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名医齐聚,畅谈百姓健康。各位新浪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关注由新浪健康和医学论坛网共同为您直播的《名医堂》,我是崔隐墨。在直播进行的同时,您可以通过互动平台给专家提出问题。帕金森症是中老年杀手,我们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和我们的伟人邓小平,都是受帕金森症的困扰,明天是世界帕金森日,今天我们请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建国教授,首先认识一下张教授。张教授您好!
张建国::你好。
主持人::我听说有一位徐太太,最近和以前不太一样,手抖的特别厉害,她以前特别爱出门,现在门不敢出了,觉得腰酸背疼的,见过徐太太的人都说她像变个人似的。目光呆滞,有时不愿意说话,脸跟木头似的,家人以为得了脑血栓,去医院检查没有脑血栓,医生诊断为帕金森症,徐太太有没有得帕金森症?
张建国::症状看像帕金森,详细检查要到专业机构,到医院进行系统的一个检查。你刚才讲到的,比如说像她目光呆滞,帕金森有一个名词叫面具脸,她主要是面部肌肉僵硬。
主持人::始终一个表情,感觉像戴着面具似的。
张建国::帕金森症状是几个,一个是肌肉僵硬、僵直,包括全身各个方面,肢体、胳膊、腿。面部也是一样的,它有表情肌,这样的肌肉出现僵硬,会出现面具脸。
还有你刚才提到的症状手抖,震颤,这也是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像她走路比较缓慢,运动缓慢也是一个症状。当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可能还出现平衡的问题,像这些主要都是帕金森的运动症状。像刚才讲到的震颤、僵直、运动缓慢还有平衡障碍。
主持人::徐太太有可能是得了帕金森?
张建国::有可能。
主持人::我们平时一提到帕金森症,就想到大部分人手抖的很厉害,跟我们平时发烧了,或者说冻着了那个抖不太一样,它是有怎么样的一个状态去形容它呢?
张建国::帕金森症震颤一般称为静止性震颤,有一种震颤叫意向性震颤,当接近于目标或拿什么东西时,抖的很厉害。有的像搓药丸一样,抖每秒4-6次有节律的。
主持人::以前一想到帕金森是抖,僵直、面具脸、行动缓慢都是帕金森症的症状,什么叫帕金森症?这到底是什么病?
张建国::帕金森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疾病,大脑出了问题,大脑负责运动的分两大部分,一个是椎体系统,一个是椎体外系。在我们国家,到目前为止,帕金森病有个流行病学的资料显示,65岁以上的人群,帕金森病的患病率2.1%非常高,它的发病率还是很高的。
主持人::除了中老年人,有没有年轻人会得这种疾病?
张建国::年轻人得个别是家族性的。我要说到第二个原因遗传的,不是显性基因遗传,这种情况也有属于散发。一般情况下,比如这个家族父亲得这个病,多数情况下子女不会得这个病,没有明显家族的遗传。
主持人::它是隐性的有可能携带。
张建国::可能有遗传易感性,父亲有这种病,子女得这种病的可能性比别人多一些,并不一定发病。这种遗传属于多基因的,不是某一种因素决定的。
主持人::尤其是北方人都有这种经历,十年、二十年没有发病,是不是不会导致帕金森?还是说他有这种隐患,到了50岁、60岁以后还有发病的可能呢?
张建国::有过这个经历以后,不敢说很早发病,也不能说以后不发病,这个是不好说的。
主持人::像我们以前曾经住过这种平房,有过生炉子经历的人,都有一氧化碳中毒的经历。
张建国::它只能算一个诱发因素。
主持人::让张教授今天给我们吓了一大跳。比如我们有诱发因素,比如在父辈中患病的人,或者有曾经接触污染源,或者说曾经服用过一些药物,我们怎么样让身体更健康,远离帕金森病呢?
张建国::帕金森预防没有特别针对性的方法,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但这种健康有规律的生活,比如说远离一些污染,包括自己的生活很有规律,可能对减少帕金森病的发病,应该说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主持人::目前来说,帕金森病在治疗情况怎么样,能治愈吗?
