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东卫生厅:已组织专家了解激光矫视手术情况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16日07:18  新快报

  激光矫视

  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会对该技术重新评估或禁止;广州市内各大医院未见严重后遗症患者

  ■新快报记者 陈杨

  昨日,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我省引入该技术不足20年,目前市内各大医院未发现严重后遗症患者,但专家对此技术的看法不一。省卫生厅医政处则表示,已组织专家了解情况,至于是否会对该技术重新评估或禁止,将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再做安排。

  支持方 手术安全 并发症低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激光近视治疗中心主任钟敬祥教授表示,“我不知道报道所说的十多年前的手术是哪一种。最早国内做的是PRK手术(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是在角膜表面切缺,而现在做的是LASIK手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是在角膜层间切缺。”钟敬祥说,目前采用的LASIK手术安全性、稳定性非常不错,并发症概率极低,但要严格筛选病人。据其介绍,该院年均开展四五百例LASIK手术,没有发现出现严重后遗症的患者。

  作为省内及国内最早开展LASIK手术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也表示,该院自1994年开展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视,至今累计手术人数约8万例,手术并发症极少,只有极少数的病例出现近视度数的欠矫或过矫。“根据我们的经验和欧美的临床病例研究,LASIK手术的并发症即使发生,通常在术后早期,而且多能进行再处理,极少出现严重影响视力的情况。”该中心专家表示,评价一个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应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多中心临床评价,做出科学的论断。

  反对方 风险较大 不大赞同

  广东省视光学会名誉理事长、眼科专家甄兆忠介绍,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技术比较成熟,仅广州就有约20家医院开展。“我们不能否认它的优点,但在角膜上动手术,角膜组织发生变化,确实会有小部分人出现并发症、后遗症,而且这个并发症随着时间的延长会越来越多。”甄兆忠说,目前所了解到的并发症就有干眼症、夜间眩光等,也因此导致选择该手术的市民呈下降趋势,没有早些年火爆。

  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中心主任谢培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中心已接待过100多名接受LASIK手术治疗近视失败的患者,“这些失败案例都是因为在手术过程中眼角膜削太薄之后,患者眼部压力让角膜发生恶性膨出,使眼球向前凸起来后产生的。”谢培英表示,因此手术风险较大,她个人不大赞成用激光治疗近视眼。

  中立方 监管不严 技术参差

  广州某三甲医院眼科教授向新快报记者透露,该手术本身安全性较高,但由于目前开展的医疗机构很多,技术参差不齐。“有的医院为了经济效益,放宽了手术适应症,本来不必要做的也做了;有的就在消毒那关把控不是很严,留有隐患。”该教授表示,该情况还需卫生行政部门加强监管。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王乐今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强调,在国外该项手术的要求要比中国严格得多,只有近视在600度以上和两只眼睛屈光度相差悬殊才会采取该方法进行手术。“但LASIK手术引入中国后,一些医院只从经济利益考虑,不从患者的角度考虑,不对患者把关,使得这项技术在国内有一种市场化趋势。”

  回应

  省卫生厅医政处副处长孙炳刚:是否禁止要看了解到的情况

  广东省卫生厅医政处副处长孙炳刚介绍,我省开展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手术源于1994年,近两年已根据卫生部印发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将其归为“第二类医疗技术”(即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风险较高的技术)加强管理。

  “我们已关注到这个事情,正组织专家做进一步的了解。”孙炳刚表示,由于该消息讲述得并不详细,而且涉及学术问题,因此还需向专家了解及核实。至于是否会由此重新评估该技术或禁止开展,孙炳刚表示将视了解的情况再做下一步工作安排。

  链接

  不适合做LASIK手术的人群

  ●18岁以下,50岁以上

  ●眼底有病变

  ●眼压偏高

  ●患有青光眼、兔眼等眼科疾病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有眼部活动性炎性病变,如急性结膜炎、角膜炎等

  ●近视度数过浅或过高不适宜,最好控制在400度到1000度之间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激光手术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