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是上海肿瘤宣传周,各类肿瘤发病率的数字撬动人们的神经。而就在此时,4月15日,英国传来一则让人振奋的消息:根据当地媒体消息,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万能”抗癌疫苗,据说这种疫苗可以阻断包括胰腺癌、肺癌、胃癌等在内的“所有肿瘤”。这种新型药物处于人体试验阶段,有望在两年后面市。
昨天,记者就这一“万能抗癌疫苗”联系沪上专家时,有些专家已从媒体上获得这一消息,有的则属于首次听说。他们的反应相当一致:“这事还不太靠谱”。“抗癌疫苗是未来肿瘤治疗的方法之一,但结合目前英国媒体的报道以及癌细胞自身的特点、抗癌疫苗的研制难度来看,抗癌疫苗面市的可能性不大,所谓万能,更是不太可能。”
抗癌的“革命性”突破?
4月15日,英国《每日邮报》爆出抗癌治疗方面的“革命性”突破,称科学家研制出“万能”抗癌疫苗。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该疫苗的工作原理是:不是自己出马去“杀”癌细胞,而是调动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去和肿瘤斗争。
“疫苗可以激发人体免疫系统,让它去寻找、摧毁一种端粒酶。这种酶在许多癌细胞中大量存在,它促使癌细胞在人体中生长、蔓延——让癌细胞繁殖、正常的健康细胞死去。”报道称,这种酶是令人类对癌细胞束手无策的原因之一。
临床试验中,英国科学家将疫苗应用于1000名胰腺癌晚期患者。要知道,在众多癌症中,胰腺癌被誉为“万癌之王”。最新资料显示,经全球科学家40余年攻坚,胰腺癌生存期没有明显延长,确诊后平均生存期仅6个月。
对于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而言,胰腺癌细胞是“隐形的”,即免疫系统发现不了它,但是这种新疫苗可以“定位”胰腺癌细胞中释放出的端粒酶,追踪到它并调动免疫系统予以反击。参与研究的英国利物浦大学教授内波特莱姆指出,由于健康细胞中这种端粒酶含量较低,因此能够“躲过”这场由疫苗引发的“反击战”——这是针对以往癌症治疗过程中,癌症药物在“杀”癌细胞的同时,也“杀”健康细胞,结果“两败俱伤”,患者甚至在治疗过程中就去世了。
这一研究团队还指出,这种疫苗不仅能治疗胰腺癌,还能治疗胃癌、肺癌、皮肤癌、肝癌、乳腺癌等“所有癌症”,因此誉之“万能”,且没有呕吐、掉发等癌症药物的常见副作用。
专家:消息来源“不可靠”
根据报道,“疫苗将在2013年面市”。一切听来都是一次“革命性的人类抗癌突破”,不过,当记者向国内肿瘤专家求证时,他们的观点惊人的一致:“这事有点不太靠谱”,有专家甚至直言:“绝对扯淡”。
“这则消息是由大众媒体发布的,至今未在专业期刊、文献上发表,信息来源不太可信。”上海胸科医院肺内科主任医师、肺部疑难杂病诊断中心主任顾爱琴教授告诉记者。已经在网上看到这一消息的上海市抗癌协会委员、上海市胃肠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长宁区中心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徐幼龙也有同样感受:“作为医学专业研究,如此发现应由专业期刊发布,而大众媒体发布的消息只能作为给老百姓了解的、未来的一种癌症治疗方向。”
剔除消息来源,专家分析,在没有看到完整学术报告前,仅凭这则消息来看,这种所谓的“万能疫苗”说法存疑。
“全球癌症疫苗研究已经有10-20年的历史,之所以至今没有一种成熟的、疗效显著的抗癌疫苗,最大的难点在于科学家找不到肿瘤细胞和健康细胞的本质区别。”上海第六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姚阳教授有20年肿瘤临床治疗经历,他向记者解释,要找到这种“本质区别”,就要摸清癌细胞的生存、生长、防止方式,从而找到“杀”癌细胞的致命性方法。“这就好比你要弄坏一辆汽车,如果只刮坏了汽车外壳,汽车照样能开,只有捣毁发动机、轮胎才行。”找到癌细胞和健康细胞的“本质区别”,更意味着在“一击即中”癌细胞的同时,不至于“误伤”健康细胞。
但找“本质区别”相当难,这是一个困扰全球的医学难题。徐幼龙告诉记者,癌细胞不像病毒、细菌这些“人体外来物”,人类已经摸清了不少致病病毒、细菌的生长方式,研发出抗生素等治疗手段。癌细胞是人体自身细胞的变异,这种细胞的生长规律至今无解。对于癌细胞,肿瘤专家只能用“狡猾”来形容,“科学家对它的变异原因至今不明,但又发现,癌细胞有免疫逃逸功能,免疫系统对它没辙。”“它还能识别靶向治疗。说得通俗些,靶向治疗就是在人体内设置靶点狙击癌细胞,一开始有用,但之后又发现,癌细胞有了其他通路,它不通过设置靶点的那条路。”
针对英国科学家这次爆出的“定位”端粒酶阻击癌细胞的说法,国内肿瘤专家也不认同。“端粒酶普遍存在于人体中,在没有看到学术报告前,很难信服这一新发明的疫苗。”
有进展不等于研制成功
分析这则报道,专家指出,英国科学家在延长肿瘤患者寿命方面或许有了一些进展,但是“有进展”并不等于“研制出能够上市的抗癌疫苗”。
记者检索报道时发现,主要报道媒体是《每日邮报》和雅虎英文版财经频道。在这两篇报道中,英国科学家的这项临床试验结果实际还未揭晓,如今的消息来源竟是“小道消息”。
根据报道,这个涉及英国当地1000名胰腺癌晚期患者、57家医院的临床试验设有两个对照组:一组是进行传统疗法,另一组是在传统疗法的同时接种新疫苗。报道称,“试验结果要到明年才能公布——如果结果好,疫苗有望在2013年面世。但小道消息称,一些病人确信加入这次试验能让他们的生命延长一到两年。而在早前的一些小规模临床试验中,疫苗让癌症晚期患者的平均寿命延长了3个月。”
显然,病人“自己预估”的一到两年存活期并不足信。专家指出,小规模临床试验中,“3个月”的寿命延长是有可能的,如果放在胰腺癌晚期病人身上,算是很不错的疗效。
“如果试验是真实可信的,延长3个月的生命期算是癌症治疗方面的一大进展,但是只能说是进展,这与所谓万能抗癌疫苗的突破有本质区别。”姚阳指出。
记者从国内肿瘤专家处了解到,其实,抗击肿瘤的疫苗在临床试验中一直在做,但是效果并不好,这也是它们迟迟没有面世、推向更广泛人群的原因。
专家补充,即便“万能抗癌疫苗”真的研发成功,使用费用也可能很昂贵。“以目前大肠癌的靶向治疗做个对比,患者一月治疗费是5万元人民币,如果按生存期延长一年看,一年治疗总费用得逼近100万元。药物之所以这么昂贵,是因为靶向治疗是目前比较新的治疗方法,新药走向市场的前几年价格昂贵,是因为药厂会将前几十年的研发成本都打到药品售价上。”无法想象,研发相当困难的“万能疫苗”使用费会有多高。
本报记者唐闻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