张建国::很遗憾到目前为止帕金森病没有根治的方法。
主持人::但是可以控制。
张建国::对。目前所有治疗方法是改善病人的症状,现在没有证据证明,我们有一种方法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这个也没有特别明确的一个证据来表明。
但是,我们现在有一些方法,可以提高他的生活质量,把他现在出现的症状减缓到最低,或者得到明显的改善。
主持人::一般通过服药或者手术能够改善他的症状是吧?
张建国::这两种方法,是目前医学上治疗帕金森最主要的方法,药物和手术两种方法。
主持人::什么样的病人选择药物呢?
张建国::这两种方法不矛盾的,患有帕金森的病人,这两种方法都可以选择的。在早期不需要手术的,可能通过药物治疗,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也有的刚得病的早期,甚至可以先不吃药,不影响生活,症状也不是很明显,也可以暂时先不吃药。
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这个时候可以应用药物,但是最早他不用药物也得注意一些饮食,包括一些方面的健康,规律生活等等也是很重要。
主持人::他应该注意什么呢?比如说饮食,在病情比较轻的时候早期,在饮食上应该注意什么?
张建国::在饮食上不要食用刺激性特别强的食物。
主持人::比如辣的。
张建国::对,比如辣的,吃一些易消化的,这样的病人胃肠道功能会减弱,吃易消化的,要补充一些营养,包括维生素、蛋白之类的物质。因为帕金森性病人,是一种消耗性的,这样的病人营养补充必须跟得上。
主持人::像刚才说的徐太太,虽然行动缓慢,但她一直在抖,有一种运动叫被动运动,可能自己没有主动运动,通过按摩刺激被动运动。像病人抖的情况,是不是也属于被动运动?
张建国::肌肉有伸肌和屈肌,它们之间是矛盾的,同时起作用的情况下,会出现震颤抖动。这种情况是被动的运动,帕金森病人,包括肌肉的僵直也是,所以是一种消耗性的。所以帕金森病人多数比较消瘦。
主持人::在补充营养的时候,像您说的我们要注意吃易消化的,是不是摄入量也要注意比一般人多一点呢?
张建国::营养能跟得上我觉得就可以。
主持人::没有必要保持不要消瘦。像您刚才说的帕金森症,在早期的时候症状不是非常明显,不影响生活质量的时候,我们可以先不服药。是不是说帕金森症,单纯有一些外在的样子,但是它在内部,在病理上人体没有太多的变化?
张建国::帕金森的一个表现是这样的,它就是说当发病之前,目前的检测手段是无法检测出来的。但是,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出现了临床的症状,我们就可以诊断是帕金森病。那么在早期,我们是通过一些检查明确的,所以在预防上也没有特别针对性的方法。
主持人::现在已经有网友通过我们的互动平台,向张教授提出一些问题。第一个网友提出问题跟饮食有关系。
网友::听说帕金森病患者需要适度的低蛋白饮食,请问低蛋白要低到什么程度呢?如何去控制?
张建国::实际上低蛋白饮食是这样的,吃帕金森药物要和蛋白有一个竞争的作用,我们一般建议在吃药和吃蛋白食物的时候,在吃饭的时候,它们要间隔开来。间隔期间应该是大约一个小时以后。
主持人::饭前一小时先服药。
张建国::或者是饭后一小时再服药,避免它们之间食物和药物竞争,特别是蛋白。所以有些病人吃药的时候,喝点牛奶,发现药物怎么不起作用呢,实际是是药物牛奶的蛋白互相竞争,抵消掉了。必须保证足够的蛋白,吃药的时间吃饭的时间,摄入蛋白的时间应该有一个间隔。
主持人::要注意至少间隔一小时,或者在饭前一小时,或者在饭后一小时进行服药。
网友::我奶奶、爸爸、姑姑都患有帕金森病,奶奶将近90过世确诊为早期,我的爸爸相对比较厉害,抖的比较厉害。这种病遗传几率怎么样,能防治吗?我38岁,目前身体很健康,我应该怎么做?
