閸掑棔闊╅崚鏉夸簳閸楋拷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北京医疗队加强灾区精神和心理重建工作

2013年04月30日10:05  北京卫生局网站   我有话说

  一到灾区,专家们就对芦阳镇14个安置点约7500人进行了摸排调研。深入到群众中间,与灾民进行简单交流,排查心理健康问题。对排查出的问题进行分类,研究制定相关方案。总结出“三大原因”、“四个特点”、“六类人群”“八条干预措施”。在需要干预的六类人群中有伤员、灾后出现精神异常者、死难者家属、亲历灾难者、救援人员、弱势群体(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专家们把重点放在确定灾区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援上。并为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建立了心理档案。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受到的刺激更大,如果处置不力,负面的心理症结会成为他们今后成长的障碍。特别是灾后8周以内如果能对灾区儿童进行及时心理辅导,可在短时间内达到较好的恢复,如果心理治疗不及时,则可能出现抑郁等严重心理问题。

  在服务方式上,要采取定服务和流动服务相结合的办法。统筹协调当地心理服务工作人员包括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等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参与到本次任务中来。在辅导方法上,主要采取评估、干预、教育、宣传相结合的办法,提供灾难心理救援服务。对灾区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及时进行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如学龄前及小学阶段的儿童,提供给他们多种玩具,开展可进行身体接触的游戏,组织多人参加的集体绘画等活动。对于中学生,安排团体讨论让他们充分抒发感情,教师或志愿者及时进行认同和鼓励。此外,组织年龄较大的孩子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参与救助他人,围绕重建家园进行资料收集和方案设计,把对灾难的经验转化为创造力方向,将利于青少年灾后的快速心理恢复。

  目前为止,北京安定医院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已完成16个临时安置点9000余人的摸排调研;完成安置点受灾群众各种形式的心理干预1500人次;对板房学校刚复课的学生心理辅导200人次;在中心广场安置点建立心理服务站1处;重症精神疾病会诊1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内容涉及震后防病、饮用水卫生和心理干预知识,累计受教育190,000余人次。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暂时没有数据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濞嗐垼绻嬮崣鎴c€冪拠鍕啈

閸欐垵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