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帖子——揭秘各国标准脸型:一秒辨国籍。笔者在网上搜索了这组图片的出处,原来它们出自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神经科学与心理学研究所面孔认知实验室的两位年轻学者——Lisa DeBruine和Ben Jones建立的Feceresearch网站。网站上确实有一个建立你自己的标准脸型的实验,这张图也很有可能是该实验的产物。但请注意,该实验室并没有给这组照片冠以各国标准照片的名义。其实所谓标准脸型的说法本身就有值得考虑的地方,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这些标准脸型参考的照片的来源是否可靠,样本是否足够;其次是处理照片的规则是否能够反映真实的标准。
“各国标准脸谱”不具统计学意义
网站的照片来源并不可靠,但显然有一个庞大的照片库。那么照片库是如何建立起来的?通常实验室建立自己的脸型库都是靠征集志愿者,这就造成一定的选择性——并非所有人都愿意让自己的面孔出现在实验中,通常性格外向或对自己面孔比较自信的人更愿意参与。而另一种方法是在街头随意拍摄,例如一个很出名的网站“the face of tomorrow”,是由一批摄像师建立的,他们所展示的最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脸型,也基本都是相对具有吸引力的脸型,不论男女。即使是街头抓拍,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事实上这些图片经常被当做各国标准脸型的例子而宣传。
Feceresearch网站使用了PsychoMorph软件进行脸型处理。该软件已经发表过多篇论文,并且被各种相关实验室使用,其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毕竟是一种数学方法,基于照片的信号获取然后进行相关运算之后得到结果,既没有遗传学因素的考量,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也就是说,最后的结果完全取决于被处理过的照片,而不是具体相关国家的数据。这样产生的照片可能具有该民族的典型特征,但不能说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标准脸型。
标准脸型为什么很养眼
其实很多人看到这张图都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些所谓的标准脸型看上去都很有吸引力?当然,并不能因为这些脸型具有吸引力就排除其身为标准脸型的可能。大脑识别面孔的机理非常有趣:正常人的大脑中,面部信息会被扫描和分类成小的模块,例如眼睛、鼻子、嘴巴。再和新的面孔分别进行对照,就可以一一识别出来。而这一处理过程几乎是光速的。我们几乎可以在0.1秒之内就认出这张脸是否曾经见过。大脑中存在一个专门用来处理面孔识别数据的区域,这个脑区在大脑的后背侧,叫做梭形脸区域(Fusiform Face Area, FFA)。圣地亚哥加利福尼亚大学的Piotr Winkielman教授有一个理论:当我们看到一张陌生面孔时,我们的大脑会把这张脸的特征保存下来。而当我们看到更多的面孔时,大脑会倾向于生成一个“面孔模板”(prototype),这个模板集中了我们看到过的面孔的共同点或相似点。正因为如此,如果我们见到一张和我们脑中“面孔模板”相类似的脸,大脑的处理速度就会加快,而这种加快的处理速度往往带给我们正面的影响。有一句英语俗语叫做:easy on the eyes,字面意思是“在眼中简单”,实际指悦目的、好看的,也就是吸引眼球的。或许事实也正是如此,对于大脑来说,识别起来比较简单的脸型,就是有吸引力的脸型。
中国人属于蒙古人种脸扁又宽
那么,无论这组照片是否真的能够代表“国际标准脸型”或者“各国最有吸引力的脸型”?人类的脸型是否具有国籍特征(或者严格来说是人种特征),以及是否真的能够“一秒辨别国籍”?笔者认为,辨别国籍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人种特征在脸上的表现还是一目了然的。
众所周知,中国人属于蒙古人种,蒙古人种的特点就是脸又扁又宽,颧骨又高又大,鼻根低,嘴唇翘,眼睛轮廓较小,眼外角明显高于内角,眼珠黑色,单眼皮,内眼角包着。白种人同样也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典型的欧洲白种人(即高加索人)的特点是嘴唇薄,鼻根很高,鼻型狭窄,鼻尖显著向前突出,鼻孔为长椭圆形,鼻根凹陷很深;眼眶略显凹陷,轮廓清晰;颧骨不突出,脸很窄,面部扁平度较小。黑色人种又称尼格罗人种,脸型特点是鼻子宽扁,鼻根低矮或中等,鼻突出度小,鼻孔横径较大;凸唇,口宽度大,唇厚。这些公认的辨别方法也在1994年人类学家Farkas的著作《头颅和脸的人体测量学》一书中有所提及。每个人种下面又按照地域划分成各种不同的亚种,而每个亚种又有很多变种,这些都是无法简单概述的。但是这种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的分类只是一种很基础和粗略的方法,跟国籍更是不能完全挂钩。我国56个民族,人们的长相千差万别。相对来说,日本和朝鲜倒是更容易作出标准脸型来。而在欧洲,种族通婚和人种迁移更加频繁,也使得所谓的国家标准脸型更加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