张建国::像这种他有明确家族遗传的因素这种是比较少见的,这个家族遗传性,这种情况他得帕金森病的几率比其他人高一些。但不一定保证发病,保持良好的健康的心态,包括良好的饮食、睡眠等等,避免毒性物质的作用,我想有可能不发病。
主持人::我想问您,像这样一个家族可能因为生活习惯比较相同都发病,会不会跟他们的饮食也有一定的关系,可能应该注意一下,是不是有特殊的饮食习惯导致帕金森症?
张建国::目前没有从饮食方面有这方面的证据说,某种饮食引起一些疾病,但是有一些环境因素倒是有可能。比如说这个家族或者是这个居民都接触某一种毒性物质,可能这种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会高,这倒有可能。
主持人::所以可以回家想一想排除一下。
网友::性格和帕金森病有没有关系?
张建国::没有直接关系,流行病学资料调查发现鳏寡孤独的老人得帕金森的几率比较高,长期压抑这样有一些影响。
主持人::这样可能符合您刚才说的,没有一直健康快乐的生活。
张建国::生活态度方式也是有关的。
主持人::我们更多控制自己的心情,管理自己的情绪,让自己高高兴兴的生活,很多疾病就远离了我们。
网友::我夫人46岁,精神集中时手会发抖,请问这跟帕金森有关系吗?
张建国::这个应该不是,正常人紧张的时候都会有抖的情况。比如说劳累或者紧张都会有的。
主持人::比如说上台讲话的时候,很多人腿抖的特厉害能看出衣服在抖,所以这个网友您夫人可能跟帕金森没什么关系。
网友::手端东西有点抖,无论左手和右手,这跟帕金森有关系吗?
张建国::这个不能说是帕金森。因为帕金森从一侧肢体一只手或一只脚开始,几年发展到对侧。比如他右手端东西抖,左侧也抖肯定不是帕金森。
网友::49岁,女,当关注问题集中时,自己没有感觉,头晃几下,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张建国::这跟刚才讲的那种情况是一样的,由于紧张。严重的,意向性特发性震颤。当你注意力集中接近于目标的时候,可能有些抖,当然这个程度是差别很大的,只有特别严重的,考虑特发行震颤。如果轻可以忽略不计,精力集中时有一些。
主持人::我们说帕金森病时,看到一个词,叫“开关”,什么叫开关效应呢?
张建国::要讲一讲帕金森药物应用情况,我刚才也提到了,帕金森病的早期,是应该用药物治疗的,药物治疗应该说现在药物的种类也特别多,这些药物对帕金森的症状的改善,应该说早期还是非常全面的。有的时候你用完药以后,病人像正常人一样,一般这个大约持续有几年的时间,四、五年的时间。有人通俗把这个比喻成蜜月期,蜜月期是最甜蜜的,也就是说最好的疗效。
病人在早期保持很好的状态持续很长时间,即使说这样用药,他到一定阶段,也会出现一些药物的副作用。即使你增加药物,他的症状改善不如以前了,而且会出现一些像你刚才提到的,像开关现象。
什么是开关现象呢?当药物起作用的时候,他就能活动,当药物不起作用了,他就完全动不了。就形象的比喻成像电灯开关一样。
主持人::开了就好了,就可以运动自如。
张建国::有的病人开关现象特别规律,每天几点几分,他到那时候关机,关住了,然后又到几点又打开了,对病人来讲是很痛苦的。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好多病人可能在关期的时候做好多事情,躺在床上静静的等待关期的到来,这是药物的副作用,药物用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关期阶段,病人是非常痛苦的。
主持人::特别规律还好一点,像您说的看到点了等着关期的到来,有没有病人关期不是很规律的?
张建国::跟病人用药的情况,跟病人的情绪都有关。
主持人::如果我在外面走路,突然关住了怎么办?
张建国::这还是非常危险的,毕竟它还是有规律的。除了这些情况,还有一些其它的并发症。比如说像“剂末现象”,剂末不是说我感觉很孤独很寂寞,而是剂量,药物的剂量到了末期,病人感觉很难受。还有异动症,药物过量,他控制不了自己的身体,手舞足蹈一样,这个就是药物过量,这样的病人很难受,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这些都是药物的副作用。当疾病到这个阶段,可以考虑手术。
主持人::帕金森病患者,是不是对病发现的越早越好?
