成了物,把亲密关系从“我与你”变成“我与它”,最终两人之间趋向冷淡。

  对了,挺多年以前有部港剧叫《完美情人》,讲的是女主角的爱犬“穿”成了一个男人来与她相处,忠诚、了解、陪伴、迁就、在她需要时不离不弃,在她沮丧时及时慰藉。所以你看,如果你对情人的要求不过如此的话,那么不如养条狗。

  爱情应该是两个自我边界很完整的人在一起,恋爱中的任何一方,一旦不断牺牲自己,不断妥协,没有个性边界,甚至于自我放弃,那么“我”就不复存在,爱也不可能长久。换句话说,“女王与忠犬”类型的爱情,不但难以长久,而且同样会给双方的人格带来扭曲。

  男人心目中的“完美情人”是这样的

  前面聊的是女性心目中的完美情人问题,那么男人心目中的完美情人呢?国外一家杂志近期做了问卷调查,在与数百名男士畅谈他们理想的亲密关系后,搜集了以下的“男人宣言”。相信当女人了解男人在两性关系上所面临的挣扎后,爱情也将更令双方感到满足。

  ●“当我提出她使我感到压力时,她能够欣然接受,而不指责我吹毛求疵或不爱她。我希望她能够依我们讨论的方法将彼此关系拉近。”

  ●“她能承认自己也有自私的一面,我不是唯一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她自己对于爱情的付出也有限,甚至有时她只是利用我去满足她的要求;此外,我也不希望她潜意识里隐藏着一些对男人的刻板印象及负面感觉。”

  ●“她知道沟通应该是双向的。当我们争执后能平静地讨论原因,我希望她知道我的激烈反应有部分受她影响所致。我不希望被指为是‘有问题的一方’或‘不懂如何爱人’。”

  ●“她爱的是真正的我,而不是她幻想中完美的我。我不希望自己只是去满足她的浪漫幻想,因为我知道现实并非如此,结果可能会令她更失望。”

  ●“她不会因我或我们的关系而牺牲她身边的其他事物;因为她这样做,会使我感到被迫付出多于我愿意付出的。换句话说,我希望我所爱的女人能够了解:当我付出比她期望的少,不一定是我的错。”

  ●“她能够容许我有自己的意见,不会认为我的意见不当,而强迫改变我。当碰到问题时,她能够与我并肩作战;当我们发生争执时,她能够视它为一种拉近彼此距离的沟通方法,而不会认为我提出问题是在找麻烦。”

  ●“她不会过分要求我超越自己的能力去令她快乐。我也不希望她改变自己来迎合我,并希望我为她的牺牲负责,她不要只告诉我对我们的关系有任何不满,而是要提出一些如何改善的方法。我不希望老是得猜测她的想法,现在她是否不高兴?当问题出现时,被告知它的存在是不够的;我更希望她与我一同解决问题。”

  ●“我也许是比较自我的人,但我不希望我的动机被误会;更不希望当我有甚么做得不恰当时,就被认为是不重视这份感情。”

  ●“她能够给予我所希望得到的;而不是她希望我得到的东西。”

  ●“她不会过分高估或低估我,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有优点亦有缺点,我跟她一样也有脆弱的一面。”

文章关键词: 完美情人爱情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