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槟榔药用价值研究取得了新进展。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专家研究发现,槟榔不仅在驱虫、保护胃肠上有很好的疗效,槟榔中所有酚类化合物均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胃癌、肝癌的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生长抑制活性。
槟榔属天然抗癌本草
实验证明,把从槟榔中分离出的聚酚化合物NPF-86IA、NPE-86IIB注射到小鼠腹腔,发现对移植性艾氏腹水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自古以来,槟榔多为中医临床治疗各种虫积、饮食停滞所应用。热科院专家研究发现,槟榔还具有抗癌的功效。热科院南药专家庞玉新、王祝年主编的《海南岛天然抗癌本草图鉴》,研究收录了我省200种天然抗癌本草,其中槟榔、益智、砂仁等均为海南岛重要的抗癌药材资源。
据研究,槟榔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生物碱(含量0.3%-0.6%)、脂肪(约14%)、缩合鞣质(约15%)及槟榔红色素等。从槟榔中分离出的聚酚化合物NPF-86IA、NPE-86IIB给小鼠腹腔注射,发现对移植性艾氏腹水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槟榔与其他中药一起形成的配方,可以对肝癌、食管癌、胃癌、直肠癌等起到抗癌作用。
热科院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导戴好富及他的研究生张兴进行的“槟榔酚类成分及其生理活性的研究”发现,槟榔中所有酚类化合物均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而且对胃癌、肝癌的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生长抑制活性。此项发明已经获得了国家专利。
槟榔有广泛的药用前景
可抗细菌、真菌和病毒,可抗老化,具有制备抗艾滋病药物的潜力,具有促智作用。
热科院专家还研究发现,槟榔中所含的鞣质,可抗细菌、真菌和病毒,有效抑制它们的生长;其酚类物质可抗老化,能明显抑制皮肤组织的老化和皮肤的炎症反应;槟榔果实及其提取物具有制备抗艾滋病药物的潜力。而以槟榔碱为先导的新型莨菪类化合物具有促智作用,作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痴呆)的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少量嚼食槟榔可降血压
过度嚼食会损伤口腔黏膜,至于是否增加患癌几率还在学术探讨阶段。
对于近日出现的嚼食槟榔会致癌的争议,热科院品质所副所长、研究员王祝年表示,嚼食槟榔要辩证地看,有利也有弊。“过度嚼食肯定会损伤口腔黏膜,是否会增加患癌几率,还属于学术探讨阶段,但是少量嚼食槟榔是可以起到驱虫、固齿作用,同时增加肠蠕动,使消化液分泌旺盛,增加食欲,并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对人体是有益处的。”
槟榔在中医药中有悠久的用药历史,海南岛先民嚼食槟榔就是为了抵御岛上的瘴气。
“其实,大宗药品大腹皮就是槟榔的干燥果皮,又名槟榔衣。目前国内的需求量很大,但几乎都是从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进口。”热科院南药资源研究与开发中心副研究员庞玉新认为,海南槟榔产业应该多条腿走路,在发展食用槟榔的同时,也要发展药用槟榔。