张建国::当你出现这些症状,病人肯定到医疗机构诊断什么病,早期发现对于治疗肯定有帮助的,而且有规律的治疗。
主持人::其实我们生活中,很多人会对不太在意自己身体的改变会忽略掉。比如说我们同事眼部抽搐,都好多年了他也没有认为这个需要就医,他觉得没有特别多的影响生活。帕金森病的病人,因为很缓慢它的发展,会不会早期只是手抖,他觉得自己累了没有去医院进行检查。什么样的病人应该去医院进行检查,排除自己得了帕金森病呢?
张建国::好多病人最初手偶尔抖一下,但一开始不太在意,觉得可能是劳累什么情况,逐渐发现这种情况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重。他可能这个时候才去就医,这种情况下,通过包括了解一些病情,包括一些检查,可能会对早期诊断是有帮助的。
主持人::如果他发展到后期,像您说的只能进行手术治疗,现在目前手术的效果怎么样?
张建国::现在目前外科治疗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有两种,一个是破坏性手术,也叫毁损手术。这种方法实际上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一个历史,逐渐逐渐的从最初的破坏副作用很大,到现在相对好一些。但是尽管如此,这种破坏性手术,毕竟它是不符合人的生理,所以这种方法逐渐被另外一种手术取代,这种手术就是现在所说的脑深部电刺激手术,也称之为脑起搏器,这种方法是近十几年来外科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
帕金森治疗的历史是很长的,在早期药物和手术是交替的,而且效果都不理想。到了六十年代左旋多巴类药物出现以后,应该说对帕金森病治疗的一场革命,这个药物对帕金森治疗效果特别理想,病人吃完药以后像正常一样,当时外科手术几乎销声匿迹了。
到后来发现,药物应用到一定阶段以后,像我刚才说的,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并发症,即使增加药物,有效的时间在缩短,药物的副作用在增加。这个时候外科手术重新崛起,现在就是应用脑深部电刺激,也叫脑起搏器,这种方法被誉为帕金森病治疗的又一个里程碑,对帕金森病症状治疗非常全面,符合人的生理的,也得到了公认。
主持人::您说的两种手术,第一种我不太明白,是不是把有病灶的部分去除。
张建国::是给它破坏掉。
主持人::第二种是调节,像心脏按个起搏器让它健康的工作,脑部也是通过刺激,让它继续正常工作。您能演示一下,是怎样的状态。很难想象,因为颅骨还能用起搏器来进行刺激?
张建国::在体内植入一个仪器,这个仪器分三个部分,选一个靶点,把电极植进去,在胸部埋一个刺激器,和电极联在一起,三部分组成硬件部分。我们可以看一个图,这是一个人的大脑,现在显示协调运动的环路,这两个红色的部分,相当于一个核团,丘脑底核要植入到这个位置,通过高频电刺激,一闪一闪表示刺激放电,来控制帕金森的症状。
这个装置这个仪器,由电极植入到脑内,包括这两条线,还有胸部的刺激器,这三部分组成的脑深部电刺激的硬件部分。
主持人::胸部的外接刺激器等于控制电源。
张建国::相当于开关。
主持人::是实时刺激还是每天有定时开关?
张建国::是实时刺激,但是它可以开关,当不需要可以关闭。帕金森病的症状是随时存在的,关掉他会很难受。
主持人::实时开着的。像心脏起搏器一样,治疗一段可以摘掉,还是终生的?
张建国::帕金森病是终生疾病,想控制症状,外科仪器的角度来讲,必须应用这种方法。目前的方法,这个刺激器是有坚持的,需要更换电池,需要更换刺激器。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可充电的,也可以外部供电的,这是未来有一个好的前景的,可以通过这些方法,使手术也好,或者治疗上,更便捷,效果更好。
主持人::如果进行了这些手术以后,应该做一些什么样的康复治疗吗?
