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2013药品在评价与临床应用高峰会议-----肿瘤治疗领域专题》在广州南洋冠盛酒店举行。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主任、国家新药审评专家胡欣教授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时指出:中国老百姓很多人存在服药的安全隐患,乱服、漏服药不仅导致病人治疗效果差,同时导致药源性疾病甚至病人死亡,药物研究不充分也让老人和儿童服药缺乏安全性。
警惕药物的毒性 患者不可滥服药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包括中草药,药物中有些毒性是已知的,有些是未知的。胡欣教授说,乱用药引起药源性疾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的病例,每年不计其数。临床上由于用药不当或用药错误引起的不良事件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假药“满天飞”
虽然一直以来,国家一直在遏制假药现象,建立监督体制,并有专人监管。但一些不法商人走审批漏洞,获得审批号以后将审批内容改变,甚至一些地方媒体在替一些没有的经过严格检验的药物做宣传,但目前市场上假药还是很多,患者稍有不慎,没仔细区分清楚,便有可能买到假药。
其次是患者对药物用量控制不好
药物用量控制不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市面上大部分药物是按照成人的标准用量来配制,不适用于老人、儿童或特殊体质者。另一方面是患者不能遵从医嘱。比如随意服用一些败火药(如牛黄解毒片等)和中药减肥方。
再次是药物本身的副作用大 适应症未严格掌握
比如一些治疗肿瘤的药物,在有效率延长患者的生命已经获得临床验证,它能很好到的减缓患者的痛楚,甚至能够让部分患者治愈,但其副作用绝对不能小觑。很多肿瘤药物都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如未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危害更大。
最后是药物的相生相克性(相互作用)
不同的药是不同的特点,其药理药性也不同。单服一种药物时其副作用可能对患者自身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如果同时服用两种药物或多种药物时就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大的副作用。然对于缺乏医学知识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并不能完全理解药物特点特性,有时会将相克的两种或多种药物一起服下,从然容易导致不良事故。
漏服药导致许多慢性病患者病情难控制
美国有一段片子说,患者的依从性很重要。患者缺乏对治疗药物的依从性,往往容易导致治疗效果差,这种现象尤其体现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中。
患者的缺乏依从性表现在不遵照医嘱或者未按说明书来使用。有的患者觉得吃完药物感觉不舒服了,便偷偷的将药停掉了,有的患者是不经意间漏服了或吃错了,这对患者来说危害都很大,尤其是一些慢性疾病患者,会极大的影响到医生对该药物治疗效果的判断,从而影响病情控制。
为增加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医生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比如建立数字化的信息平台,运用电视系统来设置提醒功能等。
在国外,有好多家庭护工、家庭护士、家庭药师,目的都是为了患者能够安全合理的用药。
中国台湾地区的药师不仅在药房或医院机构的药房工作,而且深入社区,接触更多患者增加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
老人小儿用药安全问题大
针对目前老人和小儿用药不安全的问题,胡欣教授认为这主要源于研究药物机构对药物在特殊患者中的研究不充分。
目前大部分的上市药物缺乏儿童剂型,也没有注明以及用法用量。上市的药物研究大多来源于成人,通过成人的用药经验慢慢再转化到儿童或老人的用药上面,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国家。如果儿童也像成人用药一样做临床研究,非常困难,除非极个别的致命药,或者罕见疾病用药。
老年人用药也如此,以前临床医学对老年人研究,将老年人的年龄界定在60岁以上,但其实是很笼统的数据。由于现在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已经大幅度升高,80岁、90岁的老年人很多,个体间体质并不一致,用药方面也应该有所细分。
把保健品当作药物使用对身体危害大
目前市面上的保健品主要包括功能食品、保健化妆品和保健药品三大种类,部分商家为了利益过分夸大宣传其药疗作用,一些不知情的老百姓就将保健品当做治疗药物使用。胡欣教授特别指出,任何保健品都不能替代治疗药物,这也是国家卫生部反复强调的内容。把保健品当作药物使用对老百姓的身体危害大。
首先是保健品的成分与临床药物成分不同,每一种临床治疗药物都是根据研究和临床试验才上市供给患者使用,每一种药物都有针对性的治疗某一种疾病。这是保健品无法替代的。
其次,一些保健品非法添加其他成分的现象严重,比如一些药物内加入某些激素,化妆品内加入一些重金属物质,患者应用不仅不能减缓病症状,反而容易耽误病情。即使是一些健康的女性,长期使用这是含重金属的化妆品也会影响身体健康。
所以老百姓在买保健品的时候尤其不能轻信广告,而看清楚保健品的具体成分,要合理的使用国家正规机构生产验证的产品。
迷信偏方不可取
最后,胡欣教授呼吁广大患者不要迷信偏方、土方,因为所有的药物都具有“大毒”或“小毒”,在不明确药物的具体成分的情况下,千万不要随意使用。因为长期服用这些所谓的“偏方”、“土方”很容易将肾、肝等器官搞坏。
——专家介绍:胡欣,主任药师,药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北京医院药学部主任。主要从事医院药学研究和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药药动学新方法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药物疗效的群体分析;药物临床路径研究;医院药物安全警戒研究。担任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山东大学药学院、沈阳药科大学硕士生导师,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