张建国::这种手术按理来说,应该说帕金森的这种手术,应该属于微创手术创伤比较小,对病人的损伤比较轻。病人术后一般在一周左右可以出院,术后也没有特殊的像一种大手术那样。但是这样的病人术后,也得需要家人照顾,别有什么摔伤,生活规律这样的情况。
主持人::头部的伤口是不是始终不能愈合?
张建国::是愈合的。这些东西全在体内,不是裸露在外面。可以摸得到。
主持人::洗澡、洗头会有影响吗?
张建国::不会有影响,别做剧烈的运动,一般不会有大的影响。
网友::帕金森病吃了美多巴,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怎么办?还能再吃吗?
张建国::美多巴药物长期吃量比较大,确实会出现一些幻觉,像老年人确实出现一些幻觉。有的情况可以调整一些帕金森的药物,比如说可以减少美多巴的用量,或加其它药物。另外病人如果有精神症状,可以吃一些精神类的药物,可以做一个缓解。
主持人::再去对症吃另外一种药物。
张建国::对,吃一些精神类的药物,像氯丹平等。
网友::手抖特别下午比较严重,有时上下牙抖,这属于什么症状?
张建国::手抖还得了解手抖具体的情况,是紧张的时候还是安静的时候,还是去在拿东西做精细活动的时候手抖要了解一下。牙抖是不是伴有嘴唇的抖,还是单纯的牙抖,牙抖这个情况比较少见。这种情况还得进一步的了解,到正规的医疗机构看一看,比如有多长时间了,还是经常出现。
主持人::在早期会有有规律的吗?比如每天几点钟有抖,过了这段时间很正常,第二天又会发生。
张建国::对于人来讲,像这种症状出现,晚上下午比早上要严重,这也是帕金森症的特点,像他是否有诱因,比如劳累,这还要考虑一下。
网友::我母亲今年80岁,两年前发现她聚精会神的时候,头不自觉的摇晃,看过医生,医生说没有事,请问这是震颤麻痹症吗?需要治疗吗?
张建国::我们说的震颤麻痹一般指帕金森,她这个不是,可能是一般老年性的震颤。像这么大年纪80岁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很正常的情况。
网友::听说目前有一种特别的方法,就是根据自己能否骑自行车,可以判断是不是患有帕金森病,这种诊断科学不科学?原理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简单易行的小方法,帮助自测自己是否患有帕金森病?
张建国::这种方法不科学,帕金森病到一定阶段不仅不能骑自行车,并不是说骑自行车是一个标准。当他轻的时候也可以骑自行车。
主持人::当不能骑自行车的时候,已经不需要这种方式检查了。有没有其它自测的方法?
张建国::当你不发病的时候检测不出来,当你发病的时候,这时有很明确的症状能够发现,也有一些诊断出现一些误诊早期也会有的。
网友::女,76岁,帕金森16年了,药物的副作用大不吃了,但是震颤很厉害现在如何治疗呢?年纪大了手术有风险吗?有没有保守的方法?
张建国::这个病例她应该是典型的帕金森,因为她曾经用过药,可能也效果不错,而且有10几年的历史,应该诊断没有问题。实际上她应该适合于手术治疗,手术是最理想的对她来讲,对于这个震颤,或者其它的症状改善很明显。
30号召开一个全国内外科专家DBS这种手术,脑起搏器也叫DBS手术,为这个手术制定一个标准,一个共识。在这个里边,我们特意提到了一个年龄的问题,这个年龄一般是在75岁左右,75岁以下,如果身体状态可以,比如说没有其它严重的疾病。比如说像严重的三期高血压,严重的糖尿病,或者有一些精神的一些痴呆等等。那么他是可以放宽到80岁左右。
所以如果这个病人身体状态允许,她是可以考虑接受这种治疗,当然她得需要到正规的医院去进行系统的评估、评价,看看是否适合于手术。
主持人::看看她的身体状况,来决定是不是接受手术。还是有可能的,效果比服药好得多。
网友::记忆力减退总忘事,这算不算帕金森病的征兆?
张建国::这个应该不是,因为帕金森病只有到了很多年特别严重了中晚期,可能会伴有一些记忆力的减退,一般的帕金森病人。
主持人::前期不会。
张建国::对。多数帕金森病人,虽然肢体运动困难,包括前期的症状,但头脑特别清楚。有些人帕金森病人很痛苦,大脑很清楚,但控制不了肢体活动。
主持人::这位网友是中青年的通病,可能工作压力很大,我们生活节奏特别快,很多人觉得自己记忆力减退总忘事。
张建国::每天忙的事太多,可能要注意点休息这些。
主持人::让自己控制生活节奏,您可能就觉得记忆力减退已经缓解了,也不用怀疑到这么严重的病症上。
网友::请问抑郁症几年之后会不会转为帕金森?
主持人::我觉得他这个担心可能忧虑也挺重的。
张建国::没有证据说明,由抑郁症转到帕金森,这个应该不可能的。
主持人::因为两者应该没有什么关系。
网友::在精神集中的时候,头老晃,这是怎么回事?
张建国::刚才有几个网友谈到这个问题,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可能会有静止性的震颤,这个也有一些像老年人,我们也叫老年性震颤,或者叫意向性震颤,这属于良性震颤,不用太在意。也有特别严重的,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效果也可以。
主持人::对这种震颤也是很有帮助的。
张建国::电刺激手术,脑起搏器也叫DBS手术,对震颤效果非常好,对其它症状改善也非常明显。
主持人::不是帕金森症的震颤也可以做这种手术。
张建国::对。这个方法在国外,1987年法国的医生,他首先用这种方法治疗震颤获得良好效果,然后治疗帕金森取得很好的结果,所以他对特发行震颤,也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而特法震颤,内科没有特别好的药物治疗,而外科这种电刺激方法,倒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网友::我母亲73岁,现在右臂震颤,日趋动作变大,现在吃美多巴感觉效果不佳,有没有好的医疗方案和对症的药物。
张建国::首先明确她是特发行震颤还是帕金森。如果是帕金森,她有的时候对药物是有效的,也有个别的对震颤效果不明显,如果是特发行震颤,吃美多巴是没有效果的,她不论是哪一种病,做手术都会取得好的效果,对震颤的控制还是比较满意的。首先得明确,是帕金森还是特发行震颤。
主持人::看您吃这个药对症状有没有作用,但我们都可以选择手术治疗震颤。
张建国::对症状改善。也有一种,比如说像这种帕金森,原则上吃药是有效的,他才是帕金森。这是原则上,一个普遍的规律,是帕金森病,他吃药是有效的。
主持人::像吃药无效,需要进一步检查。
张建国::进一步确诊。
网友::男40岁已经得帕金森6年,现在服美多巴和中药治疗,美多巴一天3克,每天腰脚疼痛,现在比较正常和以前差不多?是不是有的医院进行干细胞移植,这种方法可不可以治疗病情?
张建国::药物有效,说明对他的诊断可以。这次定的标准,五年以上都可以考虑外科治疗,通过电刺激手术,他有六年的时间应该是可以的。这种电刺激治疗,也就是说DBS治疗,是国际供认的非常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干细胞治疗,目前在实验阶段,国家还没有批下来,对临床治疗帕金森病有疗效,所以这个还不是确切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不宜推广的。而且现在国家也没有允许,干细胞来治疗帕金森。
主持人::现在有些机构尤其是美容机构,对干细胞是夸大其词,认为是包治百病,听了您的介绍,我们还是需要针对症状来听我们具体医生的嘱托。
张建国::干细胞可能对某些疾病的治疗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也可能FDA,或者咱们国家有一些允许。但治疗帕金森目前还没有。
网友::50岁,男,平时总是手抖动切菜有点困难,医生说比较轻的帕金森病,请问吃什么药能够控制住抖动?
张建国::帕金森病治疗的药物有好多,而且近几年几十年的发展,药物的种类也特别多。像左旋多巴类,包括美多巴或者是西宁等等,这是帕金森病治疗的一个主要的药物。当然氧化酶抑制剂,像这种也有,像柯丹等等情况,安坦、森福罗等等都是可以,在不同阶段建议吃不同的药物。
网友::帕金森史五年,僵硬站不稳,这种情况适合DBS手术吗?手术有什么风险?
张建国::因为是这样的,五年的时间,僵直这个我能够理解,没有震颤也是有这样的情况的。站不稳,他是因为僵直的原因,还是平衡的原因,如果因为僵直首先明确诊断,因为帕金森手术我需要强调的是,帕金森病手术,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有两点非常重要。
第一点,必须诊断是帕金森病。另外一点,就是说我这个手术,这个电极植入的打点非常准确,这两点是手术成功最关键的两个因素。
你可能会问,不是帕金森难道是别的疾病吗?实际上跟帕金森症状相似的还有一些叫帕金森综合症。这里边包括很多其它的一些,像多系统萎缩,皮质机理变性等等,这些疾病可能症状像帕金森,但是对于帕金森的一些药物没有好的效果,而且它的病情发展也很迅速,而且愈后也不是特别理想,要区分开来。首先我们要明确他是不是帕金森。
咱们回到这个病人的身上,他的僵直这是帕金森的症状,他如果只有五年,假如说平衡出现问题,那就不一定是帕金森病,因为帕金森病的平衡,可能会在中晚期出现,比如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出现,而他五年,假如说要有平衡的问题,就要考虑是不是帕金森。
但是他如果是僵直引起的站不稳,有可能是帕金森,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主持人::如果不震颤,也可以考虑DBS手术吗?
张建国::DBS对帕金森的运动症状,我刚才讲到了震颤、僵直、运动慢、平衡都有效果,其中对震颤、僵直、运动慢、平衡效果都非常好。
主持人::很多病友有这种担心,想问这种手术有没有风险?
张建国::任何手术都是有风险的,但是这种手术在神经外科,手术风险算比较小的,而且属于微创手术。因为它不是开颅的是钻孔,把特别细的电极植入到脑内,可以想像它对脑组织损伤非常轻。但是任何手术都是有风险的,这个手术最大的风险我们担心怕出血,出血的几率非常低,在1%以下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其它的一些副作用也有,但是一般的都是比较轻的,多数都能恢复。
网友::女,80多岁,平时会有震颤,不太影响生活。可是夜晚因为牙齿打架睡不着,非常影响生活。请问这是不是帕金森病?现在需要怎样治疗?
张建国::还是刚才讲到的问题,了解她病史的情况,伴不伴有其它症状,要和帕金森还要和震颤来区别,毕竟她是临床表现的症状。
主持人::80多岁也有可能因为年龄的原因引起的震颤。
张建国::对,老年性震颤,这个年龄做手术风险比较大,可以用药物治疗。
主持人::说到药物治疗,很多帕金森病人,都会有睡眠障碍,这是不是帕金森病的一个现象?
张建国::睡眠障碍,对于帕金森病人尤为明显。每个人在睡眠当中,是不停的在动,而且尤其是老年人本身睡眠比较少比较轻,帕金森病人,他运动是困难的,所以当他熟睡以后,他身体动困难很困难,他很容易醒,一个入睡比较困难,另外睡的时间短容易醒。
主持人::不是睡觉被碰醒了,吵醒了,是自己不能动反而醒了。说到病人的护理问题,是不是有人专门照顾他,晚上给他翻身对他有好处吗?
张建国::老年人睡眠比较轻,你给他帮他动的时候,有可能影响他的睡眠。但是老年人在睡眠当中,他可能有一些比如起夜,或者做什么活动,这时候他自己很难,这时确实需要人帮助。
主持人::帕金森病会影响他的语言功能码?
张建国::会影响的。
主持人::如果晚上他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他可能需要近距离的,或者我们用一些什么手段,能够帮助帕金森病人,及时找到能够帮助他的人。
张建国::帕金森病人影响到语言是非常非常严重很晚期了,但帕金森病人,他多数可能多多少少会影响到语言。主要是声音的低沉,会影响一些。
主持人::声音会越来越小。
张建国::对。
主持人::我记得有人说帕金森症病人,写字也会越来越小。
张建国::字越写越小,有时门诊看病人,让他写几个字,因为他动作越来越少,开始写的很大,尽量习惯性的字写的越写越小。
主持人::您说一排字,越写越小,也是发展到比较后期的现象。
张建国::他肢体僵硬运动缓慢的表现。
主持人::在前期会有这个状况吗?
张建国::前期也会有的,比如一侧肢体出现症状,比如右侧写字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这个情况,到中晚期表现更明显,到晚期有的病人写不了字。
主持人::可能控制不了手。我们听到一种说法,多喝茶,尤其多喝绿茶,对帕金森症状有帮助,不知道有没有科学依据?
张建国::患上帕金森,即使喝绿茶,也没有特别有效的改善方法。有一种理论,早期预防帕金森,可能说包括喝咖啡、喝茶,可能会一种刺激作用,可能会得帕金森相对少一点,这只是一个说法,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个也不是一个绝对的。
主持人::经常刺激着大脑,让大脑处于一种比较兴奋的状态。我发现有时候,经常强记一些东西背一些东西,对大脑也是一种刺激,如果我们常常不用脑子,包括身体不运动了,可能对身体和对大脑都没有刺激,可能它的功能就会慢慢的稍微有一点减退。
张建国::实际上用脑的健康非常重要,并不是说你用脑过度就好,也不是说不用脑就好,有一个用脑健康的问题。
网友::男,70岁,帕金森发病三年了,问题一,有人建议帕金森病人抽烟,说尼古丁可以促进脑内多巴胺分泌,有人建议帕金森病人多吃蚕豆,说蚕豆中有丰富的天然多巴胺芬是不是可信。第二,有人说到绿茶治疗帕金森,有新的进展。第三,帕金森病人在运动时需要注意什么?
主持人::网友一下提出三个问题,我们先说第一个问题,抽烟和吃蚕豆的问题。
张建国::刚才讲到了包括喝茶、喝咖啡包括吸烟,也有这样的现象,说吸烟的人,可能相对得帕金森的相对少一些。
主持人::可能得这个少一些,得肺部疾病的几率大一些。
张建国::利大于弊,不提倡吸烟这种情况。当你得了帕金森,再吸烟也没有用,不是说你不得就吸烟,当然这个副作用挺大的。帕金森病人运动我想是这样的,帕金森病人运动缓慢不灵活,在运动时候应该适量运动而且注意安全,这样的病人容易受伤,容易摔跤等等这些情况。对于帕金森病人的运动,应该是适量的。但运动是应该的,但要适量而且要注意安全。
主持人::有没有什么运动是比较适合帕金森病人的呢?
张建国::可以做一些非剧烈性的,比如打太极拳,或者是散步,慢的活动慢跑等等,相对安全一些,动作不要太剧烈的一些可能会好。
主持人::他刚才提到了吃蚕豆的问题,像蚕豆,其它的饮食有没有什么一些?
张建国::没有特殊的食谱对帕金森有特殊的作用。
主持人::应该饮食清淡、易于消化,营养丰富。
网友::08年被确诊为帕金森,现在双手颤抖两腿僵硬反映迟钝,06年去过您的医院说可动手术,由于一些原因没有进行手术,现在有没有什么新的进展呢,如果动手术需要多少钱?
张建国::像他到这个阶段,应该首选还是考虑外科手术。当然目前,现在外科治疗的这种方法,价格还是相对比较贵一些,双侧手术大约是在20万左右。
主持人::还问到了中药现在效果如何?
张建国::中药是这样的,没有特别有效的一种中药的一种方法,就是说很明确某一种药物,对他的帕金森有明显的治疗。
主持人::很多网友可能还有很多顾虑,其实像您说的,如果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排除顾虑选择手术。
张建国::这是有效的方法。
主持人::这个方法对他们病症的帮助最为有效。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一一的回答观众朋友的提问了,非常感谢张教授做客我们的演播室。同时我们的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名医齐聚,畅谈百姓健康。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张建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